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與中華民國素來友誼深厚,關係密切,二國並透過多種途徑進行合作,目前雙方合作的項目包括:農業、漁業、工程、醫療、電力、交通等,約有一萬名我國專家及技術人員在沙服務。他們離鄉背井、深入不毛,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承受單調的精神生活,敬謹地工作,贏得沙國朝野的歡迎和尊重。本刊上期介紹過我國駐沙農技團與漁技團,本期繼續報導其他在沙服務人員的生活及工作近況,並對所有駐沙工作人員致上最高的敬意。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六十年代能源危機發生後,沙國的國際地位節節上升,國家也愈來愈富有。然而油礦終會有枯竭的一天,近年來沙國政府為「未雨綢繆」,積極以高價、高薪吸收世界一流的建設單位及專業人才前去工作,希望盡快使沙國蛻變為現代化國家。
中華民國與沙國素來關係友好,雙方的政府與民間一嚮往來密切,因此沙國朝野對我國卅年來的進步情形相當瞭解,並深感敬佩,遂積極聘請我國專業人員前去服務;我國的工程建設單位也視沙國為新興市場,紛紛赴沙拓展業務。
在沙工作非常辛苦,不僅天候、地理環境惡劣,精神生活更是苦悶。因此,雖然赴沙工作待遇相當高,但願意去的人並不多。目前在沙工作者,多半是受工作單位指派,推拖不掉,只好抱著「苦兩年,攢點錢,也對服務機關有個交待」的心理,勉強前去。
他們雖去得有點「心不甘,情不願」,但到了海外,一股為國爭光的榮譽感便油然而生。尤其目前在沙工作的各國人士很多,彼此競爭激烈,更使他們不敢輕忽,兢兢業業地將全付心力投注在工作上,因而也都有可觀的成績。
夏爾公路的施工原則是「逢山開路,遇谷搭橋」,圖即為公路中的山洞之一。(楊永山)
自然環境惡劣,精神生活貧乏
以合作規模最大、約有七千名我國工作人員的工程建設來說,因沙國目前正致力開發內陸地區,工程多在內陸沙漠進行,開工時,工地是一望無垠的黃土,他們必須自己搭營房、發電及找尋水源。若工地附近有地下水,他們就安裝馬達抽水,否則就須向附近城鎮購水,每天用車運送,非常不方便。
住的地方安頓好之後,工作人員便開始開闢「便道」,供大型工程車通行,以運送施工器械及材料。便道為順應地勢臨時開闢的通道,多半崎嶇陡峭,因此工作人員多練出一手「藝高人膽大」的駕駛技術。
施工時,工地飛沙走石、黃土漫天,弄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夏天太陽猛烈,曬得頭昏眼花;冬天則寒風凜烈,尤其夜半趕工時,陣陣冷風在空曠的工地上迴旋,凍入骨髓,工作人員往往就地生火,遇有休息間隙,就趕快聚在火堆旁取暖。
工地多半和市區相距遙遠,工作人員上街不方便,且沙國民風保守,根本沒有娛樂場所,所以街上也無值得流連之處。因此除了購買日用品外,他們都不太出門。隻身離鄉背井,遠赴異國工作,心情本已夠苦悶,舉目四顧,又盡是黃沙漫漫,不見人煙,那份單調寂寥,不是外人能體會的。
為舒解工作人員鬱悶的心情,各工地多半設有籃球場、排球場等,供員工休閒活動,並訂有國內報章雜誌,或定期播映向大使館借來的國內電影。但送到各工地的國內報刊、影片數量仍嫌少,大部分人的精神生活還是相當貧乏。
工程人員在荒山野地中工作,工程艱難,工作辛苦。
工程合作規模大
七千名在沙服務的我國工程人員,主要分屬榮民工程處與中華工程公司。其中,榮工處到沙時間較早,基礎穩固,規模較大;中華工程則以品質優良著稱,發展潛力雄厚。
榮工處成立於民國四十五年,是政府為安置退除役官兵而設立的工程單位。成立之初,經費、設備、人才都很短缺,但榮民弟兄憑著在軍中培養出來的強建體魄和冒險犯難精神,開闢東西橫貫公路,奠定日後發展的基礎。接著又對外招考了大批學有專長的青年,承接國內重大工程,逐步發展成國內最大的工程單位。
