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智能不足者而言,人真是生而不平等。他們的心聲是:請別以異樣的眼光看我,請不要歧視我、排斥我,也請別可憐我,請以適當的方法教養我!
身處步調快速、競爭激烈的現代,許多人不時感到一股無名的壓力,因而有辛苦勞累、力不能勝之感。
此時看到無啥意識的白癡兒、低能兒,常在大街小巷恣意閒盪,臉上總掛著憨憨的傻笑,不知他們腦子裏究竟著些什麼?狐疑之中,不免有些羨慕起來——他們不識人間愁苦,亦不需承受種種競爭的壓力,那樣悠哉遊哉的日子,想必十分幸福吧?
有人另往深一層去想,以為他們既不知悲哀、愁苦,又那裏能享受歡愉、幸福?不需為什麼事去用心奮鬥,又那堹鄖禸收穫的喜悅?
其實低能兒對喜怒哀樂的感受或許比較浮、淺,但並非全然懵懂;如果能得到充分的鼓勵、正確的教導,他們也是可教育、可學習的。
圖2.3:過去重養不重教的「陽明養護中心」,已開始重視院童的生活訓練。圖2.為老師教院童刷牙。(鄭元慶)
為他們渾沌的世界開一扇窗
因此,無論是羨慕也好、憐憫也罷,如何把他們從渾沌的世界引出,讓他們經由學習、訓練,慢慢發展有限的智慧,逐步和現實世界建立起關聯,小則能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多則能擔任簡單的工作,自行謀生,減少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使他們的生命得到一個合理發展的途徑,是我們應該關心、並設法做好的事。
智能不足有程度上的差別,但絕大多數都可經由正確的教養獲得改善。改善的情形則視腦性殘障的嚴重程度、及教養是否得法而定。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瞭解,智能不足者因本身條件的侷限,在學習時必須花更多的力氣、吃更多的苦,往往結果仍比一般人差得多,因此家長或師長必須付出無比的耐心與關愛,並嘗試、研究種種可能的好方法,俾能真正對他們有益。
圖2.3:過去重養不重教的「陽明養護中心」,已開始重視院童的生活訓練。圖2.為老師教院童刷牙。(鄭元慶)
祛除心理障礙,無關乎因果報應
過去許多人受傳統因果報應觀念的影響,家中如生下智能不足兒,不僅自己慚愧、自卑,親族、鄰里亦予歧視。為避免受到無謂的煩擾,家長多將智能不足兒關在家中;有的家長在怨天尤人之餘,根本懶得理會,任其四處遊盪,自生自滅。這些智能不足兒往往由於得不到良好的照顧與教養,本身又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因此生存時毫無尊嚴可言,生命也結束得早。
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研究員張正芬說明:「簡單的說,智能不足就是智商(IQ)比常人低,因此導致生活適應上的困難,使得生活無法自理、人際關係難以溝通,並缺乏工作、經濟的活動能力等。」
目前,我國鑑定智商高低是採比溪智慧量表,一般正常兒童的IQ在七十以上,不足七十的便屬智能不足。但智能不足有程度之分,IQ六十七——五十二之間為輕度智能不足,又稱可教育性智能不足;IQ五十一——卅六間為中度智能不足,又稱可訓練性智能不足;IQ卅五——廿間為重度智能不足,又稱依賴性智能不足;IQ廿以下為極重度智能不足,又稱養護性智能不足。
圖1.~4.為「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上課情形。圖1:投球可訓練院童的手臂運作能力。(鄭元慶)
