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科技革命正在橫掃全世界,平均每隔五十天,全世界的網站就會成長一倍。網際網路的興起,不但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同時也在全世界造就了許多新興電子貴族。
網路大時代的來臨,讓在舊世界中缺少資本、經驗的年輕一代有著前所未有的機會一夕致富。二○○○年九月,美國「財星」雜誌公佈「四十歲以下美國四十大富豪」排行榜,除了排名第四十的 NBA 職籃明星喬丹之外,其餘前三十九名全是來自高科技業範疇的富豪,其中包括排名第四的華人偶像「雅虎」創辦人楊致遠,總資產為五十八億五千萬美元。
在網路新天堂中,年輕是共同的語言。不論是美國的雅虎、韓國的HELLOASIA 或是大陸的搜狐,都是二十啷噹歲年輕小伙子的天下,台灣也不例外。究竟,台灣有多少在這一波網路浪潮中興起的少年頭家?他們的成功代表了什麼?又有什麼需要警惕的?
正值炎炎夏日的暑假,原應是人跡稀少的校園,卻不時可以看見急步校園中的學子。在中原大學資管系所的網站經營研究中心,更是擠滿數十位學生。在一區區的辦公室隔板中,一對對在顯示器前專注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心執行長吳肇銘教授的指引下,原來每一塊數十平方公尺大小的辦公室隔間,各自代表了一家公司。
在這個中原大學的網站經營研究中心,幾位應在今年畢業的學子,卻不願錯過這段學習新時代科技的時機而決定延畢一年。像是資管系學生詹智仁,決定繼續留在中心繼續程式撰寫的研究,他回想過去連著三年暑假自願留在中心的歷程:「老實說,我一個暑假,回家的天數不超過三天,而且回到家馬上就想回校,因為一天沒上網,就心癢難耐。」已經習慣校內高速專線網路的學子們,網路已然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吳肇銘眼中,這群年輕頭家的確有著創業的潛質:「認真、全力以赴,是他們的優勢。」他舉例,網站經營研究中心第一家正式成立網站公司的「手機王」首機網路公司,總經理陳慶鴻的衝勁讓人印象深刻,「這群學生只要想到什麼新的想法,當天就會熬夜將這個想法付諸實現,執行力與效率皆是一等一。」而陳慶鴻私底下也透露,同儕之間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算是相當稀鬆平常的紀錄。
創辦至今也不過短短一年,中原大學網站經營研究中心,就已培育四位網路公司董事長及十七家育成實驗網站。執行長吳肇銘看著學生們一步步用熱情與創意實踐自己的想法,進而開創事業的一片天,不禁大嘆生錯時代:「他們這一代真是幸運,正好遇上了產業的改革初期。」
吳肇銘解釋,就像當年蒸氣動力火車的發明,讓人們對距離與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改變;而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影響更是再次將人類的生活模式推向另一個境界。

資訊革命浪潮席捲全世界,年輕人在網際網路浪潮裡全力以赴,企圖一舉成為下一代產業革命的時勢英雄。(林格立)
少年網路頭家是站在浪頭上的人。
「網路家庭」總經理李宏麟指出,低成本是網路事業的優勢,同時也提供了低門檻的創業環境。這些平均年齡十五到三十歲的年輕頭家更因同時具備使用者與經營者身分,所以與客戶的本質貼近,更容易有生活經驗上的共鳴。
李宏麟更點出了「時機」,正是造就年輕與網路之間的致命吸引力。早在校園內熟悉網路世界的年輕人,較職場上的人士更易掌握這塊產業革命的處女地。
大專院校的資訊管理科系所開設的網站經營等相關課程,更讓學子獲得啟發,紛紛開設實驗網站,進而正式成立網站公司。例如台大多媒體與網路產業研究中心、中原大學網站經營研究中心等機構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下成立,也使得學校成為孕育這批年輕網路頭家的一大發祥地。

