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五大山脈、登山人口多達百萬的台灣登山界,雖有許多登山社高山研習營、高山嚮導研習等短期活動,卻遲遲未有真正的登山學校成立。就連大專院校也僅有休閒觀光等科系,所謂的登山課程僅僅是社團活動中的經驗傳承。
希望提昇台灣登山文化的歐陽台生,以國外專業登山學校,如英國Ullswater登山學校、加拿大YAMNUSKA登山學校等為學習目標,在他前往加拿大學習登山技術之後,特於民國八十四年成立了阿爾卑斯攀登協會(八十六年改名為阿爾卑斯山野學苑),開設登山環保、登山醫學、野外求生、領隊技巧、法律與責任、柯內爾自然體驗、PA(Project Adventure,係以挑戰訓練為主要內容的輔導課程)等課程內容,讓社會大眾能更認識山林及登山知識。他同時也陸續到美國接受PA課程,成為PA在台灣的訓練員,並希望藉由荒野中的訓練,讓許多中途之家的孩子,可以重尋自信、成就感、找到生活重心。
現在山野學苑共有兩位PA指導員、兩位登山教練及深具登山經驗的助教群,提供登山規劃、訓練、帶隊等服務,以及如PA等身心課程。中途之家、陽光基金會、全人實驗中學等都經常與山野學苑合作,讓孩子在荒野之中可以尋得成就感與自我肯定。不少以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也很認同山野學苑的活動,認為對員工的自我期許、領導統馭,效率及溝通能力的提昇極有幫助。
九月中,歐陽台生還特別請來美國的專業救難教練,為國內的台灣省山難搜救大隊、神鷹山難搜救大隊等民間救難隊進行三年的訓練,希望能通過美國的救難執照測試,增強國內救難隊的專業能力與自信,也能提昇國內民眾對救難專業的信心。山野學苑同時也將於民國九十年十二月至九十一年四月推出共六梯次的「登山安全、山區救難技術研習營」,針對地圖、指北針和衛星定位、追蹤技術、省力系統架設、搜救指導中心設立等課程進行研習。
針對台灣頻傳的山難,歐陽台生更提出成立「山難留守中心」的辦法,分別針對南湖中央尖至中央山脈南二段及大霸尖山以南山區作為留守中心主要範圍,希望每個進入此山區的隊伍能提供如衣著、背包廠牌、個人習慣等訊息,以為萬一發生山難時能即時提供搜尋線索,為每年台灣山難的問題積極提出解決辦法。
民國九十一年二月,阿爾卑斯山野學苑將舉辦為期十天的雪地攀登技術訓練等活動。歐陽台生希望藉由這一系列針對台灣設計的登山專業課程,讓更多人可以走向山野,親近山、了解山、從而與山相依共舞。
p.084
美國山區救難協會救難教練Dick Sale正在指導台灣民間救難隊,進行「危險地形傷患搬運法」的示範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