預防重於治療
一般說來,造成智能不足的原因非祗一端,綜合特殊教育學者及醫師的看法,依肇因時機分為:(一)遺傳因素:如近親結婚,或父母雙方或一方帶有隱性不良遺傳基因。(二)懷孕時:母體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服藥不當或誤食不當化學物質;受到放射線照射。(三)生產障礙,包括:母體流血過多;產程過長,胎兒卡在產道中,造成瞬間缺氧;或非自然生產時,助產或手術造成的傷害,如鉗子、吸盤傷到胎兒腦部等。(四)出生後:嬰兒罹患嚴重黃疸未能及時治癒;細菌感染,如腦膜炎或其他疾病造成持續高燒;意外傷害造成腦傷等。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李鍾祥指出:「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既然醫學界已探究出造成智能不足的原因,家長宜盡量預防。」
為避免胎兒承得不良遺傳基因,須避免近親結婚,並於婚前作完善的健康檢查。若發現有不良遺傳基因,而男女雙方仍執意要結合時,應該不要生育。此外,當懷孕時父母雙方或一方若年齡過高,產婦宜於懷孕四個月時,作羊水穿刺檢查,胎兒若不正常,宜予墮胎。
懷孕時,母體須攝食豐富,並避免偏食,以免造成營養不均衡;不論有任何病痛,服藥、打針、治療均須由合格醫師處理,並避免照射放射線。
為確保生產過程的順利、安全,儘可能選擇設備完善的醫院生產。生產如發生困難,宜當機立斷,勇敢接受剖腹手術,以免胎兒受到傷害。
嬰兒出生後,須注意黃疸情況,並設法立即治癒;為預防細菌感染,必須於適當時機注射預防針;避免幼兒意外事件的發生,以免傷及腦部。
圖2:職訓組院童在中心的小型庇護工廠專心做工藝品。
若防範未成,只有接受事實
若經過嚴密的預防,卻仍由於基因突變,或其他不可知的因素,生下智能不足兒,家長則須面對現實,悉心教養。當然,教養智能不足兒的辛酸與勞苦,絕非局外人所能想像或體會,但又如何能推諉呢?
陳惠香的二兒子是個智能不足兒,她談起帶養這個孩子的經過,頗有不堪回首的辛酸:「生下老二前,我在臺東任幼稚園教師。老二出生不久,我們就發現他像得了軟骨症般,全身軟綿綿的,頭也抬不起來。我為了專心照顧他,辭去了工作。到他三歲時,其他孩子已經能走、能跑了,我的孩子還只能躺在搖籃裡,連坐都不會。直到六歲,他還不會說話,吃飯、穿衣、大小便也還須我來處理。」
這個孩子雖不會說話,卻很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他常熱情地擁抱鄰居的小孩,或企圖和他們握手。但由於他總是不聲不響,且經常用力過猛,正在遊戲的孩子們常被這突如其來的「友善」嚇得大哭,而惹得鄰居一陣責備。陳惠香說:「通常,只要孩子出門,我就會在連道對不起聲中氣哭回家。」
「為了怕孩子肇事,也怕極了鄰居的輕視與指責,生老二後,我常常好幾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鎮日守著這個孩子,連親友家也不敢去,一直生活在無助、沮喪和自卑中。有時真想帶著孩子一起自殺,脫離苦海。」陳惠香說。
圖3:老師教院童將衣服掛好。(鄭元慶)
向專家求助
孩子六歲時,夫妻倆考慮到孩子的未來,舉家遷往首善之區的臺北求醫、求教。兩年後,他們找到天主教「育仁啟智中心」。
陳惠香說:「孩子剛上學時,測得的IQ不及廿五,經過三年的學習,已經學會吃飯、穿衣、控制排泄,也會叫爸爸、媽媽了。他在家不再無理取鬧、亂撕書本或丟東西,現在還會幫我掃地拖地呢,家裡的氣氛大為改善。目前他的IQ已有五十。」