楊致遠成功開創雅虎,寫下青年網路創業傳奇的一頁。(林格立)
新興的網路帶動學生創業的熱潮,但並不是只要有熱情、肯努力,人人都可以站上浪頭,享受衝浪的成就感。以幾位成功的網路頭家們為例,可說各有各的故事。
六十三年次的楊立偉是意藍科技的董事長兼技術長。他在八十八年二月與好友曾柏偉成立意藍科技,這家資本額新台幣七千萬元的公司。楊立偉自許為「網站軍火商」,因為意藍科技的定位是網站架設技術的專門供應公司,就像是提供各家網站闖江湖所需的十八般武藝。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意藍科技已發展出一系列網路應用產品,包括搜尋引擎、網路社群和會員系統,以及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等等,特別強調可提供給「網路狂人」開設公司的所有必備工具。
位於中華大學校內育成中心的「網路時代」,資本額僅有七百五十萬元,但定位清楚,即成為新竹的入口網站。公司踏實的從網頁設計、媒體行銷做起。目前以每月一千元的收費,幫新竹地區有特色的商店架設網站,預計半年後公司即可平衡損益。
之前便有一次創業經驗的網路時代董事長崔長風憶及,在就讀中華大學資工系一年級時,他曾經為了經營組裝電腦公司而休學。不料專門組裝電腦的公司在兩年內激增,「當時組裝電腦的利潤由百分之三十跌到百分之十,最後只好結束公司的經營,再回到校園,從原本的資工系轉讀資管系。」
雖然失敗,崔長風從這段創業經驗中認識了市場走向,決定專攻應用層面的軟體研發,並在學校的計算機中心當了四年的網站管理,奠定了他在多媒體及網路應用的實戰能力。
再次創業,崔長風將「網路時代」鎖定網頁市場,首先以營造網站設計為主要商品,進而成為新竹的商業入口網站。長程目標則為商業網站的眾商家進一步結合財務管理程式、物流控管程式及網路廣告。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崔長風寧願穩健踏實,一步一步來。
而今年三月甫成立的「首機網路」,資本額為新台幣六百萬元,經營團隊平均只有二十歲。六十七年次的總經理陳慶鴻看好網路資訊流通的特質,首先創立「手機王」網站,蒐集了眾家廠商各款機型的資料及評比等資訊。
今年九月,陳慶鴻更針對網路社群的特性,推出「手機黨」動員令,想將該網站目前累積的虛擬社群資源實體化。首機網路看好的是,未來與通訊產業的實體通路進行結合,進攻電子商務戰場。他的創意獲得投資者的認同,明年初將進行增資至二千萬元,頗具發展潛力。

(李福斯)
許多網路頭家都是經由玩 game 進入網路的世界。對於他們而言,電腦簡直是從小再熟悉不過的的玩伴。在十來歲的少年時代,這些網路頭家幾乎就開始「創業」。
意藍科技董事長兼技術長楊立偉早在國中階段就開始接「生意」,像是撰寫會計系統、日報表等的軟體程式設計,硬是為他賺進十幾萬。而大三時楊立偉更研發強調中文語意的搜索引擎,以及會計、進銷存貨、補習班、電腦閱卷等應用軟體的研發。
在民國八十四年楊立偉嘗試自行建置大學聯招網路落點預測系統,當時只用了三台486電腦,上線開放三天內,就有一百零三人上網使用。這樣的成果讓楊立偉見識到網路傳達訊息的神速,更在來年協助大考中心建置落點預測系統,不但創下三天內十萬考生上網查詢的高流量,也興起了不須太多資金與設備,單憑技術及腦力便可創業的念頭。

意藍科技董事長楊立偉在高中時,即因撰寫程式賺得人生第一個一百萬。(林格立)
多數網路頭家辦公室的規劃,也都充滿年輕人的想法,像是強調自由創意、責任制不打卡等等。為了讓竟夜發燒的腦袋有個轉換的時空而規劃的休息室,裡面更堆滿了漫畫、零食、電動遊戲機以及大沙發,多彩繽紛的辦公室裝潢色澤,讓人眼界大開。
網路頭家們對於網路人才的徵人原則通常是,「員工必須是網路狂熱份子!」意藍科技楊立偉強調他找人的必備要件。
當然,除了負責研發及生產部門由年輕人主力外,行政、財管部門還是得請中年資深員工專職。楊立偉坦承,行政及財務是年輕創業者比較沒有把握的部分。

