問:由體院校長轉任體委會主委,您任內最大的挑戰為何?
答:在國際賽會上,二○○六年卡達亞運會和二○○八年北京奧運會,將是我的第一級工作重點。除此之外,今年有許多國際賽事在台舉辦,包括七月底的世界大學棒球賽、國際花式撞球賽,或是十一月的五人足球世界盃等賽事。這些不但是體育界盛事,在體育休閒與觀光連結的潮流中,更可以為「觀光年」的推展加分。
問:剛剛接任主委,雅典奧運八月馬上就要登場,您對於本屆奧運中華代表隊的表現有何期望?
答:奧運準備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二○○○年雪梨奧運結束後,體委會和各單項協會的訓練、備戰就已持續進行。我剛剛就任主委,成績和時間的壓力相當大,還好今年總數八十七人的代表團實力不錯,包括跆拳、舉重、棒球、射箭、射擊以及乒乓球等,都有濃厚奪牌希望,國人可以拭目以待。
問:您本身曾代表國家參加奧運,就您的觀察,體育的職業化浪潮和選手追求國家榮譽之間,兩者是否會產生衝突?
答:職業化發展是全球體育的方向,現今奧運也已開放職業運動員參賽,國人熟知的美國職籃NBA和日本職棒NPB均曾組成夢幻隊追求國家榮譽,兩者的發展並沒有衝突。
問:從早期的乒乓球和高爾夫球,到近年的棒球,國內許多優秀選手被國外體壇吸收,運動員以出國發展為目標,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答:我在擔任體院校長時,就有國外球探來挖角校內棒球隊的選手。而在棒球外,高爾夫球選手呂曉娟日前在日本女子巡迴賽中獲得佳績,實力也屬世界級。這些選手的表現優異,但國內市場規模小,無法養活這麼多職業選手,到國外發展是不得不然的趨勢,而他們技術進步後,可以帶動國內選手,也讓國內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問:無論是職棒兩聯盟的合併,和超級籃球聯賽的舉辦,體委會的協商和調解可說是相當關鍵。在這兩大職業運動的發展上,體委會未來是否仍將扮演積極角色?而您對於國內這兩大職業運動的發展又有何期待?
答:在體育的錐體構造中,上層是競技構造,下面則是全民運動,競技層次的職業化運動是最高水準,具有拉抬全民運動風氣的作用,重要性不容忽視。
超級職籃第一年,成效還不明顯,未來仍需繼續投入,職棒則已站穩腳步。
職業運動雖是民間活動,但一個公正的仲裁機制的建立非常重要。與公權力相較,以企業為主體的職業運動難免落於本位思考,在這個情況下,我認為,未來政府仍應強勢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