師大特教中心研究員張正芬指出,通常,家長對生下一個智能不足兒,心理上一定不能接受,有人驚恐、憤怒,成天在想:「上帝不公平!」「為什麼會是我?」「我為什麼這麼倒霉?」;而後便是一連串的焦躁、不安:「以後該怎麼辦?」「他將來會怎麼樣?」……。也有人因此對這孩子感到抱歉、愧疚,整日全神貫注地照顧,弄得筋疲力盡,孩子也被寵壞。最好的做法,是接受這個事實,並積極向專家求助,以正確的教養方法來改善現狀。
圖4:院童以手指觸覺辨認物品。(鄭元慶)
除了愛心與耐心,還要講求方法
嘉義師專特教中心主任蔡阿鶴,以教養智能不足兒子十六年的經驗,撰寫「智能不足兒童需要什麼幫助」專文,指導家長如何在家居生活中,教導孩子走路、說話,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奠定日後行為的基礎。
蔡阿鶴認為,父母愛心和耐心的帶領、訓練,是教育智能不足兒的要件。訓練孩子各項能力時,須認清智力障礙的事實,不可操之過急;大而化之也不成,難有效果。須隨時掌握機會教育與寓教於樂的原則。
智能不足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較一般正常兒遲滯,因此幼時的運動、操作等訓練極為重要。可以利用鮮麗的顏色、悅耳的音樂,誘發他們注視、傾聽,以提高對刺激的知覺與反應;球類活動的投擲、拍打或踢踏,可訓練大肌肉的運動機能;堆築積木、捏泥巴、色紙剪貼等勞作活動,可訓練小肌肉的運作機能。在這其間,得循序漸進,不論什麼活動,刺激得一項項來,若一次給得太多,易使孩子分心。
語言訓練開始得愈早,效果愈大。無論正常兒或低能兒,父母均應給予豐富的關愛,並且不管孩子是否聽得懂,時常對著他們說東說西,當他們是個解事的好聽眾,對孩子們都是很好的啟發。低能兒學說話自然困難得多,說話的呼氣、吸氣及舌尖運作等,可藉吸管吸飲料、吹小風車及以舌尖舔棒棒糖或冰淇淋等方法來練習。
至於培養基本生活習慣,應把每個動作分解後逐步示範,帶領孩子反覆練習。例如自己穿衣的訓練,大約三歲時可開始,起先給孩子穿比較寬鬆的衣服,訓練簡易的穿、脫動作;而後逐步學習解、扣鈕釦及結帶子等細部動作。訓練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必須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慢動作,千萬不能不耐煩而代勞,否則孩子就永遠要倚賴人。
蔡阿鶴說:「我的孩子智力不高,但在父母用心的教導下,目前他有健康的身心、流利的語言能力及良好的生活習慣。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較諸一般孩子並不遜色,且天天身體力行,從不投機取巧。」
圖5.6.是「佳音韻律療育中心」的上課情況。圖5:端午節時,院童與老師一同包粽子。(鄭元慶)
家庭的良好教養外,學校教育也非常重要
儘管學齡前的家庭教育極為重要,惟父母的所知、所能有限,不可能都鑽研成特殊教育專家,因此孩子發展到某個階段後,須借助特教專家或機構的協助,才能有效持續發展。
民國五十三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中山國小創辦啟智班,讓輕度智能不足的學齡兒童接受特殊教育訓練。復於民國五十九年,在金華、大直、大同、成淵四所中學設置益智班。迄今,全臺共有二百廿五所中小學辦有四百廿四個啟智班。
民國六十三年,師範大學率先成立全臺第一所特殊教育中心,專責特殊教育的教材、教法與課程研究,並訓練專業師資。爾後彰化教育學院及省市各師專也相繼開設特殊教育課程,並對國小啟智班老師施以在職訓練。
