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師大物理系教授林明瑞表示,基金會成立之初,著重於蒐集全球諾貝爾獎大師的演講錄影帶,成立科學影音資料庫,但發現此舉成效有限,因此於1998年首度以科學營的方式實施,讓學生與科學大師有面對面接觸的機會。
營隊每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11屆,除了香港與馬來西亞的學生外,今年首度邀請來自中國大陸共9位高中生參與。
林明瑞指出,每年營隊至少邀請4名科學大師主講,其中包括國際知名學者,以及歷屆諾貝爾物理、化學、醫學獎得主。今年坐鎮的大師是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教授戴森沃夫、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電機與電腦工程系教授胡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系教授徐遐生,以及我國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惠鈞;後3者皆為我國中研院院士。
「透過向大師請教,青年學生可從中瞭解大師如何尋找研究問題、構思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這種對大師思路的親臨體認,是從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林明瑞進一步解釋。
科學大師之外,還有15位來自國內大學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科學等領域的教授,在為期一周的營隊時間內,每晚分組主持「科學夜談」。不少學員表示,除了大師演講外,夜談是他們最喜歡的部分,因為卸除了白天的緊張,他們更能自在地針對不懂的問題向教授請益。
吳健雄科學基金會更把眼光放遠,以培養「亞洲下一代的科學家」自許。
去年適逢吳健雄科學營開辦10周年,基金會將其與第一屆「亞洲科學營」合辦,獲得日本、印尼、香港、泰國支持,且邀到5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共襄盛舉,是當年亞洲青年科學界的一大盛事。
今年第2屆亞洲科學營在印尼峇里島舉行,明年第3屆將輪由日本東京大學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