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時節,我所在的大學組織的各國留學生去福岡某小學作見學(實習)一日體驗。據說這一活動每年例行一次,今年已是第六個年頭了。
隆重的歡迎儀式過後,分別由各班派出兩名代表前來領我們去班級。我被分到了三年二班。
一進教室,我不禁被眼前的情景所感動:教室裡用彩帶裝飾得異常漂亮,黑板上寫著歡迎我的字……
接下來我便開始回答孩子們提出的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甚至有人問我,中國有樹嗎?有車嗎?透過那一張張純真無邪的小臉,彷彿讓我又看到了自己孩提時的影子。
不知不覺間已近中午。孩子們開始準備午餐。午餐是在教室進行的,幾個值日的小傢伙,不知在什麼時候已戴上了白圍裙、大口罩、大帽子,開始按座位分發著餐具、食物,忙忙碌碌一派滑稽的模樣。
吃飯前大家都雙手合十,默默地,像是在祈禱著什麼,然後靜靜地開始吃飯。
伴著又一次祈禱,午餐告一段落。
午餐過後,有一段休憩。這時孩子們又恢復了活潑。甚至有一個頑皮的小孩竟然趴到女老師的背上,給老師做起了按摩。我正驚奇看著這一幕時,他竟把注意力移向了我,也給我做起了頸部按摩。別看他小小的年紀,手勁還滿大的呢!痛得我不禁咧了一下嘴,他忙停手,把臉湊近關切地問到:痛嗎?
下午的第一項活動是去操場做遊戲。遊戲是在兩個班之間進行的,是我兒時熟知的「打沙包」。只不過在這裡沙包換成了「塑料球」。看來世界各國的孩子在遊戲這點上,是永遠能夠找到共同點的。
遊戲過後,是大掃除的時間。這時女老師便問我是在操場掃除,還是去教室,或是走廊?沒想到孩子們竟鼓譟起來:「陳先生,來操場吧!」「陳先生,去教室吧!」「……一個柔柔弱弱的小女孩,揚起她那純真的小臉,細聲細氣地用幾乎哀求的語調說:陳先生,和我一起去走廊吧!這種情形下,著實讓我為難。真恨不得能有分身之術,來滿足孩子們的各種要求。最後還是女老師給我解了圍:那麼,陳先生就幾處輪流來吧!
在教室用抹布抹地時,日本人獨到的「抹地術」,我卻怎麼也學不會,只能按自己的方式。這時旁邊的孩子不解地問我:「陳先生,你怎麼這樣抹地?」我回答說:「陳先生身體太大,不能像你們那樣靈活跑動。」沒想到他們便開始問起了我的體重。當我告訴他們:對於女性來講,年齡、體重是個人祕密時,他們便七嘴八舌地猜起了我的體重。有一個小男孩,竟然湊到我的面前,神秘兮兮地小聲對我說:陳先生,你偷偷告訴我,我保證不說。「有一百二十噸吧?」望著他那一臉詭譎,真讓人哭笑不得。
一陣喧鬧過後,終於到了分別的時刻。不知是哪個小傢伙率先拿了本子讓我簽名。於是乎,嘩啦一下子,我的周圍擠滿了「渴求得到我芳名」的小傢伙。一時間自己竟彷彿真的變成了名人,好不得意。
最後還有一項是向我贈送禮物。班主任老師拿出五顏六色的摺紙發給孩子們。不知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永遠是創造的天才。
果然不消一會兒的功夫,那一張張摺紙便在孩子們靈巧的手上,變成了千紙鶴、金盞花、鋼琴等許許多多活靈活現的東西。然後這一件件「紙工藝品」被放到了一個預先準備好的精緻的紙盒中,連同那份純真,一起交到了我這個異邦人的手中……
謝謝你們,小傢伙!謝謝你們讓我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p.108
日本小學生的課程十分生活化,讓我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