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嚴曉翠是精英公關集團執行長,雖然頂頭還有大老闆董事長,但嚴曉翠強調,「我的權力比他大,這是公司的授權文化,主管就要完全獨立負責。」
身為公司執行長的嚴曉翠,現在不需要自己談客戶、辦活動,只要打扮亮麗、出席客戶的活動擔任貴賓,她的時間幾乎都花在開不完的會上,因為旗下共有包括經典、楷模、精采等4家公關公司、員工100多人,集團內的業務、管理、訓練和研究發展全由她一人負責。
從基層攀升
身材嬌小的嚴曉翠,也許因為大學學的是企管,能快速掌握重點、語氣簡潔有力,但成功不是偶然,全是她一步一腳印累積出來的。
1988年她進公司,兩年後擔任主管,職務及工作內容每年有些不同,唯一不變的是從來沒有脫離「業務責任」。早年當小經理時,總經理給了一個不可能的業績數字,「我為了挺師傅總經理,硬是帶著我的組把業績達成,真的很累,但對我業務能力的訓練很大。」
爾後她兼任媒體研究部經理,為了怕組員漏看新聞,被業務部抱怨,她每天下班把所有報紙雜誌帶回家從頭看一次,每每忙到深夜;甚至邊看電視邊聽收音機,練就她對媒體研究以及掌握時勢議題的功力。這個「職業病」習慣也一直維持到現在,只要回到家,她就打開新聞頻道,甚至睡覺時也要開著收音機聽新聞,「沒有聲音反而睡不著」。
1996年,她遇到事業最大危機,當時無預警下,公司兩名副總帶走部分客戶和同事另立門戶,她在不知所措的情形下,被董事長拜託整頓亂局,接下副總,每天筋疲力竭回家後,半夜還會抱著枕頭哭,「不是害怕,是覺得被深信的朋友背叛,完全無法平衡。」但那年,她和同事齊心努力,硬是把業績不受影響地拚回來,還衝上高峰。
1998年,她替公司創辦第三家公司經典公關,帶著兩名孕婦主管和兩三名菜鳥業務員,從沒有任何客戶的零業績,到3個月打平成本,第一年就高獲利,2000年還成為集團中業績第一的關係企業。
「我的客戶和同事都知道,我的業務能力很強,業績的挑戰對我從來不是問題;相對的,我不會給同事太高的業績壓力,也不會建議客戶花不該花的錢,」她說。
給自己挑戰
衝刺十多年,事業似乎已到達頂峰,但嚴曉翠並不就此滿足,她的生活不斷加進新的角色,除了是世新大學公廣系兼任講師外,去年她考上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假日還得奔赴木柵上課。也有人問,既是公司管理人,為什麼不去唸EMBA?「商學院都是去認識人的,我認識的人夠多了,」嚴曉翠直言。
長年耕耘公關的她,對公關深有感情,前陣子台北捷運公司處理乘客受傷事件飽受媒體批評,她感嘆,以前的台北捷運局一直是危機處理的模範生,現在怎麼動輒得咎,「危機處理完全是重視與訓練的問題。」外界邀她演講,只要是政府機關和學校,她一定答應,因為所有的示範都應從這裡開始。
她認為,公關有深層的學理結構,但在台灣似乎尚未成為專業學門,她希望能整理出公關的理論基礎,譬如大學裡的公關課程該怎麼教、可以用什麼樣的視野與觀點?結合了學理與實務後,再與國際接軌,因此她選擇了涵蓋公關領域的傳播學院。
「在職專班課程很緊,很辛苦,但很開心,我還想繼續唸博士呢!」她說。
那麼,家庭如何兼顧呢?
嚴曉翠慶幸自己的先生是媒體人,非常了解公關業甘苦,雖然事業成就比先生高,但心胸寬大的先生不會「酸」她,她也常使出小女人的招數,「撒嬌不用學,嘴巴甜還不簡單」;反而她得常告訴先生,現在不需要自己談生意,不用再介紹客戶給她了。
由於娘家在南部,婆家在台中,加上婆婆9年前過世,台北完全沒有親友可以支援,周六上課,偶爾碰到老公也要出差,孩子放哪兒成了她最大的難題,她想到的解決方式是和鄰居、兒子同學的媽媽建立好關係,去年一學期就有3次讓10歲兒子到同學家玩上一整天。
多元方向,多元刺激
接任精英公關集團執行長4年以來,嚴曉翠指出,工作挑戰都來自對人的管理,任何公司都會有不容易溝通的內部議題和不容易擺平的「山頭」。不喜歡跟人起衝突的她,也不想用職務去高壓處理,只能以認真付出的心來解決難題,而在她看來,這也是最好的唯一解決方式。
當然偶爾她也會板起面孔,「我只要不笑就看起來很嚴厲,但嚴厲要有準備,」她舉例說,同事作專案報告,有人沒專心聽,她就會拿出老師那一套點人問問題的方式,交叉詰問,所以部屬和她開會都很緊張,但她也藉此訓練部屬好好準備的能力。
會不會有時間不夠分配的時候?
「累是自己找的、睡得少也是自己找的,因為工作量大,又有這麼多不同的事。」嚴曉翠笑說,自己還很愛看電視,如果晚上趕不上9點到家,她也一定會看11點重播的日本偶像劇。正常日子平均只睡4小時的她說,沒有失眠問題,但矛盾的是「睡不太好」,更甚者,連作夢都滿腦子在想工作,等於夜裡還繼續上班,有時她會錯亂到白天聽到同事提問,竟分不清地說,「不是討論過了嗎?」
即使如此忙碌,但在她看來,「角色多元對腦部刺激很有幫助,我只有利用半夜寫功課,假日看同事的附件檔案,不要以為這個動作很小,表示我一直在給予專業意見。」
好強、敏感、超級樂觀、個性單純的嚴曉翠,會用閱讀來平衡心靈、紓解壓力,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閱讀佛經很能讓她心情豁達。她笑說,「當然,逛街敗家的效果也很棒,只是沒什麼時間逛,」因為工作、家庭、學校已經填滿她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