然由於目前國內的啟智教育只負責輕度的學齡智能不足兒,未能對二萬餘名中度以下智能不足者普遍施以教育與訓練;且各地方政府限於財源及人力,不可能為智能不足者廣設教育或養護機構,因此私人機構應運而生。
圖6:在中心悉心教導下,有些院童已能自己穿鞋。(鄭元慶)
私人機構可補政府照顧的不足
國內開收養智能不足兒風氣之先的「真光教養院」,除收養孤兒、棄嬰外,於民國五十九年開始,也兼收各類殘障兒,其中包括智能不足兒。
第一所專門收養智能不足兒的「樂山智能障礙兒童教養所」,設於民國六十一年,位於八里。
由臺北市啟智協進會於民國六十三年設立的「陽明養護中心」,也是專責收養父母無暇或無力照顧的中、重度智能不足者;在養護的前提下,使院童在院內生活得快樂、安全、健康,是他們的宗旨。
以「陽明」的院童而言,除智能不足外,大多並伴隨有腦性麻痺或癲癇等病症,院方因此兼施藥物及物理治療,並有醫護人員固定巡療。
早期的養護機構,只重視收養和保護,孩子進入養護中心後,並沒有學習、成長的機會。近年來,特殊教育在國內愈來愈受教育界及社會福利機構的重視,大家都體認到,養護智能不足兒是社會的負擔,若能利用教育、訓練,激發他們的潛能,除減輕社會負擔外,也可使他們生活得有尊嚴、有意義。
育仁啟智中心」的上課情形。圖1:智能不足兒大致平衡感較差,校方讓院童走平衡板,訓練平衡能力。(鄭元慶)
訓練、學習要趁早,良機錯過再不可得
陽明養護中心因此逐步對院童施行生活能力訓練。但由於大多數院童已有相當年紀(有的已屆三、四十歲),已錯失訓練發展的契機,是故成效不彰。然而,仍有部份院童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已能處理自己的生活瑣事,也有的能協助老師餵雞、種菜。
今年五月間,位於臺北市信義路五段的楓橋新村居民,以整個社區的力量,共同抵制「第一兒童發展中心」遷入。社區居民認為,「第一」是個啟智機構,教育對象為智能不足兒,恐會降低社區生活品質;且以為智能不足兒的動作遲緩、言行異於常人,將對社區兒童造成不良影響;又有人以為,智能不足兒長得難看,大人、小孩看了會受到驚嚇;更有甚者,害怕孩子用過的水及排泄物會污染社區水源。
圖2:院童伸出手指回答老師的詢問。(鄭元慶)
第一兒童發展中心兼辦教育與諮詢
稍具醫學知識、或接觸過智能不足兒的人都會瞭解,楓橋新村居民所顧慮的未免太無稽!但由此也讓我們瞭解,國內仍有許多人對智能不足兒抱著恐懼、排斥的想法,甚至還以為低能是一種會「傳染」的「病」。
由三位留美學特殊教育、得到碩士學位的女性,所共同創辦的「第一兒童發展中心」,是個啟發及訓練智能不足兒的機構。
留美十餘年並有八年特教經驗的張培士.數年前在返國探親時,結識同樣在美專攻特教的曹愛蘭和賴美智,三人有感於國內特殊教育的缺乏,有心將在國外研習、工作的經驗服務殘障同胞,乃於民國六十九年共同創立第一兒童發展中心。張培士任主任,負責行政業務,賴美智掌理教育訓練,曹愛蘭主持諮詢服務。
「第一」設置的諮詢服務,分電話與面談。這是我國第一支特殊兒童問題諮詢專線。曹愛蘭說:「諮詢專線可協助家長判斷子女的發展狀況,若懷疑有殘障可能,也提供家長可資鑑定的機構、未來教養方法或鄰近的教養機構。此外,對教養方法或經濟上遭遇困難者,我們也提供指導與協助。」
圖3:上游泳課時,部分院童與老師一齊鼓勵怕水的院童下水。(鄭元慶)
老師在工作中不斷求進
由於三人均有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因而對老師的職前、在職訓練或教案設計、個案討論,皆能處理得很好。「第一」的卅八位老師程度不一,有高中畢業的、也有大專相關科系畢業生。
