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0.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百香果是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植物,其果汁色澤鮮麗、風味獨特,是一種經濟價值極高的作物。過去本地有野生的百香果,人稱「美麗瓜」,味極香甜,惜果實小、產量也不多。近年來農業輔導單位自國外引進多種百香果品種,經悉心雜交、育種,使新種百香果質佳、量多,加工製成果汁後,更成為飲料市場的新寵,無論內銷或外銷,都極具發展潛力。
陽光普照,清風吹拂著臺東山坡上的百香果園,翠綠的莖葉卷鬚婆娑起舞,垂懸在棚架上的纍纍果實也輕搖晃動。
百香果有紅、有黃、有綠,間雜著白花,成為一幅賞心悅目的圖畫。
風吹枝椏,青色的生果微微顫著,身子卻緊纏著枝椏;熟透的紅果則「剝——」地一聲脫蒂落下,就這樣,枝上的紅果像被傳染了似的紛紛墜落,轉瞬間滿地皆是令人垂涎的熟果。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1.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百香果搭架種植,這是百香果園一景。(楊永山)
果熟自然蒂落
百香果和其他水果不一樣,它到成熟時會自動掉落,果農只須「收」而不用「採」。他們拿著布袋、竹簍在地面撿拾,輕鬆又開心。收集果實後,果農躲在綠蔭下小憩,順手拾起一顆百香果,用指甲劃過果皮,掰開後食用百香果酸甜的汁液;黑色的種籽食下亦無妨,嚼起來咔嗞、咔嗞的,別有滋味。滿山皆是百香果散溢出的甜香味,以「百香」為名,形容得真是貼切!
百香果又叫「西番果」,屬西番蓮科的蔓性草本果樹,大多數熱帶與亞熱帶地區都宜栽植,以巴西所產最多。其葉為三叉狀的掌狀單葉,花色白。西番蓮科的植物多有大型美麗的花朵,百香果也不例外。
據說三百多年前,西班牙有位傳教士在南美旅途中發現了百香果,見其花形珍奇,深覺其構造與耶穌受難的情況相似:柱頭酷似釘子,花瓣基部的紫紅如耶穌荊冠下的鮮血,具柄子房就像苦酒之杯,花藥如見傷痕纍纍,葉片似矛戟,卷鬚則若鞭……,因此稱它為「苦難之花」(Passio flos),英文為 Passion fruit。目前我們稱它「百香果」,便是取其英文發音。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2.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2:夏威夷種的黃色百香果。(楊永山)
果實酸甜芳香,經濟價值極高
百香果的花形雖美,但它最受注意、最具經濟價值的還是果實。其果呈球形或卵形,囊內有數目極多的種籽,種籽外包薄膜(假種皮),內有芳香、酸甜的汁液。
臺灣在日據時代,派駐來臺的日本農業技師曾引進紫色百香果種。因百香果成熟後散發出濃郁的香氣,吸引鳥群啄食,種籽即隨鳥的排泄物四處散播,後來繁衍成生長於山地的野生種。紫色百香果味香濃甜美,但實小、汁少,產量也不高。
民國五十三年,美國夏威夷泛太平洋公司(以農業多角化經營為業務重點),看上本地土壤、氣候適宜,人工便宜,於彰化縣設立農場,引進百香果的黃色種,作企業化栽培。並向附近的埔里、魚池等地推廣種植。後因果樹感染病毒,遂不了了之。
到了五十六年,農復會園藝作物考察團,在前往國外考察途中,自中南美、夏威夷引進百香果的一個紫色種與七個黃色種。黃色百香果實大汁多,產量極高,但其風味略遜紫色種,且需外力授粉(因花器構造特殊,並具有自交不親和性,故自花授粉不易結果,必須異株或異品種間以外力授粉才能結果。夏威夷的黃色百香果由大黑蜂幫助授粉,而本地無這類昆蟲,故須以人工授粉),栽植成本過鉅。為擷取紫、黃品種的優點並改進其缺點,許多農業實驗單位開始進行雜交育種的工作。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3.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3:百香果的花型大而美麗,有人稱它為「苦難之花」。(楊永山)
雜交優良品種培育成功
經多年耐心、辛勤的實驗研究,民國六十八年,鳳山園藝試驗分所將紫、黃二品種雜交成功,培育出紫紅色新種,定名為「臺農一號」。其味芬芳,果實大,汁亦多,產量頗高,且毋需人工授粉,栽植簡易,堪稱目前世界百香果品種中最佳者。
