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傳說,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將在鵲橋相會。就因他們流傳千古的浪漫愛情故事,使這一天成為情人節。今年的七夕是國曆八月十二日。本刊特別請到中興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沈謙教授,為您賞析有關牽牛織女的情詩。
壹、七夕——中國的情人節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首七言絕句「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與傳說中,由觀察日月星辰而產生,又反映了現實社會人們的生活與想望的美麗故事,不勝枚舉。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嫦娥奔月」與「牛郎織女」。神話是民族的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正是民族心靈的寫照。
在初秋的夜晚,我們抬頭仰望天空,所能見到最明亮的星就是織女星,織女星的東方,是眾多小星組成的銀河,也叫天河,白濛濛的一片成帶狀從北向南橫貫在夜空中。當我們的目光向東南漸移,掠過天河最寬闊的渡口,很快就會看到並列的三顆星。中間是特別明亮的牽牛星,兩旁的小星光芒較弱,其間距離相等。用直線將這三顆星聯結起來,正像兩臂相等的第一種槓桿,阿拉伯人稱為天牛星,中國人稱為挑擔星。牽牛星的光輝稍微泛黃色,不及織女星明亮;可是在秋夜的繁星中,也只有他能和織女星相互輝映,其餘眾星均黯然失色。
就是這樣世世代代永遠不變的自然現象,在先民們的觀察與想像中,創造了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投射了現實人世間愛情受阻的愁怨;更使得七夕蔚為中國的情人節,提供了詩人、藝術家無窮的創造泉源。
在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中,織女是天帝的孫女,住在銀河東邊,用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了天上的雲錦,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變幻出各種花樣和顏色,叫做「天衣」。碧藍如洗的赤裸天空固然美麗,但天和人一樣,也是要穿衣裳的。燦爛的晨曦與朝霞,絢麗的霓虹與晚霞,還有那飄浮不定,變幻無窮的雲彩,都是出自織女慧心巧藝的天衣。勤奮而美麗的織女,年復一年的日夜工作,然後她長大了,像每個人間的多情少女一樣,她也殷切盼望能嫁一個如意郎君,嘗嘗甜蜜蜜酸溜溜的愛的滋味。
牛郎是人間一個不幸的孤兒,被兄嫂欺負,在極不公平的分家之後,與一條老牛相依為命,自耕而食。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遊戲,在銀河沐浴。老牛勸牛郎乘機奪取織女的衣裳,織女便成為牛郎之妻。婚後男耕女織,恩愛纏綿,育一兒一女,生活甜美幸福。
不料被天帝查明,派王母娘娘率天神下凡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這一對恩愛夫妻被拆散之後,牛郎上天無路,十分悲痛。垂死的老牛教牛郎剝下它的皮,披在身上,自能上天。牛郎聽從老牛的話,披上牛皮,用籮筐擔了一對兒女,上天去尋妻子。
眼看著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硬是從中作梗,忽然拔下頭上的金簪,憑空一劃,頓時出現一條波濤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從此被分隔兩岸,只有隔河對泣。兩人的深情終於感動天帝,天帝特別恩準,允許他們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由鵲鳥架橋,在天河相會。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獨特的一個神話愛情故事,流傳廣遠,歷世常新。一直到今天,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銀河、牽牛和織女星,七夕乞巧的風俗仍然盛行在民間。這故事不但本身曲折動人,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會上所有愛情受環境阻隔的有情人心底願望。因此能引發廣大而普遍的共鳴懷同情。
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以牛郎織女為題材的詩歌,代有佳作,難以勝數。其中最早,也是最好的一首,是東漢無名作家「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此詩寫織女隔著銀河遙望牛郎的愁苦心情,藉以抒發思歸遊子的相思。整首詩只有十句五十個字,卻能以最平淺質樸的文句,表達最深刻沈厚的衷情,全詩約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是前兩句,由觀察牽牛與織女星,聯想起一段哀怨可感的愛情故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藉星辰起興,立即進入神話世界。「迢迢」言牽牛相距遙遠,皎皎言織女孤光自照。自然界的客觀現象是牽牛、織女兩顆最明亮的大星,在夜空中隔著銀河遙遙相對。在詩人主觀的感覺裡,卻幻化成一雙有情人——牛郎織女,被天河分隔在兩方。
宇宙間的星辰,原本是無情物,可是在詩人的有情觀照下賦予其生命與情感,不再是冷寞的現象。牽牛、織女二星,抬頭可見,透過移情作用,望星如望人,顯然天各一方的遠道迢迢,然而只要兩心相契,卻似仍在眼前。
