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夏季天候裡,透明晶瑩的冰塊看來是多麼清涼宜人,討人喜歡。如果再把它雕成各種各樣的裝飾品,點綴我們的餐飲氣氛,又是怎樣的一番清趣!
玲瓏剔透的冰雕,是專屬於餐桌的藝術品。近年來在國內許多酒會或餐會上,我們都會看到傑出的冰雕作品,像英挺的駿馬、婀娜的天鵝、翻躍的鯉魚、神威的飛龍、可愛的小鹿………等等,一塊塊廉價的冰塊,經過雕作者純熟的手藝,帶給我們難以言喻的美好情趣。
林欣郎是國內從事冰雕工作的佼佼者,他從事雕冰工作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了。十幾年來,他對這份工作的興緻有增無減,而對於這種特殊的雕刻材料,也培養了濃厚的感情。
十多年前,林欣郎甫自軍中退役,想找一份關於美工方面的工作。當時有一家觀光飯店的美術部門正在招考設計人才,林欣郎就前去報考。應考人每位得一交樣作品,林欣郎左思右想,想到了過去曾經自行琢磨習作冰雕,這在當時還是很新奇的玩藝兒。於是他交上了一個精心雕成的「冰馬」。這匹幸運之馬立刻使他在眾多應考人士中脫潁而出,得到了那個職位,也從此和冰雕結下了不解之緣。
冰雕所用的冰塊,通常就是一般制冰廠所出售的大型冰塊,但是,如欲雕刻特別大型的作品,就得向冰廠另行訂製,要冰廠把冰塊內部的空氣儘量抽掉,使得硬度與透明度提高,以免雕刻時容易碎裂。
雕冰時所使用的工具很簡單,通常就是大大小小的鋸子和銼刀。然後要戴上手套,穿上膠鞋,以免被冰凍傷。如果要在冰庫裡工作,就得穿上棉襖保暖,以免傷風感冒,或是被濕冷的空氣感染出風濕症來。
在下刀雕刻之前,通常要在腦子裡構想好輪廓、線條與下刀的次序,然後再動手去作,以免一刀鋸下去,錯了難以補救。如果遇上了要雕一個初次雕刻的作品,最好是先找一張與冰塊同樣大的紙來,在紙上打格定位,勾劃出草圖來,然後貼在冰塊上,用銼刀按草圖的線條在冰上刻劃下記號來,接著才可用鋸子與銼刀下手雕刻。
通常製作一件冰雕作品要費時四十分鐘左右,像冰天鵝則簡單些,差不多十五分鐘就夠了。作品在雕好後,多半要再送回冰庫冷凍一段時間,在宴會開始前一小時拿出來,待客人差不多到齊之時,也就是冰雕初融之時,那時是就冰雕作品最美、最迷人的時刻,整座冰雕透明光潔,真是一幅玉潔冰清的可人模樣。
冰雕作品除了雕成動物,像:龍、虎、鳳、大象,鹿、馬、兔子、天鵝………以外,還可以雕作人物,諸如:仙女、福祿壽星、彌勒佛、小天使等,以及各種字體。初學冰雕的人,大多從天鵝或白兔著手,因為造型比較簡單。像鹿角、象鼻、龍鬚或人物的手、腳,細別的曲線太多,一不小心就會折斷,這就是看真工夫的地方了。
林欣郎雕成的冰雕作品難以數計,但他最喜歡的是冰龍。他曾經用三大塊冰雕刻了一條巨龍,巨龍身上有許多細緻的花紋,燦爛奪目,是他的得意之作。他也提到,前些時候他服務的飯店舉行了一次招待高爾夫球選手的宴會,他就雕了六個不同擊球姿態的高爾夫球選手,連臉上的表情都各不相同,深得與會人士的激賞。
有時他和助手們也雕些充作容器的冰雕,譬如酒缸、酒杯、花藍等。雕好後,用一張透明的玻璃紙貼在堶情A盛裝雞尾酒、什錦水果或水果凍,不必擔心冰融化了會沖淡飲料的滋味。這種製作比較簡單的冰雕容器,卻往往帶給客人極大的驚喜。林欣郎還曾為一場婚禮雕過二隻在親吻的小鳥,下面有一顆大心,極其可愛、甜蜜。
林欣郎以為,從事冰雕工作的人,除了要有深厚的素描底子以外,也要懂得動物或人體的構造,這樣雕出的東西才逼真。此外,還得注意不斷的充實自己,增加藝術修養,這樣才不會在做久了以後流於「匠氣」。
冰雕工作需要很大的體力,身體差一點的人恐怕不容易勝任。冰塊很重,普通未雕以前約有三百磅重,雕好了以後也有一百磅左右,搬運起來非常吃力。在低溫中工作,感覺反應又不免會比較遲鈍,因此拿著鋸刀和銼刀工作時,很容易傷到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鋒利的工具割得鮮血直流,實在是驚險萬狀。
由於整天接觸冰塊,林欣郎目前已經有輕微的風濕病了,目前他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把腳浸在熱水中一段時間,然後再用藥油按摩,以免風濕症加重。
這份工作真是辛苦又危險,可是話說回來,林欣郎仍然對它有一股熱愛。曾經有人建議他試用保麗龍來雕東西,保麗龍是雪白的,重量極輕,製作容易,效果也不錯,但是,無論是觀賞者或是林欣郎自己,都還是喜歡冰雕。林欣郎笑著說:不知道為什麼,看來看去,就是沒有冰雕那種高雅的感覺………。
當然嘍,自古就有「一片冰心」「冰肌玉膚」「玉潔冰清」……的說法,我們用「冰」來形容一種清純、美麗、晶瑩、堅貞的形象或感受,真是很難找到什麼物質來替代「冰」的效果!
十幾年的雕冰生涯,投下了多少血汗與心力,卻也是一連串滿足與快樂的回憶。耀眼悅目的冰雕,是製作者的精心傑作,可是,不多時就會融化消失,這種感受恐怕會令人無比悵然吧?林欣郎說:倒也不會,在冰雕未融化之前,我自賓客們讚賞的言辭和眼光中已經得到了鼓勵,待它將融之時,我已經在構思下一回要怎樣雕一個更美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