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大陸觀光客集體失蹤的新聞再度登上台灣報紙頭條。
由台北貴賓旅行社接待的十七名大陸觀光客自泰國轉機抵台,十七日深夜下榻桃園的飯店後,其中十三名團員藉口外出逛街未歸,導遊清查後立即通報觀光局、警政署。
警政署隨後公佈十三人照片,呼籲全民協助查緝,並希望國內業者不要雇用非法的大陸勞工,以免觸法。
綜觀兩起落跑事件的團員背景與路徑頗為類似,都由福建經泰國、入境台灣後,化整為零作鳥獸散,再由台灣的人蛇集團接走。七月間,警方查獲落跑的一名大陸客池國全,當時曾兵分多路、循線至其餘脫團大陸客可能的落腳處追查,但並無所獲。
當時政府相關單位也啟動了安全機制,要求海基會在事前審查時加強驗證申請文件、護照、在職證明等,並加附公司執照或職員證影本。陸委會也建議,未來機場將設專用櫃台集中查驗通關;明定禁止旅行社轉包,加重導遊責任。只是此次貴賓旅行社接待的觀光團案件是在七月十三日之前核准的,而證件效期達兩個月,以致出現管理上的落差與漏洞。
事實上,大陸官方迄今並未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只是大陸民眾若申請出國遊玩,中途轉往台灣觀光只算違規,即使被查獲,亦只處以六千元人民幣罰鍰,無需拘留。加上以觀光名義合法入境台灣,再伺機脫團逃跑的費用竟比海上偷渡便宜,因此,企圖入境非法打工者和兩岸的人蛇集團皆視「入境再落跑」為來台撈金的最好管道。
由於這是一個多月內再次發生大陸觀光客集體行蹤不明的事件,使得政府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的政策面臨考驗。
二○○○年新政府上台後,釋出開放「小三通」政策,二○○二年並逐步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當時基於安全考量,將大陸觀光客分為三類:第一類無限制條件者,暫不開放;第二類為大陸民眾赴海外旅遊、商務、考察,再由第三國輾轉來台觀光者;第三類是大陸居民在海外留學,或在海外已取得工作證、永久居留權者。
根據陸委會統計,自二○○二年至今年六月底止,共有二萬三千多名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共有三十三人脫團落跑。這個數字若與其他國家相比,比例算低的。
據媒體報導指出,幾年前日本開放大陸民眾赴日旅遊,第一個月就有五十多人脫逃;南非則是半年內有兩千多名大陸觀光客中途不見。大陸民眾在世界各國利用旅遊名義落跑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旅遊界有句玩笑話形容,「台灣怕平潭,日本怕福清,美國怕亭江,英國怕長樂,全世界怕福建」。也就是說,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本身就有附加風險。
針對大陸觀光客落跑事件,內政部長蘇嘉全表示,目前偷渡、跳機的大陸客多來自福建省,因此跨部會研議從源頭「以省籍分類」管制,第一步先禁止福建人民以觀光交流名義申請來台。行政院發言人陳其邁則指出,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是政府既定政策,不會走回頭路,行政院已要求相關單位加強對全團多數為青壯年、女性、福建團等重點團體的事前審查及不定期抽查,強化通報機制,並依規定釐清旅行社與導遊責任。
輿論建議,根本解決之道,還是兩岸坐下來協商,要求大陸將台灣列入大陸人民合法旅遊範圍,讓正規旅行社把關。此外,台灣應參照其他國家經驗,例如日本、香港都是先開放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居民入境觀光,再擴展到其他城市,而不是一口氣對所有省份開放。最後,真要擋住跳機、跳船管道,必須「槍口」朝內,嚴辦台灣本地的人蛇集團,以杜絕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