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二○○二年北美版三月號封面專題「學習天堂」頗有感觸,願與光華讀者分享。
我認為台灣的大專聯考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因為它公平,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過去,聯考門檻高,更可以培養學生苦讀的精神,為台灣科技、工業界都栽培了不少人才。台灣教育唯一的缺點就是考題太記憶導向,往往靠死記便能得高分,不鼓勵思索、創造性的題目。
西方國家的教育方法則注重思考、創意。記得我在美國大學唸書時,化學、數學科考試,老師往往會印發許多公式給學生,或是採「 開卷 Open Book」式測驗,背公式、死記答案都不重要,真正考的是如何活用知識,形成觀念、學說,創造一家之言。比如說,許多美國數學教授自己都記不得諸多公式,他們強調的是如何活用這些公式,創出新公式,這才是教育的功能與目的。
從這次幾篇探討教改的深入專文中,欣見台灣也漸趨向重視理解、思索、創新之教學方式,走向真正的改革。填鴨教育的罪魁禍首從來不是聯考制度,而是聯考考些什麼樣的題目。從考題改革出發,相信台灣的教育方法定會大幅改進,這也是我的期待。
遠自祕魯的支持聲
秘魯 張國全
編輯先生:
我看光華雜誌已經將近二十年了,非常喜歡這本雜誌,我認為光華雜誌是中華民國公民的驕傲,但我從來也沒有給各位寫過信,因為我去國多年,中文已經生疏了。近年因在海外屢屢看到新聞,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費一兵一卒吞併了香港和澳門,並以此模式對台灣展開文宣攻勢,非常不以為然,尤其這兩年以商圍政的趨勢更是令人心驚,所以特別致函貴刊,表達我們海外僑民的心聲。
我們認為,中華民國建國九十一年,比中共建國早了將近四十年,向來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民國絕不是中共的一省,更不能以香港、澳門模式視之。希望台灣民眾知道,我們這些海外僑民支持你們,永遠與你們在同一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