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酷暑的深夜十點多,TRA擁擠的會議室裡,不到30歲的主持人正滔滔不絕,對著十來位台灣重要的演唱會策展人訴說他對音樂祭的遠景。這是一場試圖整合相關業者,成立音樂展演聯盟的重要會議。
隔天晚上的一間pub裡,24小時前溫和理智地主持會議的年輕人已搖身一變,滿臉屍妝地率領著「閃靈」樂隊在台上張牙舞爪,激情怒吼。
下了舞台,他是台灣最重要的音樂祭活動「野台開唱」主辦人;上了舞台,他是被樂迷們暱稱為「鬼王」的重金屬樂團「閃靈」主唱。本名林昶佐的Freddy,被年輕樂迷普遍認定是目前台灣獨立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人。
翻開Freddy的名片,上面寫著一堆頭銜,其中最重要幾項是:「閃靈」主唱兼團長、「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創辦人、「野台開唱」主辦人。他不但是編寫詞曲的樂團靈魂,也是在地扎根的常態性表演場地負責人,更是運籌帷幄的音樂祭策展者。三種身份,正好展現了台灣樂團文化從基層到整體生態的不同層次與面向。
如今,「閃靈」已獲得金曲獎最佳樂團肯定;「這牆」則是北台灣重要的表演場地,無數樂團每週在此操兵演練,培養演唱實戰經驗;「野台開唱」則從10年前的大學社團活動,一舉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大型音樂祭之一,每年持續3日,觀眾超過5萬人。
這些引人注目的獨立音樂事業,都始於Freddy大學時的音樂活動。

自幼便學習古典鋼琴的Freddy,國中時代開始聆聽重金屬搖滾。古典音樂講求格律與編制,金屬追求速度與音量,這兩種他所鍾愛、卻狀似矛盾的音樂類型,最後卻在他大學時代大量聆聽的「死黑金屬」裡取得奇異的平衡點。
Freddy回憶自己最早只是想聽些口味重、樂風極端的音樂,才會大量接觸死黑金屬。這類音樂的編曲裡,除了傳統的搖滾樂器外,並大量使用古典音樂手法,以弦樂、鍵盤等編制,將重金屬以交響史詩的方式呈現。「它們既有重金屬的爽度,又有古典樂的大格局,讓我一下子就愛上這種音樂類型了!」他說。
隨著聆聽漸多,他逐漸發現死黑金屬這類來自北歐的樂種,背後有其特殊的文化脈絡。原來北歐在受基督教影響與同化前,原本有著自身的歷史、宗教、神話、語文,與思想傳統。北歐死黑金屬樂派試圖去還原並復興這段傳統文化,因此歌曲常以古文方式書寫,大量充斥反基督、歷史傳說、神話故事、衝突死亡等主題,並多以咆哮式的高音怒吼方式吟唱。
因為鍾愛死黑金屬樂風裡,那種兼具重金屬的激烈殘暴,以及古典交響樂裡複雜華麗的曲風,1995年底Freddy與友人組成閃靈樂團,一開始便高舉死黑風格的大旗。但他們很快面臨到的難題是,如何在移植這種曲風時,避免模仿北歐樂團的創作主題,畢竟台灣有自己的歷史背景與文化脈絡,台灣式的死黑金屬,也該有本土的創作重心與音樂特色。

以台灣史為素材的「閃靈」,目前已發行4張專輯,由左至右分別為《祖靈之流》(1999)、《靈魄之界》(2000)、《永劫輪迴》(2002)、《賽德克巴萊》(2005)。
為了在死黑金屬中加入屬於台灣的哀怨音色,Freddy花了段時間尋找適合的樂器,最後發現母親唱京劇的票友會拉二胡,那股悲愁淒涼的音色正是他想要的,於是花了好一陣子時間學習,「很多人不知道,大學時我參加的不是熱音社,而是國樂社!」
為了讓死黑金屬能與台灣的歷史脈絡產生關連,閃靈的創作大量從台灣史裡取材。創團10年來,閃靈已發行4張概念專輯。《祖靈之流》是漢人自中國渡海逃亡來台的悲壯史詩,《靈魄之界》以神話方式,描述島嶼裡漢人與原住民的征戰對抗。《永劫輪迴》則以台灣民間流傳已久的厲鬼傳說「林投姐」為骨架,書寫傳統信仰裡獨特的生死輪迴與善惡觀,這張匠心獨具的專輯,使他們獲得2003年金曲獎「最佳樂團獎」肯定。
剛在今年發行的新專輯《賽德克巴萊》,則以日治時代的「霧社事件」為本,敘述原住民英雄莫那魯道率領賽德克族人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過程。「賽德克巴萊」是賽德克族語裡「真正的人」的意思。要成為真正的人,賽德克族人必須無懼於敵人與死亡,死後才能回歸自然與祖靈之列。專輯中並邀請歌手陳珊妮獻聲合唱,經由男女聲部的交互對應,加強音樂的情感張力。
藉由大量自台灣史裡取材,閃靈得以展現出異於歐美、獨樹一格、屬於東方的生死觀。也正因此,那混雜著交響樂的繁複華麗、重金屬的激烈極端、與本土史詩敘事的三位一體,竟奇妙地顯得自然流暢而毫不彆扭。