民國五十四年,榮工處開始拓展海外業務,憑著「風雨同舟,在艱彌厲」的榮工精神及卓越技術,在海外完成不少艱鉅的工程,逐漸在國際工程界享有聲譽。目前榮工處的海外業務約佔總業務半數,其中90%都在沙烏地阿拉伯。
在沙工作的榮民弟兄,年事雖長,幹勁不減。(楊永山)
逢山開洞,遇谷搭橋
榮工處駐沙辦事處成立於民國六十二年,由副處長陳豫負責。至民國七十年,營業額累積達美金十二億三千萬元。歷年來,該處承接的工程包括公路、海港、機場、房屋、輸水管線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去年十一月底完工的夏爾公路及仍在施工中的吉達港。
沙國西部沿海最為繁榮,但緊鄰高原,面積不大。西南部的阿巴哈高原,高達海拔兩千公尺,是沙國最涼爽的地方,也發展出不少城鎮。海邊與高原間有峭壁阻隔,無路可通,形成發展障礙。沙國近年來致力溝通高原上下,開闢了多條公路,夏爾降坡道路是其中之一。
阿巴哈高原邊緣地勢險峻,懸崖處處,簡直找不著踏腳處,修築公路難如登天。榮工處承包夏爾公路工程,充分發揮冒險犯難的精神:榮民弟兄將繩索緊繫腰間,帶著工具,慢慢由崖上爬下,在陡坡的岩壁上鑿孔、埋炸藥,這樣開闢出長達廿公里的施工便道,其中最長的一條便道費時一年才完工。
陡坡上盡是風化岩層,高低起伏很大,負責夏爾公路工程的王雲程主任說:「如果順著山勢盤旋,這條公路必定非常陡峭,所以我們『逢山開洞,遇谷搭橋』,盡量使路面平坦。」夏爾公路全長五十八公里,其中有十二個隧道及十九座橋樑。最長的隧道達六百四十公尺,而搭在深谷上的橋樑,最長達二百四十公尺,最高橋墩約六十五公尺,相當於廿二層樓高。
為綠化工程,這些綠草是悉心灌溉、呵護才長成的,真是得來不易。(楊永山)
夏爾公路成為沙國交通建設的櫥窗
夏爾公路自民國六十七年底開工,歷時四年餘方完成。開工之初,這項工程的艱鉅浩大,即引起國際工程界注意;而榮工處克服重重困難,依預定進度完工,更聲動國際。目前夏爾公路已成為沙國交通建設的展示櫥窗,沙國政府經常安排外賓前去參觀。
由於夏爾公路工程的成功,沙國已將另一條貫穿高原上下的公路——迪拉降坡道路,交由榮工處議價承建。迪拉公路長僅十一公里,卻由標高二二四七公尺的高原,蜿蜒而下至標高一三五三公尺處,高差達八九四公尺,險峻程度較夏爾公路猶有過之,已於去年八月開始施工,預計三年完成。
吉達港工程是勞工處另一項具挑戰性的工作。該工程分為海上部分:包括濬渫、碼頭等需要大量機械作業的「大堆頭」工程,雖然艱鉅,但榮工處已有充分經驗,做來並不感困難;陸上部分:包括房舍建築、公共設施及綠化工程等,雖不浩大,卻講究細膩精緻,尤其面積達四十五公頃的綠化工程,對榮工處是個全新的考驗。
夏爾公路的施工情形。(楊永山)
粗中有細,為吉達港進行綠化
談起綠化工程,吉達港施工處主任孫光中說:「吉達氣候乾燥,長年不見雨水,而港口附近的土質屬砂土,又含有很高的鹽分,真是寸草難生。園藝本非我們的專長,要在這種不毛之地實施綠化,真是煞費周章。」
他們首先委託國外的顧問公司設計整套工程,然後依照計畫向綠洲地區購買黏性較大、含鹽分較低的泥土;同時並引進種植抗鹽、耐熱力較強的澳洲木麻黃。榮民弟兄發揮他們「粗中有細」的一面,將綠化部分的土全部換過,然後種下澳洲木麻黃,每天細心呵護,定時澆水。
同時,他們也動工做灌溉系統。灌溉系統是許多黑色的細管,源頭接在港內的蓄水池上,管子則密佈所有要綠化的地區。細管上有許多小孔,由電腦控制,定時定量澆水。這套系統也是規模驚人,黑色細管總長達一百公里,現已近完工階段。
目前,沙國成為世界工程建設的主要市場,不僅國際一流的工程單位雲集,也有很多開發中國家的工人到當地謀職。規模較大、水準較高的建設公司,都屬已開發國家,他們本國的工資昂貴,為降低成本,多在當地招募工人,這些工人來自工資較低的泰、韓、菲律賓等國。