張主任說:「我們對老師學歷的要求不嚴,因為肯從事特殊教育的人實在有限,且國內訓練特教師資的體系未臻健全,人才難求。我們選擇老師著重平衡、穩定的性情,豐富的愛心、耐心,敏銳的觀察、感受及創造力。」
張主任認為:「智能不足兒的認知能力差、動作遲緩,故學習能力低,並且早期嘗試學習的經驗往往挫折多於成功,因此學習動機很低。特教老師必須認清這項事實,在教學時根據他們的程度,施以適合的教法,而不必抱著過多的期望,以免灰心、懊惱。」
提高智能不足兒的學習動機,須獨具「慧眼」,既須在日常接觸中多方觀察孩子的喜惡,據以作為教導時的獎懲;在教導過程中,亦需敏銳覺察孩子的進展情況,即使是一點點改變或進步,也要適時給予獎勵,才能有效保留進步成果,推動進一步學習動機。
育仁啟能中心」專責智能不足兒的職業訓練。圖1:老師指導院童操作影印機。(鄭元慶)
啟智教育宜豐富、多變、循序漸進
張主任說,初來的孩子喜歡的多半是零食,因此每當他們有一點進步,我們就發給糖果、餅乾等作為獎勵;漸漸地,他們對口腹之欲的興趣轉淡,取而代之的是「社會化」的獎勵,例如:口頭誇獎他們、讓他們協助老師處理一些事、或者要其他同學以他做榜樣……等。
教導智能不足兒亦須具備豐富的創造力。胡美惠老師說:「即以吃飯為例,一般孩子可以處理得很好,但智能不足兒的手、腦協調比較差,要吃得俐落並不容易。」她在教吃飯時先找易學的代替物,例如先讓孩子用大湯匙舀彈珠,然後把大湯匙換成小湯匙,把彈珠換成更小的顆粒。
她接著說:「當湯匙中的物品換成小粒食物時,可開始教他們進食。這時得考慮孩子愛吃什麼,他才會有慾望以食具送食物入口。當孩子能穩定地操縱湯匙盛食入口時,就可以學吃飯了。」
這些過程說來容易,但每個步驟往往要費好幾周、甚至好幾月才能把孩子教會。老師的耐力與毅力,得發揮到極至。
圖2:院童練習為人洗頭。圖3:老師將代工品分給院童加工。
肯定工作意義,建立價值與使命感
許多人滿懷熱情地參與啟智教育工作,有不少人半途而廢,因為他們工作上的挫折太多,往往許久難見一點進展,價值感難以建立。有人就想,這樣花時間、這樣講求方法、這樣多的熱忱,如用在正常兒童身上,不是更有意義?也有的教養人員和啟智老師在成天與智能不足兒為伍後,變得對人生、對世界產生一種灰心、悲觀的感受。
「第一」的老師,難免也會遭遇這類問題,但好在三位創辦人既是專家,又有非常強的使命感,對老師的工作,不時給予支持、指導和鼓勵,並且也激發她們的熱情與使命感。在彼此打氣的情況下,大多數都支持下來了,並且愈來愈能肯定自己工作的價值。
老師們亦常在一起交換並討論彼此的教學經驗,彼此擷長補短,產生一種腦力激盪的效果,教學成績愈來愈好。孩子的進步,家長的感謝,社會有心人士的支持,使她們對這份工作漸成欲罷不能之勢。
圖3:老師將代工品分給院童加工。(鄭元慶)
「佳音」以韻律活動為療訓重點
踏進中山北路二段的一個巷子,迎面而來二列不整齊的小朋友隊伍。這是一個奇異的組合,從他們的臉孔、表情、肢體、動作,可明顯看出他們的智力有障礙。
在巷內繞行活動一圈後,這支隊伍魚貫進入「佳音韻律療育中心」,並在老師指導下,換穿運動鞋,開始一天的活動。
「佳音」是個以韻律為活動重點的啟智復健機構,小朋友整天的作息活動,不論遊戲、跳舞、生活教育、語言訓練或智能訓練,幾乎均以音樂或韻律貫穿。主任吳瓊琳亦曾留美專攻特殊教育,她說:「音樂是種最易感受與表達的聲音,我們希望藉音樂的引導,激發院童的感受與反應力。」