(李福斯)
對於在年輕網路公司工作的資深社會人而言,跟一群「小朋友」共事也是一種自我挑戰。現任職於「資迅人」的公關經理王君苑認為,對於年輕人直接的表達作風,的確需要花上一些時間來調適,「有時真是有點受不了他們很衝的說話方式。」
大成報資訊組組長潘俊琳則認為,這些網路年輕頭家與產業頭家不同點為,「他們相當強調包裝技術及宣傳手法,也相當注重媒體關係。」比如說,他們肯砸錢開一連串的記者會,或許很風光,但錢也會很快燒完。
對投資者而言,潘俊琳認為這些年輕網路頭家是風險、也是包袱,「初生之犢,很敢!但是經驗的缺乏,也是投資者質疑的地方。」

九八年在資迅人執行副總裁薛曉嵐的主動出擊下,成功獲得國際大廠英特爾的認同,使資迅人成為英特爾在亞洲投資的第一家網路公司。(林格立)
其實,網路獲利模式的尚未建立,許多網路公司都是追尋著成功者的腳步前進,潘俊琳指出,像是 ICQ 與 CICQ;拍賣網站與 eBay、電子商務等。大家除了緊跟著成功者的腳步,運用網路大撈一筆,卻都忘了多數網路上的行為並不是購物、消費,而僅僅是資源的共享如 MP3、聊天室、甚至是色情網站等以 P TO P(個人對個人)的模式為主,強調分享、自由與機會。
銀河網路市集的總經理老貓李國傑也感嘆,十年前的網路世界是一個業餘、互動、多樣的空間,而今日的網路世界則是強調規範、商業、大賣場,「就連人味都變淡了,只懂得用錢造勢、猛打知名度!」
身為媒體人的潘俊琳更指出,從今年年初的網路潮到年中的網路退燒,可以證明大家對於網路真的是太大驚小怪了,「就如同台灣旺盛的中小企業生命力一般,這些網路公司的崛起,其實也是如同傳統產業的創業歷史一般,需要經歷同樣的過程。成功永遠是少數。」

(李福斯)
在老貓的心目中,「唯有年年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第一位華人網路創業頭家──雅虎創辦人楊致遠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老貓解釋,當年雅虎崛起的年代,正是網際網路剛萌芽的時期。九三年到九六年是全球資訊網奠定根基並超速成長的關鍵,絕大部分現今知名的網站,都在這一段時間成立。雅虎為了查詢網站而設計的搜索引擎由於判斷正確,一舉搶得先機。
此外,楊致遠研發的搜索系統也有足夠的原創性,再加上是第一個把搜尋引擎變成媒體,讓自己成為一個交流的平台,與更多傳統媒體、電腦公司、通訊業者合作成為一個所有資訊的入口網站,更奠定了雅虎邁向成功的契機。後來同樣模式的搜尋網站,就必須在搜尋功能之外尋找新利基。
面對網路的未來,老貓李國傑提醒有心創業的年輕人,「網路世界還有百分之九十是未開發的蠻荒之地,創業一點也急不得。定下心來針對技術實務、財務管理及合作夥伴,審慎的規劃,未來的網路世界是大有作為的。」
在網路的虛與實之間,正視其所代表的自由開放的精神,創造出自我風格吸引人潮。網路上強調的是這種自生性的媒體經營,如果只想處處以壟斷方式取得財富,背棄網路開放的精神,反而會縮短網路公司的生命。真相與想像之間的差距,存在一心。

(李福斯)

網路家庭總經理李宏麟,直陳「時機」正是年輕人與網際網路如此契合的因由。(林格立)

(李福斯)

第二次創業的網路時代董事長崔長風,尋求穩健踏實路線,在傳統老店與新興網路之間,他要創造一個共存共榮的商機。(薛繼光攝)(薛繼光攝)

(李福斯)

在意藍科技的員工休息區,上班時間看漫畫、吃零嘴、玩電視遊樂器都成為理所當然的工作內容。(林格立)

中原大學網站經營研究中心裡的未來網路生力軍,個個充滿熱情與創意,要在網路世代開創一片天。中坐者為中心執行長吳肇銘。(林格立)

(李福斯)

(李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