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創建運動歷經百年以上的歷史,而我國則是於1984年1月成立了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之後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台江、東沙環礁、澎湖南方四島等九座國家公園陸續成立,還有2019年依《國家公園法》所設立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一路以來有近40年的國家公園維護與保育經驗。
本期《光華》將透過這些幕後的工作人員,包括巡查員、潛水保育員、生態研究員及各類志工,透過他們工作上的第一線日常觀察,揭開國家公園工作人員所面臨的實際情況,以及帶我們認識這保存台灣自然資源及孕育豐富生物的基因寶庫。
* * *
在長期旅居海外的台灣人當中,在文學界出現了這麼一號人物──日本芥川獎得主李琴峰。她用細膩的心思觀察世人,用清晰的筆觸抒發意想。2017年她即以日文書寫的《獨舞》,引起日本文壇注目,並獲選極具日本傳統代表性的純文學新人獎。她的作品隱含了在台灣成長的身影,並從中汲取出創作的養分。
同樣來自台灣的,還有帶領UCLA研究團隊的太陽能光伏權威──楊陽,他發明了串聯有機太陽能電池,創下科學史上光電轉換效率首次突破10%的世界紀錄。透過《光華》的專訪,讓這些優秀的海外傑出人士,談談自身在台灣的成長歷程,以及在創作上、在研發上,所面臨的轉折與機遇,也讓台灣的能量,持續在世界發光發熱。
* * *
如果你懂得閱讀「台灣」這本大地之書,觀察隨著時空變遷所遺留下的足跡,那麼你必定能深入當地,見山又是山。「來去福爾摩沙」創辦人鍾炘儒,體驗過國外免費步行導覽的服務,回到台灣後,利用下班時間與週末招募導覽員,找出外國人必須知道、有興趣了解,並且只有台灣才有的路線,也從此開啟了她的「步行導覽」事業。
無獨有偶地,來自台灣溫暖而堅定的聲音──NSO國家交響樂團,亦是用台灣特色與西方對話,並獲得國際上的普遍好評。值此後疫情時代,世界醫療、教育、金融與人際溝通上皆有不少的改變,在此變局中,唯一不變的,是來自於我們每個人的良善心念,一種為世界做出貢獻的意念,透過各行各業,將台灣的好,廣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