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研究燕窩?因為今天西藥的研究原則,其實與中藥的道理日漸接近。我很希望透過燕窩,明白中藥作用的原理。
中藥是中國人經過長久使用發現的精華,一定有某一程度療效才能流傳下來。只是它缺乏科學分析,才被神秘化,原因就是不清楚它所含的有效成分。
中醫雖然不會製造科學化藥品,但藥材治療的根據,卻與目前西方第四代、也是最新的藥品蛋白醣(Proteoglycan)的原則相同:藥材不直接殺死細菌,而是調理身體的抗病能力,所謂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增加身體免疫力。與西方現代正在發展的治療道理毫無二致。
研究膠質成熱門
所謂蛋白醣,就是含蛋白的醣份,它對人體的幫助是促進同一種細胞互相「認識」,但是這樣有何作用呢?舉例來說,比如今天人類的頭號殺手——惡性腫瘤的形成,是因為相同的細胞不記得自己是同類而分離,隨著血管遊走,破壞由同一細胞組成的器官,而蛋白醣最大的功能正是可以固定同一種類的細胞。
人體本身有很多蛋白醣,它在膠質中的含量也非常高,因此研究膠質,在西方是最新的課題。但含膠質高的藥品在中藥材裡非常多,甚至中國人喜好的食物,如西方人少吃的海參、台灣的當歸豬腳、廣東的雞爪煮花生、星馬的肉骨茶,只要去掉油,都是膠質豐富的食物。
而燕窩中的成分也以蛋白醣為主。我們懷疑燕窩的有效成分可能就是蛋白醣,但目前尚無法確定。可是我們卻能肯定實驗室中的燕窩抽提物,能促進淋巴細胞分裂。人體中有兩種免疫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靠淋巴細胞將癌細胞去掉。我們實驗室是首先發現鳥類身上有促進淋巴組織細胞分裂作用者。
尋找代用品
雖然西方研究蛋白醣並不是從中藥發現,但如果將中國人對膠質的使用,進行科學化的研究,說不定能由中藥發現和提存出對世人有重大貢獻的藥品。
若真有那一天,那就更不應該將金絲燕趕盡殺絕。今天大部分人吃冰糖燕窩其實是吃口感,跟治病完全無關。如今燕窩市場大好,加上金絲燕銳減,價格因而飆高。而雨燕的分佈很廣,許多地方如菲律賓、甚至東非都有人將類似食用燕窩的他種燕窩採來,要我鑑定品質,為他們開個價,好出口。過去越南會安、歸仁燕窩被市場視為最高級的「貢燕」;如今越南開放,我看當地金絲燕也很快就會沒有了。
香港是燕窩最大的消費與轉口地,我雖是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資源協會的顧問,但無法參與此地有關燕窩政策的制訂;我只能做研究,研究明白了,找代用品也就容易了。
能否成為藥品?
在中藥材裡,燕窩的使用較晚。也許我們可以從它身上看到中國藥材如何由自然食品演變到清朝後的補品,未來再提升至藥品的有趣歷程,就像一部中國的藥學史。但前提當然得讓金絲燕生存下來,否則就像犀角粉,如何成為解熱劑的過程,可能隨著犀牛的絕種而無跡可尋;也喪失了它成為科學化藥劑,讓世人長久、廣泛使用的可能。
〔圖片說明〕
P.94
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江潤祥(左)研究燕窩的科學成分,最終目的是希望找出它的代用品。(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