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星期六下午二時,一輛滿載乘客的阿里山神木線小火車,在駛離車站僅四分鐘後,就因煞車失靈,整列車猶如雲霄飛車般失速墜落。第一節車廂撞及山壁,第二、三節車廂遭受擠壓而翻傾,第四節則直立掉落在深約五公尺的山谷裡,造成了十七人死亡、一百七十多人受傷的慘劇。
緊接著,聞訊前來救援的消防署空中救護隊所屬直昇機,又發生一架墜毀、一架故障的意外,並不幸造成一位傷者受創往生,平添整樁事件的驚惶與哀淒。
事後調查,這件阿里山森鐵運轉九十年來最慘重的傷亡,竟是肇因於一件小小的人為疏失──角旋塞忘記開啟!原來,阿里山森林火車頭為蒸汽式,每次發車前,都必須把車頭和車廂間的軔汽缸接上、再打開角旋塞,讓氣壓在軔汽管內貫通,如此才能驅動各節車廂的煞車系統。
然而當天正逢連續假期,遊客爆滿、班次又多,負責開啟角旋塞的檢車士竟然忘了此事,應做複檢動作的列車長及正、副司機,也都疏忽未予注意,陰錯陽差中,四重關卡全告失靈,終而釀成這件令人扼腕的重大傷亡事件。
意外發生後,現場一片倉皇凌亂,幸而遊客中不乏具有專業背景的救護好手,在第一時間內投入救治傷患的行列,而地方及中央的救災與醫療系統也快速啟動,阿里山所在的嘉義縣政府立刻成立災難應變中心,並向國家搜救中心、空警隊、海鷗部隊等單位求援,在火車停駛、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於傍晚前將全部傷患送醫,並在深夜前將往生者遺體運抵殯儀館,讓受難者得以儘速療傷止痛,誠然是不幸中的大幸。
回顧整件意外,雖是人為疏忽,但有識者亦指出,農委會林務局所屬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一年遊客近八十萬人次,每逢假日總是擠得水洩不通。然而,身為全球僅存的三座高山鐵路之一、最受遊客青睞的森林小火車系統,卻因每年均鉅額虧損一億多元而無力整修,險象頻生。
目前阿里山森鐵小火車不僅多數機車頭已運轉二、三十年而老舊不堪,連站務及維護人員亦遭縮編,小小站台往往湧入上千名遊客,卻只有一名站務人員在維護秩序,混亂情況可想而知。當天清晨,最熱門的日出觀賞路線──祝山線小火車,亦發生乘客推擠摔倒的意外,顯見整個管理都有檢討的必要。
其實,不獨阿里山,每逢假日,全台遍布的觀光景點都飽受人潮洶湧、管理不足之苦。有鑑於此,行政院已於三月三日召開「提升觀光及旅遊安全維護相關事宜」的跨部會會議,要求各公民營風景遊樂區進行全面性總體檢,並將安全標準與國際接軌,包括強化檢核制度、落實檢查簽證,成立安檢督導團定期抽檢,以及強化公共意外責任險等保險制度等,以防止未來悲劇再度重演。
無庸諱言,此次阿里山森鐵事件,使即將展開的阿里山櫻花季蒙塵,對政府宣示的「觀光元年──觀光客倍增計畫」,也造成重大衝擊,尤其是以日本為主的國際觀光團隊,短期內恐將捨台灣而轉赴他國旅遊。
展望未來,只盼各界記取教訓,在推展觀光時能去虛務實,加強基礎設施、深化觀光內涵、細緻管理好每一個環節。如此,以台灣美景的渾然天成,相信仍能吸引全球遊客前來,享受一趟安全又怡人的「福爾摩沙」之旅。
p.062
與民國同年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珍藏的記憶。此次意外,令人傷痛,也透露出台灣觀光的危機。(本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