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碗,是數十年前還被普遍使用的一種食器。雖有大小之分,但以裝盛羹湯用的大碗居多;其造型感覺樸實厚重,圖畫饒富趣味,平凡中充分反映出中國人的生活情感。
雞碗因外表以青花畫雞而得名。也許為了大量生產的需要,這種手工塗繪的圖案,十分簡略,但筆致之活潑,富於民間美術的魅力;尤其那展翅欲飛的雙翅,更顯得強勁有力。
也有人說雞碗上畫的是鳳凰,或許即在表現古人所謂「鳳飛千仞,饑不啄粟」的意思,寓意廉潔,也勸人節約。
不過比較中國人描繪鳳凰的習慣,以及從雞碗上強調雞身的肥度來看,我倒認為這是雞。因為這也跟另一種常見的「魚蝦盤」一樣,直接反映了百姓對生活的祈求。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吃雞已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在從前物資匱乏的時代,吃雞比起「有魚有蝦」更為難得。除非是在節慶、宴會場合,否則難得一嚐滋味,所以雞肉除代表口腹享受外,也寓意生活的富足。
而在閩南語中,「雞」與「家」同音,台灣俗語就有「食雞肉即能起家」這一句話,意指結婚時,新郎新娘吃過雞肉後,他日必能興家。
如果再從雞的象徵意義來引伸的話,雞更受人歡迎。中國人認為雞首戴冠、足傅距、敵在前敢鬥、得食相告、守夜不失時,而象徵文、武、勇、仁、信五德;在圖案表現裡,也有將公雞配雞冠花或母雞帶領五隻小雞的畫面,分別表示「官上加官」、「五子登科」。
年畫中也有「雞王鎮宅」的主題。傳說帝堯在位時,政治清明,有隻支國來獻重明鳥,其狀如雞,鳴似鳳,能逐搏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重明鳥有時一年來數次,有時幾年不來,國人莫不灑掃門戶以待。它未來之時,國人則刻木鑄金為此鳥之狀,置於門戶之間,魑魅醜類自然退伏。所以後人每歲元旦,或刻木鑄金或畫雞於牖上,其實就在象徵重明鳥。
由此可見,雞不論從現實效益或吉祥寓意來說,都很受人歡迎,它的形象出現在日常器物上,也就不難瞭解了。
另外,雞碗上的青花釉色有濃淡變化,筆致充滿速度感,有水墨畫的趣味,也是值得欣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