舞台下的Freddy面容清秀,講話條理清晰,與台上驚世駭俗的形象大相逕庭。他率領的「TRA Music」是台灣重要的樂團文化推手。
長相斯文、思路清晰、談吐流暢的Freddy,乍看下難以讓人聯想起閃靈現場表演時,那張激烈瘋狂、面目猙獰的鬼王造型。每當現場表演時,閃靈團員總在臉上畫著各類陰幽冷峻的屍妝,「這是因為我們的音樂都是在探討生死,畫這樣的妝,可以讓樂團與觀眾快速進入表演的氣氛裡。」
閃靈陰氣瀰漫的表演氛圍甚至感染了樂迷,他們常自發性地購買冥紙,隨著台上表演進行,瘋狂地在台下四處揮撒,這個儀式如今已成為閃靈現場演出時,觀眾們充滿默契的特殊儀式。
Freddy的歌詞大多用文言文書寫,例如描寫賽德克人出征偷襲日本官吏的〈大出草〉,就用精簡卻意象豐富的文字寫道:「遊藝盛會日人歡和 未覺四方仇意已逼 秋風蕭瑟 寒夜如冰 賽德克積怒高漲 集結眾部戰意揚 菅芒挺立 劍拔弩張」。
死黑金屬咆哮怒吼式的唱功,常讓觀眾無法聽清楚歌詞究竟在唱什麼。但Freddy說現場表演裡,主唱「吼」些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器樂編制是否平衡,能否把速度感與宏偉的史詩格局表現出來。作為主唱,他的唱腔與歌詞僅是烘托整體氣氛的一部分。
也正因此,當那激越凶亂的鼓點,搭配狂暴粗野的吉他和弦,加上低迴附和的貝斯與華麗繁複的鍵盤配樂,以及三不五時哀怨如泣的二胡聲響時,Freddy殘暴慘烈的唱腔中究竟在訴說著這塊島嶼的何種歷史宿命,似乎已不再那麼重要。因為那辯證著生死存滅的陰暗曲風,已經向我們說明了一切。

