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賽局的名字,是『工作』。」這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佘羅在《資本主義的未來》中的一句話。
然而,對台灣上班族來說,工作不僅攸關經濟上的成敗,也已侵入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了工作,台灣生育率降低速度已是全球第一,竹科工程師不孕症比例據稱超過4成,兩岸分偶家庭的數量更是驚人。工作,本來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如今卻無限延伸,成了許多人揮之不去的現代魔咒。
在2003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台灣一年工時長達2282小時,是全球工時最長的國家。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台灣人要這樣賣命工作?
台北有全球密度最高的24小時商店,隨時應付夜歸族所需;台灣有最密集的新聞台和出版業,各類資訊像疲勞轟炸般向民眾襲來;放眼商場,不管資訊家電、用品服飾,商家每一季都要推出明明功能和外型都差不多的新款式,累死自己也讓消費者迷惑不已。而全年無休的促銷活動、發表會和大型官式節慶,更讓大家在「煙火式社會」中做曇花一現式的快速燃燒,看似熱鬧卻什麼也累積不起來。
沒錯,這是一個由高科技推動的十倍速時代,這也是全球競爭的時代,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都起了革命性的變化。就像媒體標榜的「現代成吉思汗」,千年以前,成吉思汗從蒙古大漠日夜驅馳,不出數月就兵臨花剌子模,從此改寫歐洲歷史;現代企業家們,則以更迅捷的速度在全球各地攻城掠地,擴展企業版圖。當每個人都被迫踏上全球競爭的超速風火輪時,如果不奮力向前,就只能自甘淘汰。
只是,千年來東方也只出過一個成吉思汗,企業家全球征戰的陣亡率是很高的。就算像成吉思汗一樣,遠征後成功擄獲了無數財寶與帝國榮耀,但跟隨其後的戰士們呢?他們本來只企求一個平穩安順的人生,被迫躍上戰馬後,就算最後能換得豐厚賞賜,又怎抵得起已經失去的健康與親情?
關於現代職場對人性與人生的扭曲和壓迫,國內已經有許多討論,但是問題不但沒解決,恐怕還在擴大惡化中,藍領、白領、公教、軍警、醫護......,無一倖免,連擺攤的小販和計程車司機都因為生意難做而自動延長工時。
這個問題也不是台灣獨有的,但台灣一來因為要和全球最恐怖的工業新興對手──中國大陸──做第一線的短兵相接,二來產業仍面臨瓶頸,無法順利轉型升級,三來在近20年來「世界第一勇」、「愛拚才會贏」的自我鞭策下,不管是國家還是人民,超載負荷的嚴重程度恐怕都是全球排名超前的。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希望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光華雜誌以「台灣,全年無休」做為這一期的封面主題。當然,我們瞭解,除了少數極富清貧哲思,不願意加入賽局的人士以外,對大部分人來說,只要全球白熱化競爭的態勢沒有改變,高壓力、高工時的趨勢就不可能緩解,這不是口頭強調「快樂回家」、「歸鄉創業」就可以解決的。但如何扭轉價值觀,破解「工作至上」的緊箍咒,別再讓大企業家創造的勤奮工作神話繼續洗腦社會,不要過度頌揚更強、更多、更富裕的好處,卻是媒體可以先做、也是為了創造健康均衡國家所應該做的。
記得有位企業界人士曾說過,當年他在法國馬特拉公司任職時,為求表現而連日加班,沒想到有天收到公司的一封信,上面寫著,「我們已注意到閣下工作超時,為避免違反勞動法規,請立即停止此類行為!」是的,在人生還沒失速前,是應該有人喊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