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政顧問團所推薦閣揆名單,總統當選人陳水扁在三月二十九日正式公佈,現任國防部長唐飛將是新閣揆人選,他選擇唐飛的理由在於「為了台灣政局穩定與台海安全」。
唐飛組閣引起各界的震撼,而爭議焦點主要是放在唐飛的國民黨籍與軍人身分上。針對這兩項質疑,陳水扁強調國民黨籍的唐飛在國防部長任內所做的國防改革成績有目共睹,他作風開明、深具民主素養,完全符合「全民政府、清流共治」的原則,台灣要在安定中求改革求進步,發展經濟、確保國防戰力,唐飛是最適合的人選。另外,目前台灣已做到「軍隊國家化」,且唐飛擔任閣揆後,將不再具軍人身分,外界當可不必有軍人干政的疑慮。
國民黨方面,也接受唐飛以個人身分組閣,黨務暫時停權。
經過陳、唐兩人將近一個月的密集協商,目前各部會的首長名單已經底定,其中無黨籍入主重要部會的有嘉義市長張博雅擔任內政部長、兼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國策研究院院長田弘茂任外交部長,陽明大學校長曾志朗接掌教育部長,現任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掌舵財政部,師大藝術學院院長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國安會諮詢委員蔡英文接任陸委會主委,中經院研究員鍾琴擔任新聞局局長。
民進黨籍方面為民進黨秘書長游錫堃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立委葉菊蘭入主交通部,立委陳定南接掌法務部,前台北市副市長林嘉誠擔任研考會主委,監察委員張富美接任僑委會主委,玉山神學院教務長尤哈尼擔任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台南縣長陳唐山入主國科會主委,高雄市社會局長陳菊擔任勞委會主委。
國民黨籍方面,研考會主委魏啟林擔任行政院秘書長,國防部長由現任副部長伍世文升任,中華汽車副董事長林信義掌旗經濟部,台大農經系教授陳希煌接掌農委會主委。
觀察這份名單,一般認為具有幾項特色:人選跨黨派,財經專業與議題受到重視,與拔擢女性與民間菁英入閣。
新內閣成員除了包括國、民兩黨及無黨籍人士之外,從人選的推薦屬性上看來,更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了前台北市府團隊、國政顧問團舉薦、原李登輝智庫,及陳、唐兩人屬意的人才,內閣成員堪稱「跨黨派」。
而從財經閣員兼具企業界人才、學者、與現任官員的多樣性看來,陳水扁的新內閣顯然是針對台灣加入WTO與兩岸可能展開三通等議題而來。
在性別的比例上,女性閣員佔九名,在總數共四十二位的內閣人事中佔了將近四分之一,與陳水扁在選前提出女性將佔內閣人士的四分之一比例,所差不多。而擔任地方公職的陳唐山與張博雅、教育界的曾志朗與尤哈尼、企業界人才林信義等人入閣,也被認為是民間菁英的積極參予。
內閣名單堪稱「面面俱到」,但也引發了幾項爭議,部分閣員的專業背景不足與決策整合、責任政治將受考驗是討論的焦點。
閣員的專業背景一直被當作能否勝任的一大考量,這次閣員名單中的交通部長人選葉菊蘭、國科會主委陳唐山、與新聞局長鍾琴都是外界質疑不具專業背景的閣員。
針對這些質疑,葉菊蘭提出辯駁,過去國民黨執政的政務官,如前幾任交通部長蔡兆陽、劉兆玄等人也都非專業出身,她強調,事實上每個人所懂得專業都只是很小的一部份,政務官的任務最重要的是把專業的人擺到正確的位置上去,並能協調溝通,知人善任與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如此可能更勝於專業背景的要求。
另外,針對新內閣是否能做到決策整合和責任政治的問題,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郭正亮表示,對新政府來說,決策整合的問題將發生在總統府、行政院、與國會之間。新任總統陳水扁為民進黨籍,但國會仍以國民黨為多數,唐飛在國民黨停權、黨籍立委不一定支持的情形下,府、院、會三者之間少了政黨政治的聯繫機制,未來的互動值得觀察。而新政府來自全民各黨派,該由哪個政黨負擔成敗的政治責任,也將成為新的政黨政治與府會運作上的尷尬,跨黨派的政策勢必為溝通妥協的結果,甚至執政黨民進黨籍立委都不一定會為新政府的各項決策背書。
五二○總統就職日即將來臨,在各方期待下,不只新內閣的政策,全民政府的思考、佈局,都將把台灣帶向一個全新的視野,等待全民檢視。
p.74
「陳唐合作」雙首長確定後,民進黨籍的陳水扁和國民黨籍的唐飛將激盪出什麼樣的政治新局,是各界關心的焦點。(薛繼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