以台灣史為素材的「閃靈」,目前已發行4張專輯,由左至右分別為《祖靈之流》(1999)、《靈魄之界》(2000)、《永劫輪迴》(2002)、《賽德克巴萊》(2005)。
作為樂團經營者,Freddy是成功的。但近年來他更為樂迷所熟知的角色,其實是音樂專業團隊TRA的負責人。TRA所主辦的台灣樂團年度盛事「野台開唱」,今年已堂堂邁入第11屆,台港日每年報名樂團數超過兩百組,活動時間長達3天,6個舞台同步演出,觀眾多達5萬人次。
「野台開唱」這項標榜獨立樂團才能參加的音樂活動,11年前開始時,只是一個由「北區大專搖滾聯盟」舉辦的校際聯合活動。藉由一年一度的公開表演,「野台開唱」讓當時校園內的學生創作樂團,每年有固定發表與彼此切磋的機會。
大學時就讀中興法商的Freddy,1997年在聯盟核心成員入伍當兵的窘境下,臨危受命接手「北區大專搖滾聯盟」,續辦野台開唱。但主修企管的他很快發現,聯盟以跨校社團的方式經營,每年只靠學生們一時的熱情支撐,缺乏穩定的組織架構,顯然無法長久經營。
2000年閃靈受邀參加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祭」,觀摩了主辦單位經營音樂祭的專業度與組織架構後,Freddy決定告別過往的業餘心態,立案成立專業公司,把音樂當成一門志業來經營。
這個命名為TRA的音樂團體,名稱沿用過去「北區大專搖滾聯盟」的英文縮寫,但賦予了它一個新的詮釋──「螞蟻暴走」(The Running Ants)。這是因為經營音樂事業,除了熱血魄力,更要有齊心協力、埋頭實幹的團隊精神。
在TRA的主導下,野台開唱的規模越來越大,報名樂團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學生社團聚會,蛻變為亞洲地區重要的年度搖滾樂盛事。即便如此,Freddy依舊十分堅持野台開唱的獨立性。
「也曾有廠商提出高額贊助,條件是整個活動必須冠上他們的品牌名稱,但是我們拒絕了,」因為野台的目標,是見證每年台灣獨立音樂的成長,因此參加者一定要是創作樂團,並且要有異於主流音樂的獨立性格;每年排出的樂團陣容,也絕不接受唱片公司或商業團體的安排關說。「我們心中有一把尺,絕對不能跨越那個界線,否則,獨立性就沒了。」
野台11年,台北圓山兒童樂園會場,參與的樂迷或坐或臥,或順著自己的偏好遊走舞台間,喜歡上了,附近就有樂團自主發行的專輯販售,聽累了,就看看一旁的實驗電影或熱血摔角,餓壞了,就品味各類小吃。Freddy說,「野台想打造的,是一種自己安排音樂生活的態度,因此會場裡總有各種選擇,我們也把每年的野台當成自己的創作,細心打造。」
相較於貢寮「海洋音樂祭」裡觀眾的湊熱鬧心態,或墾丁「春天吶喊」的休閒渡假氣氛,同為暑期音樂祭的「野台開唱」採用售票形式,盡力不受贊助商左右,並講求活動的專業程度,使得觀眾層次相較其他活動,有著更多專注的搖滾樂迷,他們重視並珍惜台灣非主流音樂的發展趨勢,而在野台開唱的持續耕耘下,一種屬於獨立搖滾的聆聽文化已逐漸成形。
.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閃靈」成員輪廓分明、意象突出的「屍菕v風格,亦成為其他藝術家的創作素材。圖為插畫家毅峰為「閃靈」繪製的圖像造型。
假如閃靈的音樂活動,是樂團文化裡最基礎的創作實踐,那麼「野台開唱」,就是每年一度的台灣樂團成績檢視。但就平時而言,創作者更需要能夠持續演唱、厚植創作深度的常態性表演空間。職是之故,Freddy先在2000年創辦了現場表演場地「聖界」,2003年並與友人一同開設聖界易地改名後的「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希望將其打造為台灣孕育獨立音樂文化的重要據點。
「這牆」佔地近三百坪,可以容納650位聽眾,裡面除了有固定的創作樂團表演外,並結合唱片行、樂器教學、餐飲、藝文展覽等業者,是一個複合式的藝文表演空間。經營兩、三年以來,已漸成氣候,無以計數的知名與無名樂團,川流不絕地在此接替登場。
年輕人的熱血與豪氣,人人都有,但要像Freddy這樣從一而終地全心實踐,就不是任何人都能辦到了。為了持續玩團及舉辦野台開唱,Freddy不斷延畢休學,總共念了7年大學;為了讓在地樂團有固定的演唱場地,他也可以毫不猶豫地把自家房子抵押貸款。人們不禁要問,在這些琳瑯滿目的音樂事業後的原動力,究竟是什麼?只見他謙虛地說,「我的興趣不是賺大錢,而是希望台灣的獨立音樂文化,有朝一日能像歐美等國一樣深厚。我們這代人現在做的事,只是最初步的文化扎根罷了。」

TRA每年暑假舉辦的「野台開唱」音樂祭已有11年歷史,除了是台灣搖滾樂團重要的表演機會外,並廣邀世界各地獨立樂手參與交流。圖為參與2005年「野台開唱」的日本「爆轟」樂團。

TRA每年暑假舉辦的「野台開唱」音樂祭已有11年歷史,除了是台灣搖滾樂團重要的表演機會外,並廣邀世界各地獨立樂手參與交流。圖為參與2005年「野台開唱」的日本「爆轟」樂團。

以台灣史為素材的「閃靈」,目前已發行4張專輯,由左至右分別為《祖靈之流》(1999)、《靈魄之界》(2000)、《永劫輪迴》(2002)、《賽德克巴萊》(2005)。


成軍10年的「閃靈」是台灣最重要的重金屬搖滾樂團。除主唱兼團長Freddy(前立者)外,其他成員歷經多次變動,近期編制包括吉他手Jesse(右一)、貝斯手Doris(左一)、鍵盤手Alexia(右二)及鼓手Dani(左二)。

「閃靈」現場演出時,熱情觀眾常自行準備冥紙,隨著演出進行肆意拋撒,形成一股特殊而詭異的表演氛圍。

以台灣史為素材的「閃靈」,目前已發行4張專輯,由左至右分別為《祖靈之流》(1999)、《靈魄之界》(2000)、《永劫輪迴》(2002)、《賽德克巴萊》(2005)。

位於台北公館商圈的「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是集樂團表演、唱片、餐飲、樂器行等於一身的複合式場地,目前已成為台北青年文化的重要據點。「這牆」之名,取自英國搖滾樂團平克弗洛伊德1979年的經典專輯《The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