百香果抗旱性強,適宜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坡地上。紫色種多栽植在海拔五百至一千公尺的坡地,黃色種適合栽種於五百至六百公尺的坡地。
目前全臺栽植百香果的面積約有八百公頃,分佈於臺東、南投、花蓮、彰化、嘉義等地,其中臺東縣栽培面積約佔全省的四分之三,產量居冠。
本地氣候非常適宜百香果的生長,臺東地區日照足、濕度低、通風良好,尤利栽植。
臺東境內的果樹栽培原以鳳梨和柑橘為主,四年前開始試種百香果的雜交新品種,經農會與農業研究人員大力鼓勵、輔導,臺農一號百香果在當地栽種非常成功。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4.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4:垂懸在枝椏上的纍纍青果,紅熟後會自然落下。(楊永山)
栽植簡易,穫利率高
栽培百香果宜用種籽、扦插或空中壓條法繁植;全年均可種植,但以三至五月、十至二月較宜,開花至果熟約需60天,年可三收,盛產期為六∼七月、九∼十一月、十二月∼一月。
百香果經濟生長年限為四年,第二、三年產量最豐。但因它係藤類植物,必須設立棚架以保適當通風與日照,故第一年的投資較多,搭架一公頃地約需新臺幣十萬元左右。一般說來,臺農一號每公頃平均年產量可達廿公噸,收入自新臺幣廿萬至五十萬元不等,扣除成本(約五分之二),收益仍可觀。
百香果在常溫不易久藏,如超過二——四天,即因果實乾枯、果肉發酵,影響外觀、果重、風味和營養價值,故須冷藏或加工。消費者選購時應挑選果粒飽滿、果皮平滑(不縐縮),且色澤鮮豔、重量較重、聞起來有濃香者。
一般說來,百香果雖可生食,但因其酸度太高、種籽過多,絕大部分都加工製成果汁。近年來國內食品加工技術突飛猛進,果汁加工廠採機械化全自動生產,所產百香果汁品質頗佳,內外銷市場均日見暢旺。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5.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5:名喚「台農一號」的百香果品種,及其果汁加工品。(楊永山)
加工品採機械化自動生產
加工廠在購進大批百香果後,從選果、洗滌、切果、去皮籽、榨汁、脫氣、均質、高溫消毒、充填、封蓋、冷卻到冷凍,均以自動化機器一貫作業。加工品分原汁、稀釋果汁與濃縮果汁三種,其中以不加調味料的原汁利用最廣,可作刨冰配料,亦能再加工製成果醬、果凍、冰淇淋、調味汽水、糖果……等。稀釋果汁是將原汁混合水、糖或其他果汁,製成罐頭飲料。濃縮果汁則是原汁加糖熬煮至固定濃度再裝瓶。
臺東興業公司是目前臺東最具規模的果汁加工廠,它出品的百香果汁香醇可口,並能充分保存天然風味,去年外銷數量約六百公噸,營業額在新臺幣七千萬元以上。副廠長高文營說:「良好的品質管制是我們產品受歡迎的關鍵。百香果原料品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果汁風味,因此我們特別注重原料採購:對未熟果、過熟果及病蟲害果絕對摒除,寧缺勿濫。為保持果汁的鮮度,我們儘可能在進貨後二天內榨汁。此外,加工時亦儘可能不加色素與香料,以保存天然風味。加工製罐後,廠方施以最嚴密的抽驗辦法,精確化驗成品中天然原汁及氨基酸、糖分、酸度、甚至微生物的含量,務使一切符合標準,否則不准出廠。」
臺東興業公司也是有名的鳳梨罐頭廠,歷年來外銷成績頗佳。注重品質的百香果汁推出後,利用原已拓展的鳳梨罐頭銷售網試銷,反應很好,隨即開始大量輸出。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6.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6:百香果是極佳的刨冰配料。
果汁市場的後起之秀
近年來國內生活水準提高,消費型態也跟著改變:每逢暑季,人們紛紛大量飲用各色飲料,果汁、汽水的銷路極佳;而芬芳可口的百香果汁,近年來尤其廣受歡迎,成為果汁飲料市場的「後起之秀」。