佳音的創辦人是蔡盧錫金,早年曾赴日學特殊教育,她提到創辦構想時說:「我在日本時,曾於課餘之暇照顧兩名自閉症兒童。自閉兒的特性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不理會外界,因此也完全不理我。但他們非常好動,沒有一刻休息,只要我稍一疏忽,他們便跑得不見人影。為了善盡看管之責,我只好一手抱一個,以控制他們的行動。抱著他們時,為使他們肯安靜地讓我抱,我將手掌橫放在他們胸前,一面哼著兒歌,手指跟著兒歌節奏,輕壓他們的身體。大約過了兩個月,他們對這個活動已頗有興趣,並且會靜聽我唱歌。」
一向喜愛音樂的蔡太太,有了這次經驗,對音樂的療效充滿信心。
身心療訓宜一起進行
民國六十六年,蔡太太設立「佳音韻律療育中心」。她深知早期治療的重要,因此招生對象以學齡前兒童為主,並且不限於智能不足,亦擴及腦性麻痺及多重殘障。
蔡女士指出,一般說來,多重殘障兒若在一歲前即施予復健治療,可使孩子發育較佳,亦能改善身心殘障狀況。早期訓練也可提高智力發展。開始時間愈晚,療效愈差,因此,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但幼兒認知能力本就有限,加上天生智能及生理機能有缺陷的殘障兒,如何令他們瞭解指示,作正確反應呢?蔡女士說:「韻律是很好的媒介。」在孩子情緒不穩時,播放輕柔的音樂,可平緩孩子的情緒;希望孩子跟著動作時,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可加強效果;此外,兒歌和童謠都能使孩子心情愉快,增進學習成效。
由於「佳音」學生的年齡還小,一切發展正在萌芽,因此他們很注重肌肉動作和生活教育的訓練,其中以「水療」最為特殊。
水療是利用水的浮力等特性,促進全身肌肉主動運作。佳音的小朋友每週一上午均到位於北投的振興復健中心上水療課。吳主任指出:「緩緩盪漾的水波,是一種柔軟、自然的按摩,對腦性麻痺小孩一直僵硬的肌肉,有鬆弛作用。此外,在水中的每項動作,不論呼吸、浮沉或拍手、踢腳,都比平時輕鬆;而水壓和阻力,往往使手舞足蹈的動作帶動全身肌肉活動,因而增強療效。」
以多種活動訓練手腦協調
老師有時也利用孩子保護自己的本能來訓練他們,例如有些孩子不會利用吸氣、吐氣說話,老師在水療課時,故意將他們的頭按入水中,被水悶住的孩子,出水後急於張口吸氣、吐氣,學會了這些動作,進一步學說話就容易多了;經年張著口、嘴角斜掛一抹口水的孩子,老師也用悶水方式,使他們在水中因怕嗆到而自然閉緊嘴巴。
除全身性大肌肉運動外,中心還備有百餘種教具,寓教於樂地訓練院童手腦協調,和小肌肉局部運作能力。許多剛來時十分無能的孩子,現已能在音樂響起時,隨老師擺動身體四肢,也學會自己穿鞋、吃飯了。
育仁啟智中心曾到處找學生
「育仁啟智中心」設立於民國六十一年,創辦者是比利時籍的天主教神父潘爾溫。十餘年前,他在臺北萬華一帶傳教時,經常看到一、二位智能不足兒在街上游蕩。潘神父以傳道的熱誠,希望照顧、教導這群可憐的孩子,便在位於萬華的聖母小德肋撒教堂內,闢了間特別室,專門教育這些被忽視的孩子。
潘神父每當在街上看到智能不足兒,他便向附近的人打聽,找到孩子家中,再勸說家長讓孩子到啟智中心接受教育。
室外實地教學效果好
「育仁」招生的對象,以輕、中度智能不足兒為主,分「學前幼兒班」及「國民義務教育班」。前者訓練課程以學習吃飯、穿衣、控制排泄等生活自理能力為主;後者則根據學員的智力與學習能力,分別施以「一般操作訓練」、「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及「智能訓練」等。
活動方式除個別教學、團體活動外,老師也常帶領學童作戶外教學。「育仁」距青年公園、植物園、市場及服飾街很近,許多相關課程以地利之便,採實地教學,學生興趣很高,效果也好。
