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鹿(Cervus unicolor swinhoei)屬於特有亞種,分布於海拔1500公尺以上之原始森林中,中央山脈區及花東山區較多,鄰近森林的草坡地以及泥漿地常可見到牠們的蹤影,是台灣本島體型最大的草食性原生動物(台灣水牛為外來種)。
雄鹿肩高可達l20公分,體重可達300公斤,雌鹿稍小,約80公分。夏季毛色較淡,為黃褐色,冬季毛色為黑褐色,具有相當的保護色作用。
水鹿眼睛下生有「眼下腺」,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有時還會混和自己的尿液和眼下腺體,在泥土上摩擦以標示領域。雄鹿頭上長有一對鹿角,到了5歲時鹿角形成三尖二叉,其後不再增加叉數,但會逐年變粗變長,最大可達50公分,是雄鹿展現威風與爭鬥時的武器。雌鹿則終其一生不長角,滿3歲即可受孕。
400年前,鹿在台灣是強勢物種,隨處可見,荷蘭人來台後大量獵殺以輸出鹿皮,加上漢人的墾拓,以致台灣野生梅花鹿幾已絕跡,野生水鹿也相當罕見,屬珍稀保育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