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費要調漲了!
看到這則消息,消費者擔心荷包又要失血,社會學者擔心弱勢家庭因付不起電費而點蠟燭過夜,經濟學者擔心將全面引發通貨膨脹,只有在環境學者看來,這是遲來的正義。
只是,從官員宣示、媒體披露,到召開價格審議會、定案、送立法院核備後實施,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能不能調?何時調?調多少?恐怕都在未定之天。
台灣水電價格十年沒調整了,自來水公司的長短期負債加起來已近百億元台幣,連家大業大的台電也預估從今年開始會出現虧損。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水電價格(尤其是水費)便宜,民眾隨手揮霍,使得台灣的人均水電用量高得嚇人。
儘管各方估計的數據各有落差,但若以World Resources 二○○二∼二○○四的資料來看,若以農業、工業及民生用水合併計算,全世界的人均用水量一年是六百五十噸,台灣卻是八百二十五噸,比起超級浪費的美國(一千八百多噸)和加拿大(一千六百噸)固然還有一段距離,但比法、德和鄰近的韓國都高了兩、三百噸,連最講究生活品質的日本人,都比我們每人每年少用了近百噸的水!
說到水,台灣很幸運,海島型氣候,平均年雨量二千五百多公厘,比全球陸地平均的八百公厘降雨量豐厚太多,而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份幸運的。從遠處看,歷史上許多盛極一時的文明毀於乾旱,例如全盛於西元二五○到九○○年間的中南美洲馬雅文明,相傳即是因為久旱不雨,飢荒連年而沒落。
從近處看,光是一九九一年到二○○○年的十年間,全世界因旱災而死亡的人數就高達二十八萬人。非洲大陸龜裂的土地,餓殍遍地,數以萬計的孩子帶著鼓脹的大肚子和火柴般細瘦的四肢死去......,如果有足夠的水,這些都不會發生。
台灣更幸運的,是自成一個自給自足的海島型國家,不必和別人共居在同一條大河或同一個大湖旁瓜分水源,為搶水而掀起腥風血雨。
水源就是命脈,放眼世界,戰禍連年的中東地區,除了種族和宗教導火線之外,水的爭端同樣激烈。一九五一年,約旦為了灌溉水源截堵雅爾穆克河,受到影響的以色列則還以顏色,抽乾了胡拉湖的水,結果又引得敘利亞大為跳腳,各方衝突不斷。之後的「六日戰爭」,主要也是一場確保水源的戰爭。
這樣的場景同樣上演在印度半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中南美洲(阿根廷、巴西、巴拉圭)、非洲,甚至連美國歷史上都曾發生亞利桑納州徵召軍警到加州邊界,抗議加州興建水壩,影響科羅拉多河流量。
至於新加坡和香港,水源有一半以上是抓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手中,等於被人制住了咽喉,也是時刻深以為憂的。尤其近些年氣候變遷與反常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不是淹大水就是乾旱不斷,二十一世紀是「水世紀」,是誓死保衛水源的世紀,可不是「水水」的美好世紀!
台灣自家有雨、自家獨享,「誓死保衛」或許談不上,但前幾個月艾莉颱風導致南桃園大停水,缺水民眾民怨沸騰的事件卻是記憶猶新。本期光華在國內版元月號推出由資深記者李珊所製作的「前進水世紀」專題,為讀者介紹水資源管理的新觀念和台灣的新作法。也祈願新的一年,國家風調雨順,每個人都左右逢源,活水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