第二段是中間的四句,描述織女獨處的悲傷。「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想像美麗的仙女,擺動著她纖細柔嫩的玉手,穿引著織布機上的梭子。纖纖以疊字狀貌,如見其手的動作;札札以疊字狀聲,如聞機杼聲。這兩句將織女的形象具體生動地播映到讀者面前。頗有歷歷在目、盈盈在耳,身歷其境的感覺。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將鏡頭轉向織女的表情,言其因相思而無心織布。前兩句中的動詞所謂「擢」、「弄」,只是機械性的動作,織女的整顆心全被「迢迢牽牛星」所吸引。手在機杼而眼望牛郎,身在此而心卻在彼。由於同心而離居,憂傷不已,根本沒有心思工作,難怪乎「終日不成章」,虛耗整天都織不成一塊布了。從開端到第五句,純為客觀地描述織女,寫她坐在織布機前眼望牽牛,以至工作無成果。第六句「泣涕零如雨」著筆的焦點轉向織女的表情:星眼雖晶瑩,而遠不可及,悲傷難以排遣,不覺淚下如雨,流露了無限的思念之情。滿腹的哀愁、離情,也正隨著無言的淚水奪眶而出。在漫長的時日中,一雙有情人被分隔在銀河兩邊,唯有無語相顧,情何以堪?前五句一直是強自壓抑,不動聲色,至此終於忍不住滿腔衷情,隨不盡的淚水洶湧而出。
第三段是末尾的四句,提高可望不可及的情意,訴盡織女的心聲,「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銀河的水既清且淺,應該不難逾越;牽牛織女之間的距離也沒有多遠。然而偏偏造化捉弄人,「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冰冷無情地橫亙於有情人之間,使得他們同心離居,憂傷終老。盈盈,水清淺貌;脈脈,相視貌。運用疊字,造成了蘊藉的美感,前面雖云迢迢,此處亦復不遠,說得愈近則情愈切,情愈切則境愈覺遠;究竟天上人間,相去幾許?咫尺天涯,不得一語。唯有讓含情之淚,無聲落下;唯有將含情的眼神,脈脈凝視。「脈脈不得語」讓讀者體味到牛郎織女的一片深情,悲傷而不淒厲,哀怨而不激憤。表面脈脈相視,不著一語,實則內心情思激盪,如波濤洶湧。如此結語,是悲怨至極點的傾訴,含蘊無窮,耐人尋味。
其實,天上的織女,不正是人世間佇立凝望的多情女的投影與化身嗎?在愛情的路上,多少受到挫折與阻礙的有情人,正如同牛郎織女一般,「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而「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更是有情人分隔兩地,相互凝視,眼波微動、含情欲吐的寫照,天上、人間;古人、今人;幻境、現實,其間又有多少差異呢?牛郎織女那種相隔兩地,可望不可及的情況,牛郎織女那樣哀婉動人的愛情悲劇,不已世世代代在人間繼續搬演嗎?「迢迢牽牛星」取材雖係想像神話世界中的幻境,寫情卻是真實而深刻的現實人事,為天下有情人披肝瀝膽,直陳衷曲,難怪要感人至深了。
參、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以牛郎織女為題材的詞中,最動人的則是北宋秦觀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此闕詞藉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歌頌人世間歷久不渝的真情。秦觀頗能開拓新境、自立機杼,在情的境界上有所突破與提昇,足與「迢迢牽牛星」相互輝映,照亮了天底下有情的心靈。全詞分為上下兩片。
上片又可分作兩小節。第一小節是前三句,寫牛郎織女相會前的情愁。起兩句「纖雲弄巧,飛星傳恨」虛寫,藉片片彩雲翻奇弄巧,描繪出一片喜慶的氣氛,抒寫牛郎織女雙星整年難得一見的別恨。第三句「銀漢迢迢暗度」實寫,敘織女在暗夜裡渡過遼闊的銀河與牽牛星相聚,顯現了哀怨的離恨與迫切的相見之情。
第二小節是接下來的兩句,從牛郎織女會面的情景中,忽然轉發議論。「金風玉露一相逢」,在這七月初秋,夜涼如水,秋風飄起了牛郎織女的衣袂,冷露沾濕了他們的鞋襪,場景十分美好。「便勝卻人間無數」是純粹議論,有兩層耐人尋味:
一、牛郎織女雖然每年才能在七夕相會一次,看似令人同情;但是在現實人世間的情侶,因生離死別或其他種種因素的局囿,兩地隔絕,情意難通,整年甚或終生不復重聚的,也不乏其人。即使夢想一年一度相會,也難以如願。所以說「便勝卻人間無數」。
二、世人儘管嗟嘆牛郎織女的不幸,同情其分隔兩地的相思之苦。可是,有沒有自我檢討,人世間無數次不經意的聚首,甚至不知不覺經年累月的朝夕相處,而不懂得珍惜與掌握自己手頭所擁有的幸福愛情。又如何比得上牛郎織女這分秒珍貴的短暫相聚。
由此看來,所謂「便勝卻人間無數」,真是貼心的慰辭。寫牛郎織女永恆的真摯情意,平淡之中見真情,剎那之中捉住永恆。其意境已超越了前人之作。在牛郎織女而言,實為一種無上珍貴的自傲;在世間凡夫俗子如我等之輩,更值得省思!
下半片仍可分為兩小節。第一小節是前三句,寫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愁。「柔情似水」,敘兩情之綢繆;「佳期如夢」,敘牛郎織女相聚之甜美與短暫;「忍顧鵲橋歸路」,敘其依戀難捨之情。在這短暫的相聚之中,牛郎織女有訴說不盡的相思相懷之情,從相互眸光中流露出溫柔似水的表情,像是虛幻的夢境。這一年一度的良宵相聚,不正像夢一般的虛幻和美麗,不也正像夢一樣的易逝和難以捉摸嗎?在如此短暫相聚的歡樂時光中,又怎麼忍心回顧那條即將要從鵲橋回去的道路呢?
第二小節是全詞結束的兩句,又轉為議論。「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之後,又被銀河分隔。然而,他們又何嘗真正被隔絕了呢?「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環境的隔絕,並不能阻斷有情人衷心相繫的情絲啊!秦觀在探盡牛郎織女內心隱痛之餘,故作曠達解語,安慰雙星,同時也給予天下有情人無限的慰藉。試想,深情刻骨銘心者,又何須朝夕相處?而朝暮廝守者,又豈真能兩情不渝!像牛郎織女這樣深摯恆久的愛情,對方時時刻刻活現在我心深處,精神長相左右,又豈在乎相聚的久暫?
白居易「長恨歌」云: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七夕——中國的情人節,讓我們在「臥看牽牛織女星」時,重溫美麗的神話故事,細細品味詩人筆下的牽牛織女星,不但是一種最愉快的美感經驗,同時更能領略到真情的可貴,豈非人間一樁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