港內的官兵休息室,從房舍建築到室內裝潢,全由榮工處負責。(楊永山)
以信譽為競爭本錢
我國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社會進化,工資不斷上漲,在亞洲已屬高工資國家。平均一個我國工人的工資,約等於四個泰國工人的工資。因此,為了降低成本,增加競爭能力,榮工處也雇用了部分外籍工人。然目前勞工處外籍工人的比率不到40%,與其他在當地承包工程的單位相較,算是低的。
陳豫副處長說:「這一方面是因榮工處負有安置榮民的使命,本身擁有很多工人,無法大量雇用外籍工人;另一方面,我們的政策也是儘可能多用國內工人。因為目前各工程單位競爭激烈,得標金額往往都在成本邊緣,公司所得利潤不高。如果我們雇用國內工人,他們會將薪資所得匯回國內,為國家賺取外匯;如果都雇用外籍工人,錢都匯到別的國家去了,那我們這麼辛苦地離鄉背井工作,豈不白忙一場?」
因此,榮工處就在如何降成低本、提高競爭力及多雇用本國工人中,尋求一條可行之路。而幾年來,也走得相當平順,並沒有因為成本較高而影響業務發展。陳副處長說:「這是因為榮工處已建立了信譽,許多艱鉅的工程都會主動找我們承建,我們從不擔心會沒有工程做。」
吉達港的碼頭工程。(楊永山)
把握契機,轉禍為福
「信譽」確是最好的本錢。我國在沙的另一個工程單位——中華工程公司,於民國六十五年至沙拓展業務,他們到沙時間較晚,原本不易在競爭已相當激烈的工程市場中嶄露頭角,卻由於一開始就建立了良好的信譽,許多工程都自動找他們承建,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已有員工約三千人。他們所以能一開始就建立信譽,並不是特別幸運,而是能充分掌握契機的結果。
中華工程公司初到沙國拓展業務時,一來他們的規模與其他國際性大公司相較仍是嫌小,再則新到一個環境尚未建立良好的信譽及關係,他們連直接參與投標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當「小包」,轉包其他建設公司標到的工程。
他們的第一個工程就是當「小包」。當時,有家大公司標到吉達市下水道工程,又轉包給五家較小的公司承造,中華工程公司是其中之一。那時,他們對沙國的民情、風俗、地區狀況,乃至簽約習慣都不清楚,看合約規定似乎還合理,就簽了約。施工後發現,吉達市的舊下水道系統一團混亂,擾亂工程進行,進度難以控制,依照合約上的造價,根本不敷成本。
與中華工程公司同時承造的其他外國公司,有的宣佈倒閉,有的與發包的公司打官司,都不肯再做;只有中華工程公司咬緊牙關,加緊趕工,副總經理何祖授天天清晨五點就到工地,為工作人員打氣,加上台北總公司在財務上的支援,大家的工作情緒都很高,終使這項工程在不偷工、不減料的情況下如期完成,品質也令發包公司十分滿意。
下水道工程進行了三年,在即將完成時,中華工程公司信用可靠、技術卓越的聲名已不脛而走,沙國官方及民間都自動找他們議價承包工程。
何副總經理說:「當時我們咬牙完成下水道工程,很多人認為我們很笨,其實可以不遵守合約的;但我們認為,為了一項工程而破壞信譽,是『因小失大』。雖然這項工程我們確有虧損,但這也正是我們『揚名立萬』的契機,應好好把握。事實證明,現在就是我們回收的時候了。」
沙國乾燥酷熱,工作人員都穿著厚厚的衣服,並把頭、臉都包起來,以免曝曬過度。(楊永山)
機場工程頗具代表性
他們這幾年陸續「回收」了:承建沙國工業電力部大樓、利雅德工業區、利達(利雅德到吉達)高速公路、新利雅德機場跑道及停機坪工程、新吉達機場的主要道路與地下管線工程……等。其中以機場工程最具代表性。
中華工程公司承建新利雅德及新吉達機場部分工程時,施工進度及品質,沙方都很滿意。因此,沙國已將正在興建的新達蘭機場第一期及第二期工程,交由他們議價承建。何祖授說:「只要我們繼續保持施工品質和進度,相信沙方還會繼續將工程交給我們議價。順利的話,新達蘭機場中,我們將能承包新台幣一百億元以上的工程。」
