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縣甲仙鄉、六龜鄉寶來村,與花蓮縣等地,有句俗話說:「有錢吃鮸,沒錢吃鱔。」而鱔,就是從前在鄉下水溝、稻田裡都可捉到的鱔魚,它是有名的「補品」,魚肉質細味美,而這樣好吃的魚,竟還比不上「鮸仔」,可見鮸有多可口。當地居民、山胞只要捕捉到這種魚,都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大快朵頤。
味道到底如何呢?「嗯——你吃過鱈魚嗎?比鱈魚更鮮嫩」,一位美食家說。
鮸的學名,叫做高身鯝魚,是台灣特有的生物;從被發現到現在,它已經「存在」了六十年。
真正的「土產」
一九二○年日本人首次發現叫做高身鯝魚,僅將它作了分類(屬鯉科),並瞭解它大致的分佈範圍,這時候的高身鯝魚只有英文學名Varicorhinus alticorpus,日文叫「歐虛瑪」(OSHIMA),直到一九五四年,才有了正式的中文學名。
真正著手研究高身鯝魚的生活習性及居住環境,在台灣教育科學館服務的曾晴賢可能是全球第一個人了。他有系統地研究整個台灣島的淡水魚,原先也並未特別鍾情於高身鯝魚,直到三、四年前,環保問題在國內引起重視,高身鯝魚才以特有種的身分引起注意。
目前台灣地區的一百五十種淡水魚類中,有十幾種是特有或稀有種;高身鯝魚正是其中之一。
同樣名登特稀有榜上,高身鯝魚的名氣,卻比不上已被列為國寶級的櫻花鉤吻鮭(台灣鱒);但二者各有特色。
櫻花鉤吻鮭所以尊貴,係因為它是陸封性寒帶魚,不應該出現卻又出現在亞熱帶的台灣;而高身鯝魚則基於它是真正生於台灣的「土產」,在台灣西部高屏溪中遊,和東部卑南大溪、花蓮溪中段,及秀姑巒溪中下游,才能發現。而肉質的鮮美,也使它身價高漲。
「銀白色的驚嘆號」
高身鯝魚生活在海拔大約一千公尺以下的溪裡,它習於在水流量大,水溫攝氏十五至廿五度之間的低溫水域,所以清冷的山澗,是它的生活範圍。
一般來說,熱帶魚類外形富繽紛多樣的色彩、亮麗奇特的形狀,而台灣處於亞熱帶,淡水魚通常沒有吸引人的外觀,但是生活在山谷溪流中的高身鯝魚表卻頗為漂亮,有人形容它為「銀白色的驚嘆號」!
山中溪澗水流速度湍急,河床上大大小小石塊阻擋,在這樣急速的激流中,練就它極優異的泳技,以及矯捷的身手。身披銀白鱗片的高身鯝魚就這樣在強大水流壓力和石縫間迴游低竄,擺首扭尾,十足是一個活蹦亂跳的「驚嘆號」。
成熟的「雌鮸仔」在交配季節,則是標緻害羞的新娘,在它的鰓蓋下緣、胸鰭、腹鰭及臀鰭都泛著粉紅色,腹部則呈現淡紅色。
「一般說來,幼魚的色彩較平淡,等到它變成『成魚』,在繁殖季節,身上某部分就會出現漂亮的『婚姻色』,藉以吸引異性的注意」,曾晴賢指出,婚姻色通常會隨著繁殖季節的消失而褪色。而魚的頭、腹、體側,都是婚姻色容易出現的部位。
「第二性徵」明顯
每年的七月至十月左右,是高身鯝魚的結婚「旺季」,這時除了身上花紋改變外,雌魚身軀還會變得曲線玲瓏,腹部飽滿豐腴;雄魚則在嘴部上方長出三、四顆大而硬的「追星」。
「追星」的功用與婚姻色大同小異,都在吸引異性。曾晴賢指出,追星是魚的「第二性徵」,就像男人長鬍子一樣,有些魚利用追星來碰觸雌魚的腹部,可促進雌魚產卵。
說到高身鯝魚,不能不提它的近親——鯝魚(即俗稱的「苦花」)。「苦花」生在溫度更低的河段,大約攝氏廿度以下,它的分佈較廣,適應力強,是較原始的魚種,本島各山地溪流的上游是它的活動地盤,中國大陸也有它的蹤跡。
但形成較晚的高身鯝魚數量比鯝魚少得多。哥兒倆的外形,在幼魚時期頗為相似,而年紀愈長,身材就愈南轅北轍。鯝魚依舊保持細長苗條的身材,高身鯝魚則發展成圓胖型,體高(由背鰭起點量到腹部)是「苦花」的一.五倍;另外,「高身鯝魚」眼睛較小,沒有吻鬚。
高身鯝魚的頭小而短圓,最特別的是它的嘴巴,一般魚嘴都長在頭的前端,它卻長在頭部下方,寬闊橫裂呈新月形;它的下頷有銳利的角質層,用來刮取石頭上附著的藻類和水棲昆蟲,這是它賴以維生的工具。
天生麗質難「被」棄?
不知是不是「天生麗質難『被』棄」,肉質甜美的高身鯝魚,一向是人們捕捉對象。在產區,「十年前抓得多,一次十一、二斤是常有的事;」曾晴賢說,但隨著捕魚技術的改變——毒魚、電魚、炸魚,使得高身鯝魚瀕臨絕種的困境。
另方面,生態環境的改變也使它的生存空間日益狹隘。曾晴賢說:「花蓮溪上遊流沙量大,造成下游的汙積,水生動植物銳減;再加上附近工廠排放的廢水,不但汙染了河川,也升高了水溫,現在高身鯝魚比以前少多了。」
一尾高身鯝魚,從卵孵出到完全成熟,需二至三年的時間,如要人工培育,須投入相當的資金和時間,目前投資的人還沒出現。
「怎麼好好保護、讓它繼續存在,問題已迫在眉睫。『特有』就夠了,不要讓它真正成為『稀有』或『沒有』」,曾晴賢很心急地指出。
高身鯝魚若有知,恐怕也會很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