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天然生長的壺蘆製作成百年不壞的藝品,得花許多工夫,且不一定能做得好,經過多次的試驗,「壺藝家」林凌研究出一套製作壺蘆的方法,程序是這樣的:
將老化而表面堅硬的壺蘆瓜摘下,刮去外皮,放入鍋中沸煮,然後取出,日曬一、二天後,懸掛風乾。
把風乾後的壺蘆,投入稀釋的防腐水中,浸泡一至兩天,再取出再次風乾。
確實風乾的壺蘆擦拭乾淨,視其形狀,取適合其造形的繪畫體裁,分別彩繪、寫字、或雕刻。
將彩繪、雕刻完成的壺蘆,噴上一層透明漆,以防再色彩脫落,及便於平時擦拭,然後風乾。
待透明漆風乾後,於壺頸繫上吉祥中國結,壺底並配置木座或加上其他飾品,即可成為具有傳統風格的獨特藝術品。
由於觀賞壺蘆,內外皆係自然風乾,致壺內仍留有乾燥後縮小的瓜囊、瓜子,不適盛水、酒;林凌也因而摸索出了用壺蘆製造酒器的方法。
他將壺蘆蒂頭鋸掉,取出內中種子,然後裝蓋;使用前,先將米酒倒入壺內,浸泡十天左右,將酒倒掉,再裝入細石子,加水搖晃十數分鐘後倒出,使壺內瓜囊全部清除,並消除味道,待乾燥,即可裝酒。惟每次酒喝完了,一定要風乾,下次方可再用。
壺蘆雖是一種較其他瓜類堅實的纖維體,但密度不如燒成的陶瓷,也不像竹材木質一般堅硬,雖然經過煮熟及防腐處理,但表皮纖維會因受潮而含水分,日久即會腐蝕,因此應放置於乾燥的地方。
如果沾染了灰塵,可用濕布輕輕擦拭;壺蘆擺飾日久,外表會轉為咖啡色,更能顯得古樸典雅。

把風乾後的壺蘆,投入稀釋的防腐水中,浸泡一至兩天,再取出再次風乾。(鐘永和)

確實風乾的壺蘆擦拭乾淨,視其形狀,取適合其造形的繪畫體裁,分別彩繪、寫字、或雕刻。(鐘永和)

將彩繪、雕刻完成的壺蘆,噴上一層透明漆,以防再色彩脫落,及便於平時擦拭,然後風乾。(鐘永和)

待透明漆風乾後,於壺頸繫上吉祥中國結,壺底並配置木座或加上其他飾品,即可成為具有傳統風格的獨特藝術品。(鐘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