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加坡C.K.曾
編輯先生:
貴刊一月號的封面故事——中國人的形象,為中國人形象在一百年來的演變,做了很好的探索。
直到二次大戰,中國人仍然被形容為拖著長辮子、覷眼暴牙、手持屠刀的人物,「黑鷹」、「泰利和海盜」兩輯漫畫誤導了美國大眾對中國人的印象卅多年之久,他們雖出自善意,但另一方面卻侮辱了漫畫中所反映的莫測高深的「中國人」。
中共佔領大陸後,中國人的形象又趨於另一極端。從韓戰爆發(民國卅九年——四十二年)到吉米.卡特承認了北京政權,西方的新聞界完全忽視了自由中國,而漸次地將中國大陸塑造成隱藏在亞洲的疾病與災禍背後的一個怪物。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時期,支持四人幫的漫畫家將「中國人」畫成眼睛噴火、卷著袖、憤怒、狂熱的無產階級,亟於消滅帝國、修正、反動及保守主義者,這種形象也出現在北京所有的國際宣傳和內部鬥爭上。
當毛澤東死後及鄧、胡、趙在八十年代中期穩穩地掌握政權,也就是當他們竭力想吸引美國「朋友」大玩中國牌時,北京開始了對西方的笑臉外交。此時,西方的一些老手對於中國人的形象開始感到躊躇不決。英國的漫畫家始終保持一段距離,美國人則希望為台灣建立一個截然不同的形象。
但他們仍然面臨二次大戰期間,就存在的問題;他們根本不能分辨日本人和中國人、北韓人和南韓人、或善良的中國人和難纏的、著毛裝的中國人。
勞瑞也許是第一個接受這項挑戰的漫畫家,而李表哥的缺點,也引起了不少爭論。撇開中國郵報議論李表哥和功夫演員李小龍的相似點不談,李表哥仍是漫畫家表現中國人最好的一個例子。我想指出:李表哥不僅代表中華民國這個政治實體,也代表了在大陸及海外所有的中國人。
我衷心希望,勞瑞將不致赴大陸,繼續創造一個大陸中國人的形象;到處的中國人都能視中華民國政府,為真正的中國政府,將國民黨視為 孫中山、蔣中正的黨,將台灣的土地,視為今日的自由中國和明日的「中國」。
為了讓李表哥永遠活在我們心裡,讓我們不要忘記,他是所有的我們,而我們也就是他的部分。
七十五年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