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咽淡水河
聽過戎克船哭泣嗎?那是中法戰爭時,劉銘傳為阻撓法軍順利上岸,鑿沉了數十艘戎克船而有的典故。傳說,夜晚時,海中的戎克船會發出嗚咽的聲音。我想,也可能,那是淡水河的嗚咽。
民國八十七年,政府計劃開闢淡水環河快速道路,沿著河岸開的環快,預估有三層樓高,穿過紅樹林,也隔開淡水河和淡水。多麼不可思議,到淡水看淡水河,得想辦法爬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才看得到!這件事因淡水文化與生態界人士的奔走,而有了轉機,更在今年九月因環評未過停止動工計畫,但是,這樣的事還會發生嗎?
「為了發展,淡水沿岸已經一直往外拓寬,人這樣與大自然爭,到底會有什麼後果?」杜秀元激動的表示,「淡海新市鎮高樓大廈一幢一幢的蓋,可是空屋一堆,老淡水都知道,冬天東北季風一吹,那邊是最冷的,賣不好並不奇怪。」淡水文化基金會常務董事謝德錫說。「你知道淡水和八里之間要蓋一座淡江大橋嗎?這麼美麗又有歷史感的地方,就這樣憑空蓋起一座大橋,還說上面要有旋轉咖啡廳呢!」杜秀元不解地問道。
熱愛淡水的人們,小心翼翼地護衛著淡水,隨時害怕巨獸來襲,一土一掘地挖掉淡水,害怕子子孫孫,也要像他們拼命由圖像與記憶中尋找淡水曾有的古樸、與自然親近的歡樂。古樸或許難在,人與水的關係失去後,淡水還能叫「淡水」嗎?
零落地舢板漁船在河邊盪啊盪!沒看到現在仍會出海捕魚苗的漁民,或許,他們會說起以前隨手一抓就是一把大魚的年代。孤單的漁船安靜地等著往返淡水、八里之間的渡輪來打聲招呼,渡輪是河上移動的提燈,遠方每隔五秒閃動的燈塔是天空的星星。
我這才知道,即便在平淡無奇的天氣,淡水也是美的。
三0九鄉鎮走透透
攤開地圖,台灣的三○九個鄉鎮是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符號,還是你曾經佇足停留過的美好?有哪些觀光名產?又有哪些風流人物?在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時代,我們對台灣的瞭解到底有多少?光華願與讀者一塊兒走入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看看台灣的三○九個鄉鎮,怎麼譜自己的調、寫自己的曲、唱出自己的歌?
淡水鎮小檔案
淡水鎮,隸屬台北縣,北鄰三芝鄉,南以關渡和台北相接,西瀕台灣海峽,並與八里一水之隔。總面積約七十一平方公里,總人口約十一萬五千多人。淡水主要農產品有山藥、茶籽油、甘藷、金花石蒜等,附近海域正為黑潮所經之地,漁產豐盛。然近年來由於河口污染、漁源枯竭, 已日漸式微。著名的觀光景點包括:
淡水紅毛城、鄞山寺、真理大學、滬尾砲台、紅樹林保護區、沙崙海水浴場、滬尾偕醫館、淡江中學、淡水古玩街(中正路)、渡船頭等。大眾交通工具計有客運、捷運、社區巴士。更詳細資料請上網查詢 http://www.tamsu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