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港:台灣最大汽車物流港
首善之都台北,人來人往,商務活動繁忙,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近在咫尺內,就有一座「台北國際商港」。
藍天碧海、貨輪進出的港區,天天停靠著滿滿的汽車,從高處俯視,排列整齊如火柴盒玩具車般的小客車和聯結車,數以百計,讓人驚嘆台北港的巨大吞吐量。
台北港原名淡水港,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南岸,從新北市八里到林口的近岸海域。1993年開始建造,港區面積3,102公頃,包括東碼頭區、北碼頭區貨櫃儲運中心、南碼頭區與離岸倉儲物流區,皆以填海造地的方式取得。1999年開始營運,並易名為台北港。
台北港是以遠洋航線為主的貨櫃港,目前的營運型態以汽車物流及石油、化學油品的重要供應鏈結為主。現有東立物流公司、台塑石化公司及友亦企業公司3家經營者進駐。
其中占地18公頃的東立物流公司,就是「前店後廠」模式運作成功的範例。
2002年成立、2004年開始營運的東立物流,是港區第一家業者,主要進行整車進、出口物流,以及整併汽車零組件物流。
東立使用的汽車零組件,7成來自中壢以北的台灣廠商,3成從國外進口。以前店後廠方式送到區外協力汽車廠商進行整備與配件加裝。園內廠區則做客製化的加值服務,針對客戶的個別需求,加裝無法在規格化生產線加工的部份,例如:抬頭顯示器、倒車雷達等。最後再出口到中東地區,做「端對端」的服務。
東立物流總經理施皇吉指出,台灣一年進口汽車約10~11萬輛,東立就占65%;出口占比更高達95%以上。
以去年為例,東立由台北港進口6萬3,000輛汽車;出口8萬輛。今年進口預估可成長到6萬7,000~7萬輛;出口則可突破10萬輛。
施皇吉表示,台北港的腹地廣大(港區範圍約是基隆港的5倍),接近大台北都會區,貨源充沛,再加上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僅有23公里,具有海空聯運的利基,將來東立計畫做海運快遞或海運轉空運的服務。

進口汽車與零組件的東立物流,在台北港區進行客製化的加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