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趙惠王因為藺相如立有大功,派他做上卿,位在舊臣廉頗大將軍之上。
廉頗因此懷恨在心,總想當面侮辱藺相如。
並揚言不願與藺相如在一起共事。
有一天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
連忙叫人把車停在小巷,讓廉頗先過去。
藺相如的隨從,認為他怕廉頗。
現在強橫的秦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頗將軍的緣故——
如果我和他鬧起來,彷彿二虎相鬥,必有一傷。那時秦國必會趁機侵犯趙國。
我對廉頗將軍避讓,並不是怕他,而是為了國家安全,不想計較私人的恩怨。
後來廉頗知道了,十分慚愧,便脫去外衣,背綁荊杖步行到藺相如家請罪。
從此倆人成了以生命相換也在所不惜的好朋友,廉頗背荊請罪,後人引申成「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