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民進黨身為執政黨,請問執政一年半的「牛肉」在哪裡?
答:從大架構來看,民進黨其實做了很多事。
首先,為了回應整個經濟情勢,總統在八月間召開經發會,達成三百二十二項共識,多數配套法案,立法院也都通過了。當然,法案才通過,需要時間落實。而且景氣的衰退是一個過程,恢復也是一個過程,但成效會慢慢顯現的。
第二,在改善社會風氣、掃除黑金、整頓基層金融方面,行政院大刀闊斧地處理,成績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在國民黨時代,選前哪裡敢碰這種問題?這次選舉抓賄選,更是有史以來部署最完整、最有決心的,相信會把多年來敗壞的選風都導正過來。
再來,國防、外交方面,十一月台灣順利加入WTO,這雖然不只是民進黨的功勞,但至少我們很順利的把它完成,沒有任何耽擱。台美關係方面,美國對台軍售,以及陳總統過境美國時的待遇與規格,都比以前改善許多。
在兩岸關係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具體惡化的事例,也請大家不要老是繞著這個問題打轉,讓對岸一再放話,徒增相互惡感。
所以民進黨執政哪裡會沒有牛肉?在行政權可以處理的範圍,我們都做得不錯,有些事情如果做得不夠好,那是因為操之在人。譬如工時案、核四案,由於民進黨不是國會多數黨,否則核四案至少不會被逼迫再做不同的決定。
整體來看,這半年來民進黨執政團隊已經逐漸上手,幾項重大政策推動得都很順利。我相信我們如果進一步在國會中佔有多數,大家更會漸漸看出民進黨執政的實力來。
總結說來,社會上認為民進黨沒做好的,所謂的「亂象」,其實都操之在國會,所以我們這次選戰的主軸,就是要國會改革。
民進黨的國會改革有幾個方向:第一,國會議員減半;第二,單一選區兩票制。最近謝長廷主席已經請所有的民進黨候選人簽署,要求貫徹黨的政策。
問: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似乎一直搖擺不定,您的看法如何?
答: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絕對沒有搖擺,我們一九九九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簡單地說就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憲法的名字叫中華民國。」我們現在所有運作的政治與制度,都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就這麼簡單。我們黨綱也很清楚,就是公投黨綱──任何要改變台灣現狀的決定,都需要經過公民投票的程序。
最近許多爭議都圍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打轉,其實對岸要用這個大帽子來壓你,要把台灣香港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眼中的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以中國是什麼?中國就是他!台灣如果不拋棄這些概念,就會永遠在對方的論述裡打轉,永遠扯不清。所以「一個中國」可以是議題,但絕對不能是前提。我們民進黨對這點並沒有歧異。
至於你問陳總統講過的「統合」是指什麼,我看這辭,英文是用INTEGRATION,不是UNIFICATION。我認為這個「統合」是指一種互動的過程,一種意見交流的整合,而不指涉任何終極的政治目標。所以陳總統呼籲大陸「公開放棄武力的威脅,以最大的氣度和前瞻的智慧,超越目前的爭執與僵局,……攜手開拓無限的可能與空間。」請大家多多思考使用這辭的智慧與空間。
民進黨態度非常清楚,陳總統也在五二○的演說中曾經明示,只要中國不動武,台灣就「四不、一沒有」,這是很明確的。
問:目前大家都很關心大三通,您認為應該怎樣落實呢?
答:關於大三通,行政院已經宣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但這不能一廂情願的,我們希望兩岸能坐下來談。可是中國什麼都不談,都要先講前提、套框框,那是他們有問題,不是我們的問題。再說,現在兩岸不早已在通了嗎?難道我們只為了要節省成本,就要接受「一個中國」,接受台灣是地方政府的角色?
以現實來看,台灣的外匯存底一直很穩定,十月底我們的外匯存底有一千一百六十二億美元,比九月份增加十多億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三。本年度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更往前跳到第七名。我常問人家,你到底在擔心什麼?難道台灣現在還不夠穩定嗎?
當然,失業率提高,那是真的。但現在的台灣怎麼可能跟十年前比?成本太高了嘛。坦白講,要轉型到下一波的知識經濟,這恐怕是必經的陣痛,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一個過程。
問:此次選戰,民進黨和台聯及前總統李登輝的互動關係是怎麼樣的?
答:很簡單,就是「戰略伙伴」關係。我們在選務上各搞各的,我們黨也沒有邀請李總統站台的計畫和政策,至於個別候選人去邀請,我們黨紀並不禁止。
選舉過後,只要能穩定政局,民進黨願意跟任何人合作。對於結盟的對象,民進黨沒有黨派限制,也沒有優先順序。至於條件,選舉結果還沒出來,談這個問題還太早。
至於雙首長制的爭議,我無法同意憲法是所謂的雙首長制,否則國民黨為什麼要把立法院的內閣同意權拿掉,那就是表示總統有內閣的主導權。民進黨在選後會組成穩定的執政聯盟,到時候,不會有雙首長制的問題。
p.041
媒體人出身的民進黨副秘書長許陽明,對民進黨的執政表現信心滿滿,預期一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