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東南亞許多國家,蘭花都有「國花」的架勢,但是這幾年,在國外蘭展上屢屢獲獎的蘭花,卻是台灣產的。最近,台糖「出品」的蝴蝶蘭又在世界蘭展上獲獎了。
從幾十萬公頃的甘蔗田到幾千坪的蘭園,台糖是怎麼讓甘蔗田開出蝴蝶蘭的?蝴蝶蘭可是台灣精緻農業的新契機?
十二月的台灣,時序入冬,離開陣陣寒流來襲的台北,南台灣幾乎感受不到冬日陰冷氣息;靠著這得天獨厚的亞熱帶型氣候,一朵朵蝴蝶蘭就在南方的驕陽下盛開。
台灣培育出來的蝴蝶蘭如今能夠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開路先鋒——台灣糖業公司功不可沒。
以種甘蔗、養豬起家的「台糖」,為什麼會「不務正業」種起蘭花來?
說起來也是「非戰之罪」。隨著國內經濟的轉型,勞力密集的農業逐漸被工業取代,勞力難求、工資上揚,國際糖價長期低迷,台糖眼見幾十萬公頃的甘蔗田一一縮減,營運備感壓力,逼著台糖力求轉型。
農民種甘蔗的意願不高,留置下來的廠房要作何用途,讓台糖主事者傷透腦筋。
台糖考量的前提是:最好不必大肆開墾,於是出現了在現有廠房蓋溫室的念頭。栽植蝴蝶蘭的推動者之一、六十八歲已退休老廠長唐必敬回憶說,民國七十五年他們首先在溪湖糖廠小面積試種。之後,當台糖找到了研究花卉的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李哖,雙方都覺得「相見恨晚」。
決定種花,因為溫室農作物中,花卉的經濟價值最高。以荷蘭來說,可耕種面積佔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農業人口比例只有五%。但荷蘭全力發展花卉產銷的結果,卻可以創造出十八%的農業產值。
台糖礙於國營事業身分,因此從決定到經濟部核准投資,也醞釀了兩、三年。不過,早先接觸的幾位台大農經科系專業教授,就這麼成了台糖的免費顧問。
台糖要種花,還有顧忌,「民間種的,我們不能種,因為不能『與民爭利』」,唐必敬強調。於是先分析本土花種,「再從民間沒有大規模經營的作物中想」,蝴蝶蘭就這麼雀屏中選,被台糖挑上當作新的「搖錢樹」。
農業科技在台灣曾經極盛一時的光榮歷史,讓這一群有農經背景的人無法完全忘情。國家經濟如今走到以工業生產為主要收入,以往外銷糖、鳳梨、蘆筍、草菇的輝煌業績,一一被取代時,農業如何再走出自己一條路呢?
台糖打前鋒的優勢在於:有土地和一群農經背景的人才,還有其它產業可以做為後盾。「當初如果只用成本計算,大家都不要做了」,李哖指出,光是自荷蘭引進溫室設備,一坪面積就要新台幣一萬,一棟完整溫室成本大約一億元。
而從瓶苗栽植,到蝴蝶蘭開花,大約要十四個月到十六個月,民間企業如果資本不足,準會被拖垮。「花卉產業不投下十年時間,不會有成績的」,李哖說。
台糖對李哖的建議言聽計從,從引進荷蘭的溫室設備,到進用她的得意門生負責控制花的品質,讓李哖掩不住滿意的笑容說:「當教授的,到這個時候感覺最舒服了。」
選定蝴蝶蘭為明日之星後,台糖就認定生產和研究應該雙管齊下。當時還在英國攻讀博士的陳文輝,獲知蝴蝶蘭是台糖農業未來發展方向,於是開始積極地為蝴蝶蘭的族譜追本溯源。
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出版的文獻,不但將蘭花的命名統一,還把全世界已有的品種一一詳細登錄。陳文輝在舊書攤搜尋到一本一九○一年出版的蘭花年鑑,有如獲得至寶。