中華工程公司做機場工程特別得心應手,因為他們曾參與中正國際機場工程,但因地質與氣候的影響,在沙國建機場,比在國內要困難得多。
例如:工程進行首先須要「整地」——讓土內含有一定水分,使土質踏實。整地需用大量的水,但沙國處處黃沙,水源很少,往往須用大水車運水至工地。
又如,飛機跑道要承受較多的重量,水泥層必須厚。而沙國白天氣溫很高,水泥塗上,馬上就凝固,水泥層厚、凝固得又快,加上氣溫高,熱脹冷縮的結果,容易發生龜裂。因此停機坪與跑道的水泥施工,都須在夜間進行,他們經常挑燈夜戰,但從未有人叫苦。
工作人員連夜施工的情形。(楊永山)
榮總開中沙醫療合作先聲
中沙醫療合作的規模僅次於工程建設,現約有一千二百名醫護人員在沙服務,他們與沙國民眾接觸頻繁,對促進中沙友誼有很大的貢獻。
開中沙醫療合作先河的是新吉達醫院與我國榮民總醫院。新吉達醫院是沙國一所私立醫院;沙國私立醫院常與其他國家的醫療機構合作,醫療水準較高,因此雖然公立醫院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但一般經濟情況較好的民眾,仍寧願花錢到私立醫院求診。
由於中沙民間往來密切,新吉達醫院莫院長與榮總前副院長盧光舜是舊識。民國六十五年,新吉達醫院擬尋找一家高水準的國外醫院合作,有一回莫院長由沙赴韓途中,過境台灣,遂到榮總探望盧光舜,順便也參觀了醫院。結果,他對榮總現代化設備及一流醫護水準讚佩不已,立刻決定要與榮總合作。雙方經過多次磋商,於民國六十七年底,簽下一紙十年的合約,由榮總派遣醫生及護士赴新吉達醫院服務。
目前在新吉達醫院服務的榮總醫護人員,共約八十人,佔該院醫護人員的80%左右。他們工作時,也曾遭遇不少困難,但都能設法克服,例如:他們只受過短期的語文訓練,阿語不靈光,與病患交談時就兼帶比手畫腳;酒精是醫療上主要的消毒用品,而沙國禁酒,對酒精數量控制很嚴,往往供不應求,他們就設法以其他藥劑代替等。
工作人員連夜施工的情形。(楊永山)
中國醫師口碑佳
新吉達醫院規模不大,病床僅一一○床,人員編制少,分工也不精細,每位醫護人員的工作範圍就比較廣,相當辛苦。榮總派駐當地的醫護人員都非常合作,如某一科人手不足,就有人自動前去支援;輪值時間的長短,也沒有人計較。他們還經常互相開玩笑:「如果在國內,我們每個人的考績非拿『特優』不可。」
在榮總醫護人員一流的醫療水準及高度的合作精神下,新吉達醫院大放異彩,治好了許多在當地原被認為無救的病例,還造成不小的轟動。如前領隊王石補大夫,為一位心臟病突發、已心跳停止的病人,施行緊急手術,挽救了病人的性命,消息傳揚出去,當地報紙紛紛前去採訪、報導。
由於沙國百姓對新吉達醫院的中國醫生頗為推崇,因此民國六十八年沙國衛生部要整頓他們的公立醫院時,就透過外交途徑,邀請我國衛生署進行大規模的醫療合作。於是衛生署主辦、台大醫院協辦,派遣一千多名醫護人員赴沙,在沙國吉達和霍埠府兩家公立醫院服務,稱為「中沙醫療團」。
新達蘭機場工程動用許多大型的新式機械,施工場面壯觀。
動之以情,促使醫生赴沙服務
「中沙醫療團」所需醫護人員較多,不是任何一家醫院所能獨力負擔,因此成員來源較雜,背景不似新吉達醫院的榮總醫護人員單純,流動率也較大。
護士多半由台大醫院臨時招考,由於護士在沙服務的待遇頗高,且許多人希望到國外增長見識,因此每回招考時,報名應試的人很多,來源不成問題。但護士多是黛綠年華的女性,到了沒有娛樂場所及社交機會、甚且不能隨便上街的沙國,精神生活相當苦悶,而且女孩子總要考慮終身大事,多半工作兩年就離職回國。
醫生則是由台大醫院徵召台大、長庚、馬偕及各省立醫院的醫生組成。雖然沙方提供的醫生待遇約為國內醫院的兩倍,但醫生在國內往往還有醫師指定費及兼差等收入,到沙國服務,收入反而減少,因此願意前去的醫生不多。
