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糖大戰到牛豬之爭
膠原蛋白是組成各種細胞外間質的聚合物,在動物細胞中具有結合組織的角色,是結締組織中最主要的構造性纖維蛋白質。擁有龐大養豬事業、「豬口」數高達六十萬頭的台糖,直接以新鮮優質的本土豬皮作為原料,而本身不經營畜殖業的台鹽,則是進口牛皮作為膠原蛋白原料。因此,台糖和台鹽的兄弟之爭,其實也是本土豬皮和進口牛皮的戰爭。
台糖在民國九十年初就生產膠原蛋白,一開始進入市場並未受到矚目,反倒是台鹽後發先至,並迅速經營出自己的「綠迷雅」品牌。因此,在這場兄弟競逐中,小老弟台鹽可說是取得了首回合的優勝。
不過,有鑑於國內的膠原蛋白化妝保養品市場還有相當的成長空間,預計到民國九十九年將可達到新台幣四億元的胃納量,台糖在強化品牌行銷後,胎盤素、膠原蛋白已走出九十年全年銷售量不到一百萬元的窘境,逐步成為該公司獲利率最高的明星產品之一。台糖的膠原蛋白製造技術由畜殖部負責開發,可算是百分之百的養豬副產品。此番在創造獲利之後,台糖也學會珍視技術資源,為老技術尋求新利基。
奠基於廢物利用
早在生物科技熱潮興起前,台糖早就具備了開發生技相關產品的能力,早期主要產品包括了酒精、酵母、作為飼料添加物的離胺酸,以及有機肥料等。台糖開發生技產品正是站在製糖的基礎上,製糖的兩大副產品為糖蜜和蔗渣,糖蜜產量雖僅佔甘蔗重量的百分之三•三,但卻是製糖工廠的廢棄物,會造成環境污染。然而,蜜糖中所含的糖分卻可用來發酵,廢物利用、減少污染,是台糖早期發展酒精發酵事業的重要原因。
有了酒精釀造技術,民國九十一年底國內發生米酒漲價危機時,台糖也才能迅速推出「三合一米酒」,緩和當時的米酒荒。
由農畜本業技術發展出發,包括生技、畜殖和精緻農業等事業部,都是廣被看好的台糖明日之星。而早先負責產品技術研究的台糖研究所,專業技術人才也將陸續分發到各事業部。今年接掌台糖生物科技事業部的楊博文執行長,早先即服務於台糖研究所,廣受歡迎的台糖保健食品「冬蟲夏草」,就是他耗時六年研發的心血。
未來,台糖的生技事業部將以嘉義縣的大林作為事業核心。佔地四公頃的大林生技中心,斥資四億元新台幣,是一座符合cGMP標準的現代生物科技廠,已於民國九十二年底前完成,預計九十三年一至六月間試車,七月進入量產。
大林廠的核心技術在於發酵與萃取,未來除了將生產台糖自產產品──包括食用真菌發酵產品(如冬蟲夏草菌絲)、天然草本生理活性萃取產品(如中草藥原料藥)、新素材應用產品(如中草藥、乳酸菌等)、美容化妝品產品和酒精及酒類產品──之外,也將尋求與產官學界合作,接受各界生技研發成果的量產委託。
楊博文表示,以台糖目前的規模和實力,尚無法與國外醫藥大廠一拚,但類似「巴西蘑菇」等生醫食品的製造門檻較低,卻仍足以讓生科部成為台糖未來最賺錢的事業體。
賣化妝品先學會化妝
此外,生物科技領域廣泛,必須專注於符合顧客與市場需求導向的產品,台糖即將推出的「保濕美白抗氧化」保養品,在產品定位上將擺脫「土味」、力求拉近與國際化妝品名牌的距離。
在和台鹽膠原蛋白的較量當中,台糖學到了品牌形象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講究包裝的化妝品市場。台糖生科事業部產品經理李明勳以台糖的老牌酵母產品「健素」為例指出,「台糖許多產品的品質優秀,且價格都具有競爭力,但卻無法以形象獲得消費者認同,產品包裝和形象塑造,是台糖未來首要的工作項目之一。」
再以目前走紅市面的「巴西蘑菇」為例,又稱姬松茸的巴西蘑菇,是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化合物,可以提昇抵抗癌症的淋巴T細胞,使得身體中的癌細胞相對地減少,是相當被看好的保健食品,然而由於行銷不夠積極,目前的銷售量遠遠不如預期。
除了產品包裝外,習慣於經營獨門生意的台糖,在產品通路的掌握上顯然也亟待改進。
產品經理李明勳表示,台糖產品必須擺脫「明星花露水」的舊形象,邁向「香奈兒」。台糖太不會「化妝」了,明明是好產品,無奈沒有質感的包裝卻難以吸引消費者眼光。
大象和老鼠
相對於本業經營虧損的台糖,台鹽在民國九十一年創下了獲利率近百分之十八的高標成績,並在一片裁員聲中,創下國營事業人事規模成長的紀錄,樹立了國營企業模範生的地位。從養尊處優的大鍋飯到戰戰競競提昇競爭力,台鹽從鹽業的日暮走出,也常被拿來和台糖比較。從休閒旅遊、化妝美容等生物科技產品,台糖和台鹽多角化經營的方向的確相當類似。
不過,也有許多台糖員工持不同看法。「台鹽有多少人?才台糖的十分之一而已!」一名員工指出,如果台糖是大象,台鹽就是身手靈活的老鼠,在商品生命期縮短的今日市場上,組織小、能快速反應的台鹽,的確擁有台糖不及的優點。
龐大的官僚機構常是速度殺手。台糖自民國九十二年開始切割營業部後,除了能以盈虧自負,激發競爭力外,被「大卸八塊」的大象能不能恢復行動力、既分進又合擊,以應付變遷快速的消費市場?大家都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