翻開這本已經泛黃的歷史文獻,陳文輝說:「先瞭解蘭花的遺傳背景,才能開始為它們找對象。」
在台糖工作堂堂邁入第廿三個年頭,陳文輝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生物科技為甘蔗進行品種改良。基於「品種改良原理相通」,七十七年台糖園藝系成立後的第二年,陳文輝就接下了系主任的職務,仍然負責基礎研究扎根的工作。
被園藝系研究人員視為業務機密的「種源庫」,和一般溫室並無不同,只是門外多了兩道鎖,堶惘炮陘F廿九種蝴蝶蘭原生種(全世界共有四十五種原生種、台灣有兩種),和八百卅七個優良品系。
初期,研究人員為了找尋品種,真是「跑斷了腿」。不管是向民間收購、交換,或者遠自國外飄揚過海而來,陳文輝的成就與驕傲和種源庫品種數的增加成正比,「因為種源庫的品種多,才能『炒菜』」,他說。
蝴蝶蘭的花,栩栩如生,向下垂的花型好似一隻隻蝴蝶停駐,因而得名。由於花數多、花期長達三到四個月,在蘭界有「蘭后」之稱。
台灣原生蝴蝶蘭在國際上早有知名度,原產於中央山脈恆春半島附近及東部蘭嶼,花朵數眾多的純白中型花因其學名音似,被戲稱為「台灣阿媽(Amabilis)」,長橢圓形狀的葉片,顏色淡綠、花梗長六十公分。「台灣阿媽」的魅力在民國四十一、四十二年就受到賞識,相繼獲得美國國際蘭展獎賞,也成為南台灣台東縣的「縣花」。
有了優勢、種源,又有了技術,再經過台糖運用生物科技來交配、育種,原本春、夏才開花的蝴蝶蘭,如今已有四季都可以開花的品種。台糖位於台南新營附近烏樹林的「精緻農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就是負責讓蝴蝶蘭開花的專業「園丁」。
台糖自荷蘭整廠輸入溫室設備,不過半年,一次大雷雨把控溫的電腦打壞了,台糖遠向荷蘭求援,對方竟然獅子大開口要價五十萬新台幣,刺激了他們一定要把「適合台灣的溫室開發出來」,中心主任胡春光說。
寒帶地區「花卉王國」荷蘭使用的溫室和亞熱帶地區對溫室的要求不盡相同,在台灣「降溫比保溫重要」,胡春光強調。目前發展中心十五棟溫室,面積達三千三百坪,都由電腦嚴密控制溫度、濕度,只要溫、濕度失衡,兩端的大風扇就會呼呼作響,送風降溫。
先決條件齊全,接下來就看栽種技術了。
精緻農業發展中心裡三十多位工作人員,其中「主辦」許聰耀最解「花語」。台大園藝研究所畢業的許聰耀認為,花卉市場的訂單不是問題,首要問題是「品質好、貨源穩定;而農產品品管比工業產品更難控制,因為花是活的」,他說。
台灣蘭苗出口也有相當歷史,但以往小農經營,接到大訂單雖然高興,但為了貨源卻得四處奔走找苗,出了貨卻也被買主批評品質不穩,生意往往只能做一次。
養蘭在民間幾乎「沒有標準可言」,完全看業者的經驗與技術,但是大規模栽植卻不能沒有標準。從灑水到定出盆苗規格,呵護著蘭苗長得健全、花開得漂亮,許聰耀和胡春光的搭配,就讓一朵朵如彩蝶飛舞的台灣蝴蝶蘭,在國際蘭展上打開了知名度,外銷訂單也跟著而來。台糖經營蝴蝶蘭模式更成功地移植到民間。
命名「台糖一號」和「台糖六號」的蝴蝶蘭,曾在日本名古屋一九九○年的國際蘭展上,獲得銅牌獎。去年美國蘭藝協會、日本巨蛋國際蘭展,又相繼頒給台糖八號、二十號,銀牌獎、銅牌獎的榮譽。
但是台糖並不能靠蝴蝶蘭賺錢,蝴蝶蘭的銷售金額只佔台糖總營業額很小的比例。然而就單項產品來說,這幾年的銷售成長,已經讓台糖預見後勢可觀。近四年來,台糖蝴蝶蘭內銷市場金額,成長十二倍左右;以美、日為主力的外銷市場更是大幅成長四十倍。蝴蝶蘭花期長達三個月,用於插花、新娘捧花、切花,近來受到歡迎。台糖準備下一年度投入上億元資金,大力發展花卉園藝事業。
