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溽暑當頭,今年的夏天卻令人心寒!許多負面消息接踵而來。
國際經濟情勢惡化,全球景氣低迷不振,行政院主計處最新資料更顯示,我國失業率已達百分之四.五,失業人數四十四萬多人,受波及的人口數更高達一百零二萬人。
翻開報紙,一連串主管減薪、關廠、裁員的消息映入眼前。傳統產業、高科技業、國內、外似乎都難逃這波景氣萎靡寒冬。
享譽國際的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都承認:「歷經四、五次景氣不好,沒碰到像今天這樣(海運、航空貨運已衰退百分之三十)。」他更預估:「經濟最快要三到五年才會復甦。」
連大企業都經營困難,獲利衰退,更何況向來是支撐台灣經濟命脈的中小企業?
寧靜的裁員革命
大環境如此險峻,從企業營運的角度而言,降低成本,減少支出,是必要之處方,而這中間難免牽扯到「人」的問題,作者在書中臚列了一場寧靜的裁員革命該有的流程。
首先,要清楚標示裁員訴求主題。聰明的雇主會讓員工瞭解,這是產業結構調整、或適逢企業轉型等問題,而不得不進行的企業瘦身行動。
繼而,必須瞭解企業財務現況,以決定資遣費給付的架構。勞動基準法是規定最低標準的勞動條件,有責任的企業主為避免勞資爭議發生,大多會採優於勞基法給付的資遣標準。該給員工的一定要給,譬如預告工資、年終(中)獎金、年度績效獎金,當月薪水等。
裁員行動前七天必須向當地勞動行政主管機關報備,如果企業有成立工會,最好一併通知工會,以建立勞(工作權保障)、資(企業永續經營)雙方一定共識。
在執行階段時,需先對單位主管進行沙盤推演,教導主管在進行裁員行動時,各種異狀、或突發狀況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謹慎選擇裁員的日期,也是考量因素之一。放假前一天?過年前後?下班前抑或上午進辦公室不久?各種時機,都可能導致不同的情緒發酵。
在告知當事人時,最好由熟悉業務的直屬主管負責,陳述時需顧及員工尊嚴,勿做人身攻擊,避免造成員工二度傷害。
另外,尚需備妥相關文件,如離職證明書,單位主管推薦函(協助被資遣員工早日尋得新東家)。薪資結算及資遣費課稅事宜,最好一併處理。
裁員行動結束後,應做成效檢討,檢視此次過程中有無欠周詳之處,儘快弭平留任員工的不安情緒,以重新激勵工作士氣。
曾歷經裁員與被裁的丁志達,深刻的體悟出:「企業主要有同理心,在資遣的過程中,儘可能在精神上與物質上,多多關懷這些企業棄嬰,」盡最大誠意,展現企業對員工「再就業」的協助與用心。
我被裁員了,怎麼辦?
喜讀中國古籍的丁志達認為,「業可失,志不可喪」。失業如果不能逃避,就勇敢面對失業困境,裁員大多是企業經營出了問題,失業者切勿自責太深。
丁志達更指出,失業者正可藉此「盤點」自己在職場上的優劣點,靜心思考:為什麼其他同事不被裁掉,而裁到我呢?是否自己的專業技能跟不上組織發展所求?還是我只有單一工作能力,而沒有培養第二專長?我有時常保持專業技能的最新知識嗎?丁志達鼓勵失業者,逐步改進缺點,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化危機為轉機。
面對未來職場中,種種不確定因素,丁志達以裕隆集團總裁吳舜文奉為座右銘的民歌「小草」歌詞,與讀者共勉:「大風起,把頭搖一搖;風停了,就挺直腰。大雨來,彎著背讓雨澆;雨停了,抬起頭站直腳。不怕風,不怕雨,立志要長高,小草,實在是並不小!」
如今吟唱,對企業,對個人,都適用。
p.107
作者:丁志達
出版者:生智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6月
定價: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