為了鼓勵醫師赴沙服務,台大醫院採取了種種獎勵措施,例如:凡其他醫院醫師接受徵召,待服務期滿,就聘為台大醫院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本身的醫師,若肯赴沙服務,院方會優先提供進修機會等。但這些方法效果都不顯著,台大醫院楊思標院長遂找了一些台大醫學院畢業的年輕醫師,一方面透過師生關係,動之以情,請他們支持院方的政策;另一方面則曉以大義,鼓勵他們貢獻心力,促進中沙友誼,總算維持每年約有卅名醫師前往沙國服務。
除年輕醫生外,還有多位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醫院的老牌醫生到沙服務。一方面他們是以身作則,為學生作表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年輕醫師的經驗不足,需要他們從旁照料及指導。莊哲彥教授就是一個代表。
沙國內陸沙漠一望無垠,壯觀中透著幾許神秘。(楊永山)
都有「不虛此行」之感
莊教授也是台大醫院內科的主治醫師,他已經到過沙國好幾次,每回都停留三個月,然後急急趕回台灣授課、工作及「招兵買馬」。很多醫生都是受他感召而赴沙服務的,中沙醫療團副團長黃芳彥大夫談起他到沙的動機說:「莊老師自己都來了,所以他找我來時,我也不好意思拒絕。」「老實說,我來的時候是有一點勉強,但兩年後的現在,卻覺得很值得。」
「不虛此行」幾乎是所有到沙服務醫生共同的感受。因為從與病患的接觸中,他們可以感受到中沙友誼的深厚,而自己對這分友誼的維護與促進,也多少有一點貢獻;對自己來說,在國內大醫院工作時,醫師人數眾多,年輕醫師不太有表現機會,到了沙國則都獨當一面地診療、動手術,是磨練醫術的好機會。
吉達是大都市,吉達醫院中有許多來自各國的醫生,不若霍埠府需要協助,因此未來中沙醫療團將把主力擺在霍埠府醫院。
霍埠府醫院是目前我國在沙工作單位中福利措施最完善的一個。在為中國員工準備的宿舍裡,除籃球場、排球場、游泳池、電影院外,還有工作人員眷屬經營的小吃店、冰店……等,他們並常舉辦各類球賽及康樂活動,有豐富的休閒娛樂。
朱拜爾工業區是中華工程公司承建的工程之一。(楊永山)
成功的體整外交
此外,在沙工作人員還有交通團和電力團,他們多配屬在沙國交通部和工業電力部擔任顧問。
電力團團長黎承祖說:「在沙工作的外籍專家很多,以工業電力部來說,80%以上的專家都是外國人,各國專家競爭激烈。為了國家的榮譽,我們自然要努力表現,不落人後。因此,如果工作上有困難,我們七十幾個團員,會趕快私下開會研究;有時需要某些資料,就向國內求助。無論如何,務必要把工作做好。」
這種「自我求全」的精神,也正是所有在沙工作人員的心態。有了這股精神力量,他們才能無視自然環境的惡劣、精神生活的苦悶,投注全付心力、兢兢業業地工作,也因此贏得了沙國朝野的歡迎和尊重,加深了中沙友誼,建立了一個整體外交的成功實例。
中華工程公司吉達辦事處,是在吉達附近工作員工的居處。(楊永山)
中華工程公司在新達蘭機場進行「整地」工程——以水車運來大量的水,噴灑地面,使土質濕潤、厚實。(楊永山)
榮總派駐在沙國新吉達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為病患動手術。
中沙醫療團駐在吉達醫院的中國大夫,與其他國籍的醫師一起巡視病房。(楊永山)
在霍埠府醫院工作的我國醫療人員,享有極好的福利,宿舍裏有各種球場及游泳池(圖3.),提供他們良好的休閒娛樂。(楊永山)
一望無垠的沙漠,幾隻駱駝點綴其中,是沙國常見的景觀。(楊永山)
則為工作人員眷屬所經營的小店,方便工作人員購物。
工程人員多半在高山或沙漠中工作,離城鎮很遠,蔬菜補給不易,因此他們往往自己種蔬菜。(楊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