相中蝴蝶蘭大量生產,走「平民化」賞蘭路線,和台灣蘭市走向不無關係。
世界上繁花千萬種,蘭科家族的成員至少在二萬種以上。說起蘭花的知音,台大教授李哖說:「最懂得賞蘭的就是中國人了!」〈孔子家語〉一書中不就形容:「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中國人在千百年前就將蘭花當作室內植物養。
如今談起養蘭,民間蘭花愛好者真是不少,而且人人有一本「蘭花經」。
大致說來,在眾多蘭種當中,蝴蝶蘭可以說是相當容易栽培的。只要避免一般人養蘭常犯的錯誤:澆太多水(平均十天澆一次水)和陽光過強(最佳溫度是攝氏廿五至三十度間)。那麼從冬日到春來,就不難看到蕾蕾花苞一一盛開。
企業化生產和業餘者當作興趣栽培,相差的不僅在蘭花出售的價格,還在於對蘭花的欣賞角度各不相同。
一盆能「牽金線」的國蘭,因為品種稀有,在蘭市的價碼可以高達數十萬到上千萬,而走一趟花市一盆蝴蝶蘭只要二百五十元,其間差異豈只萬倍。
把蘭花當做「活古董炒作」的偏鋒走向,反而因此讓消費大眾無法親近這種高貴、優雅的花。一般人誤以為蝴蝶蘭高不可攀,「看到蘭花,連價錢都不敢問,使內銷失去了很多機會」,許聰耀說。
五彩繽紛的蘭科家族,賞葉、賞花各有可觀,外行人看了眼花撩亂。要辨認各種蘭花不是易事,如果要研判蘭株有無培養價值,更是難上加難。但買花、看花,不就是賞心悅目,增添生活情趣嘛!
從小農經營到幾千坪溫室的大規模企業化栽植,這條路走來艱辛,蝴蝶蘭可說是花卉產業企業化經營的最佳範例。
提及鬱金香,令人想到荷蘭。也許有一天,看到搖曳生姿的蝴蝶蘭,會讓人想起——這美麗的花,正來自台灣。
〔圖片說明〕
P.74
「專業園丁」胡春光(左)和許聰耀(右),看著一棵棵蘭苗長得健全、花開得漂亮,就像看自己孩子出人頭地一樣高興。
P.75
這株命名為「台糖微笑」的白底紅唇蝴蝶蘭,曾在日本蘭展大放光彩。最初交配,育種小組以為開出來的花是純白色,爾後隱藏的粉紅色基因才顯現出,也更添嫵媚。
P.76
頂著英國諾丁罕大學博士頭銜,陳文輝和他的工作人員賣力搜集種源。種源庫堛嶆熐竷,才能交配出千姿百態的蝴蝶蘭。
P.77
台糖苗株外銷已成主力產品,苗長成前,得先經過組織培養、瓶苗階段,才能移到溫室見天日。
P.78
大白花很受日本客戶喜愛,適合用作新娘捧花和插花。圖為台糖埔里蘭園。(張良綱攝)
P.79
純白、純紅,或者再加上線條、有噴點的花系,花的世界爭奇鬥豔。
P.80
蝴蝶蘭是非常大眾化的花種,物美價廉,國人比較偏愛紅色。擺在家中,喜氣洋洋。
P.81
這是台糖園藝系最新交配出來的花,至今尚未命名呢!

頂著英國諾丁罕大學博士頭銜,陳文輝和他的工作人員賣力蒐集種源。種源庫裏花色齊全,才能交配出千姿百態的蝴蝶蘭。(邱瑞金)

台糖苗株外銷已成主力產品,苗長成前,得先經過組織培養、瓶苗階段,才能移到溫室見天日。(邱瑞金)

大白花很受日本客戶喜愛,適合用作新娘捧花和插花。圖為台糖埔里蘭園。(張良綱攝)(張良綱攝)

純白、純紅,或者再加上線條、有噴點的花系,花的世界爭奇鬥豔。(邱瑞金)

蝴蝶蘭是非常大眾化的花種,物美價廉,國人比較偏愛紅色。擺在家中,喜氣洋洋。(邱瑞金)

這是台糖園藝系最新交配出來的花,至今尚未命名呢!(邱瑞金)

繞一趟這座五千坪面積的蘭園,仔細看一回也要個把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