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勞工退休金制度立法通過後,我國職場已確定將從明年七月一日起進入「個人帳戶制」的時代。
台大政治系畢業、擔任過兩屆立法委員的勞委會副主委賴勁麟表示,經過多年折衝,勞退新制總算上路,希望勞資雙方共同支持,為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勞工朋友提供一個基本而穩定的退休保障。
問:勞退新制若與美國或亞洲國家比較,有何優點?
答:美國的企業退休金制度不屬強制性,由企業自願採行,國家提供稅賦優惠。香港也是確定提撥,但提撥比率為5%,比台灣低。
新制比勞基法規定的退休舊制進步很多,最大優點是將按季給付退休金,不再一次給付。根據調查,以舊制給付最高額度一百八十萬元來說,大部分勞工兩年內就會把錢用完,勞工朋友就沒有其他所得。再者舊制的規定是,勞工必須在同一公司做滿二十五年,或滿十五年、超過五十五歲,能符合條件者只佔就業者的一成左右。新制等於是針對另外那九成領不到勞基法退休金者而修訂的。
問:不過,勞方對舊年資未獲保障似有不平;資方則對五年內如何補足提撥款項而焦慮不安。勞委會如何降低勞資雙方的憂慮?
答:勞工若選擇新制,可以將舊年資保留,或者雙方協議,結清舊年資,存入個人帳戶。
對企業來說,舊制的退休金成本平均負擔為給付薪資的12.5%,新制則降到6%,長期來說,企業負擔的成本是減輕的。其次,舊制只有準備的責任,過去很多企業就因準備不足,為了逃避越來越吃重的資深員工退休問題,而乾脆倒閉、關廠,產生糾紛。很多企業不見得不願意提撥,只是不知道該提撥多少,其中牽涉員工人數、工資、流動率等複雜因素,最後累積太久,反倒真的無力應付了。
新制就非常明確,企業只要提撥6%,就盡到勞退義務了。企業主目前有疑慮,是因為還不太了解新制,如果之前已經提撥的企業,不論是提撥3%、4%,與新制的6%差距並不大;只有過去完全沒有提撥的企業,才會感覺壓力很大。而新制還有一年緩衝期,明年七月一日才會正式實施,相關執行細則有十六項,最快將在年底前公佈。我們也已透過勞保局和經濟部,對勞方、資方舉辦說明會,希望在明年新制上路前,勞資雙方都可以了解新制的精神與內容。
問:依照勞委會計算,新制個人帳戶的年報酬率可達6%。但目前是低利率時代,會不會太過樂觀?
答:報酬率與經濟發展有關,勞保是在後端保障勞工最後領到多少個月的基數,即使管理基金操作得不好,不足的部分也會由政府負責;新制則是一開始就提撥進來,未來勞工能領到多少錢與資產管理有相當關係。我們會成立勞退基金監理會,並善盡監督之責。
6%報酬率是參考過去十七年勞退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實際數字是6.16%,我們會要求報酬率比銀行二年定存利率高。
問:勞退新制讓勞工退休後的生活獲得基本保障,請副主委提醒勞工朋友,自己應有何進一步規劃?
答:新制中有勞工自願提撥相對6%的設計,希望勞工朋友儘量參加。有些人認為「自己保管比政府保管好」,但自己保管可能幾年後就會忍不住拿出來用。如果勞工自願參加,加上雇主的提撥,累積三十年後,可以作為未來生活的基本保障。目前勞保給付的所得替代率為30%、新制個人帳戶為20%,再加上個人提撥的金額,估計未來勞工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可達70%,足以維持基本生活水準,如果還有個人儲蓄,勞工朋友晚年就可以安享優裕生活。

勞委會副主委賴勁麟由立法院轉進內閣,自六月勞退新制上路後,負責對外說明新制的精神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