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如蔭的碧草,總是蔥蓊的綠樹;總是明潔的藍天,總是輕柔的好風;總是澄黃的日影,總是滿天燦爛的彩霞………在這裡,大地彷彿日夜都在輕唱,唱出人生的美與希望。
不敢說這裡就是人間仙境了,但它確實是繁忙、嘈雜的大都市中,一塊清淨的樂土。這裡是居家生活的好環境,在這裡,一年四季映入眼簾的都是一抹抹盎然的新綠,人們在綠意中徜徉、作息,在無邊的綠色中生活,一切都顯得那麼恬適,那麼宜人。
走到了這裡,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多作幾次深呼吸,呼吸花草的芬芳,呼吸清新的空氣,呼吸陽光的暖意,以及當地所擁有的美好氣氛。
這裡是台北市民生東路新社區,是一個已達國際水準的社區環境。台北市政府早從民國五十三年起開始規劃設計,十四年來,已陸續投下了達新台幣十億元以上的資金。當地有最完善的公共設施,最寬敞的道路,最多的綠地和公園。
在民生社區裡,共有大小廿二個公園,有些附設有兒童遊樂場,有些則純然是綠色休憩地。綠地中種植了繁茂的花草和樹木,由社區聘請專人負責灌溉和修剪,所有的植物都長得很漂亮。
綠地中也設有涼亭和座椅,入夏時分,每到晚間居民都愛「據地」聊天、乘涼,孩子們則在草地上遊戲。
當地所有的住家都按照規劃興建。無論公家機關建造的宿舍,或私人投資興建出售的民房,都遵守設計規定,無論房屋的高矮、大小或採光率,巷道的寬窄,都按標準而行,所以整個社區環境看來井然有序。
秩序中卻未透出「死板」,適度的空間、充分的美化,使得整個環境中在整齊中仍有著舒適與情味,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整體設計!
國內許多地方目前都拿民生社區作為一個借鏡,把它當作一個大都市中社區環境規劃的典範,其他地方的許多或大、或小的社區計畫,正拿民生社區為標的而在努力跟進之中。
民生社區的休閒空間在三萬五千坪以上,而且一直隨著居民的增加在繼續闢建,這是當地居民所享有的一個很得天獨厚的福氣。
當然,所有的公園、綠地或遊樂場都作了最佳的利用。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當地居民在公園、綠地或人行道上作運動,他們所作的運動種類可真不少,有的跳繩、有的跑步、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做健身操、有的舞劍、有的打太極拳。做同類運動的不免各自形成一個個小團體,彼此在一起切磋、研究,除了使身體得到鍛鍊能較強健以外,他們也交換各種生活經驗。這樣天天親密地相處,也就培養了守望相助的「近鄰」之誼。
綠蔭紅磚道的鋪設面積也很廣,當地居民喜在晚飯過後漫步於其上,可以舒散工作了一天的身心疲勞。
兒童遊樂場中設有各種運動或遊樂器材,諸如:鞦韆、滑梯、單槓、雙槓、爬竿、蹺蹺板、浪木、搖椅等種類繁多,孩子們都喜歡玩到精疲力盡,才肯回家。他們也喜歡在空地上爭逐遊戲:或捉迷藏、或放風箏、或騎單車,足夠的活動空間使孩子們可以快樂無憂地在一起玩,也在一起學習,這對他們的身心發育,都是很有利的。
這裡的主婦可能也更幸運一些,菜市場、雜貨店、麵包店、超級市場、小館、水電行都近在咫尺,甚至美容院、服裝店也應有盡有,買什麼、修什麼,都很方便,甚至家裡臨時來了客人也不須發愁。這使得她們可以空出許多時間來增益或美化自己的身心,所以這裡的主婦看來都挺悠閒愜意的。
說起館子,在民生社區裡也是南北口味都有,麵、飯、大餅、包子、餃子什麼都有供應,甚至咖啡廳、冷飲店、西餐廳也有好幾家,小小巧巧的店面,雅潔、玲瓏的佈置,大眾化的售價,使得每一家的生意都很好。常常還可以看到老闆和顧客們親切的交談(恐怕他們對這些好鄰居的光顧多少得打點折扣),是一副很有人情味的溫馨景象。
社區裡所有的管線,像:瓦斯管、水管、電線、或電話線等全埋在地下,難怪當我們舉頭望望半空之時,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那在住宅區裡習見的「空中五線譜」不見了,沒有電線桿、也沒有電線,小鳥兒無處憩息,教它們上那兒去吱喳鳴唱呢?喔,不用發愁,當地居民很得意地告訴了我們:小鳥兒轉移陣地了,你看公園綠地中綠樹成蔭,它們都上那兒去了,在那兒從高枝飛向更高枝,歌聲更清脆、更婉轉了!原來這裡不僅是台北市民的住家好環境,更是小鳥兒的好居所哩!
這裡還有個很具規模的汙水處理場,也有好幾所幼稚園、小學和初中,好幾路公車也開進社區中的大幹道上,一切都很齊全,都很方便,真是想不出還可能缺些什麼?
帶領全國人民提高生活的素質,是近年來我們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住的環境的改善,正是其中一個要項。民生社區是台北市政府推動這項工作的一個成功的實例,這種整潔、美觀、寬敞、舒適的住宅環境,已經引起了眾多的注意與跟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台各地會出現很多很多類似的完善社區。
居住在自由中國的人民,在生活的每一個面上都受到照顧,得到日益進步的改善,這種福祉,使我們中間的每一個都深感幸運,並也不免懷著無限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