冰凍過的百香果汁,飲來清涼可口、消暑解渴。它酸酸甜甜的滋味,又能祛除油膩,使腸胃舒暢。百香果汁所含的果酸,確能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它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B及C,適量飲用可預防呼吸道病變(如感冒),使皮膚健康、美白,並能防止牙齦及皮下出血,有益健康。
除了果汁可供食用,百香果的果皮及種籽亦能利用。它的果皮含高量的碳水化合物及粗蛋白,乾燥處理後可添加於飼料中,或直接用為飼料。其種籽可供榨取食用油,據說義大利人食用很多。
在百香果汁日受消費者喜愛的同時,如何維持其產銷穩定的發展與成長,實為當務之急。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7.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7:風味獨特的百香果冰淇淋。(楊永山)
契作範圍有待擴大
臺東縣政府為使當地百香果產銷穩定、供需相符,由農會輔導農戶、工廠辦理契作栽培,並實施計畫產銷:督促契作農戶依約供果,避免一窩蜂超量栽培;工廠則須定期與農民議訂原料保證收購價格。農民按照契約賣出生果,因有最低價格保證,能得到一定利潤;工廠有農戶定時定量供果,能依預定目標加工產銷。
目前全臺百香果栽培面積約有三分之一參加契作,仍不夠普及,省農林廳正積極宣導,希望今年底全省能推廣契作至四分之三,以建立更穩定健全的產銷系統。若能順利達成,預估今後五年內,應可推廣種植面積三千公頃以上,對內外銷均極有助益。
百香果汁的內銷雖很暢旺,但與外銷相比,仍居少數。輸出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南非、沙烏地阿拉伯、東南亞、北歐和澳洲,其中以美國為大宗,歐洲則為最具開發潛力的市場。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8.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8:百香果冷藏後生食,滋味亦佳。(楊永山)
具備最有利的競爭條件
據估計,世界百香果市場的年需量約為25萬公噸,除我國外,其他由巴西、錫蘭、夏威夷等地供應。目前所有產地的供應量僅及需求量的一半,故這項事業大有可為。
由於目前本地栽種的百香果新品種可稱世界第一,不僅風味佳,且產量大,再加上我們既有的食品加工基礎與食品罐頭銷售網,以及加工業者對引進新設備、新技術的用心,使得我國的百香果汁具備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有利條件。
未來需致力的重點,一是繼續推廣栽植面積;二是加強契作關係,使原料供需穩定;三是不斷改良加工技術,並嚴格執行品管,務使劣幣不致驅逐良幣;四是加強開拓海外市場。如此,栽種、加工與銷售多方配合,又摘取一頂「百香果汁王國」之冠應指日可待。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49.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百香果熟透自然蒂落,果農只需「收」而不用「採。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50.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2:百香果汁加工廠中洗果機洗滌果粒的情形。(楊永山)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51.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3:百香果經過分級包裝後,運至國內市場銷售。(楊永山)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55c2780b-b735-4457-a1b9-54ccdbca8025/MiK_201109_00195752.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4:台東興業公司以自動化機器製造美味的百香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