「育仁」目前共有學生卅八人,十一位老師,通常一位老師負責四至五位學員。由於智能不足兒程度差異大,因此老師必須對自己指導的每個智能不足兒設計合適的教材。
團體活動有益身心發展
除個別教學外,育仁還安排團體活動,以體能活動為例:體能教室內鋪滿榻榻米,其上有鑽狗洞、平衡木、小滑梯和木樓梯等教具,讓孩子經歷過五關、斬六將的滋味。有些孩子動作較慢,老師就牽著他的手,親切地指導:「不要急,現在伸左腳,再伸右腳,……對了,就這樣走過去。」
「育仁」最大的特點,在於和一個普通幼稚園設在一處,使用同一個操場和運動遊戲器材。
育仁啟智中心主任謝玉嬌說:「讓這群孩子與正常兒童一起遊戲、生活,可增加他們與正常兒童接觸、交往的機會,並進而學習、模仿正常的行為,對智能不足兒的社會化發展有很大的助益;而正常孩子在經過接觸、瞭解後,對智能不足兒就不會害怕或排斥。」
「育仁」的學員,若學習成果良好,程度趕上一般中、小學的益智班時,院方便鼓勵轉往正式立案的學校就讀。
啟智中心的學員年齡在五∼十五歲之間,年齡滿十五歲後便須離開,把機會讓給其他智能不足的孩子。
從啟智中心結業的孩子,程度夠的,也可以進育仁啟能中心。
啟能中心訓練工作能力
「育仁啟能中心」設於民國六十六年,亦為潘爾溫神父所創。啟能中心以訓練就業能力為主,設有一般加工品、木工、油漆、陶瓷、美容、編織等課程。由於招生對象限於十五歲以上具有工作能力或潛能的輕、中度智能不足者,因此目前四十三位學員中,許多是畢業自國中益智班的學生。
這兒有十一位老師,每位老師均具備一項以上的專業技能,一般性的職業技能,老師均可勝任;至於專業性較高的技術,則聘有四位兼職的師傅,於固定時間到院指導。
初來的學員第一年必須學習中心的每項職業技能;第二年開始,再按個人興趣與能力,分配專屬類別。啟能中心除教導學員學習簡單職業技能外,並自一般工廠拿回加工品,一方面以實際作業方式教導,同時也可使學員有些許收入。
一般而言,智能不足者雖難以擔任精密的工作,但對於體力工作或單調的反復動作能勝任愉快。這些工作,正常人因心思多,反而做不好;智能不足者心思單純,不會嫌棄、抱怨,也不會見異思遷,多能盡責完成。
有意成立庇護工廠或農場
啟能中心成立迄今,已有十餘位學員被推薦到工廠擔任簡單加工工作。
也有的學員出去後無法適應,又轉回來。啟能中心主任陳美花說:「一般說來,學員進入一般工廠面臨的最大困擾,是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
學員家長有鑑於子女適應社會的困難,於今年共同設立「中華啟能基金會」,希望結合大家的力量,為有工作能力的智能不足者,設立庇護工廠或農場,讓他們在安全的情境中,發揮工作潛能,自立生存。
教養有道,則天無枉生之才
上述幾個機構中,除陽明養護中心採住宿制外,第一、佳音與育仁皆為通勤制,有的機構有校車接送上、放學,有的由家人接送。而為考慮學童的家庭負擔,機構的收費不高,收支無法平衡,因此極需各界予以支持,使這些社會服務機構能繼續、且有效地發展下去。
歐美的特殊教育已為正式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專業,有專人研究,教導者也均學有專精;而國內唯有彰化教育學院專設有特教系,師大與師專僅設特教組,教師的質與量均有待加強。
國父曾說過:「教養有道,則天無枉生之才。」為啟智教育的重要,做了簡明、有力的詮釋,值得全民重視,並以不的方同式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