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復辟?近兩年選舉,民進黨屢陷苦戰,2005年底的「三合一」縣市長大選,國民黨大有斬獲,在23縣市中席捲17縣市,全台灣北中東藍旗飄揚。2006年北、高兩大直轄市市長選舉,民進黨僅以1,114票、約0.13%的超驚險差距,勉強保住大本營高雄市;今年2月1日立委上任後,新國會又將是一片藍海。在野8年始終被譏為改革轉型不力的國民黨,如今似已全面重振。
學者擔憂,如果3月22日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再拿下總統選舉,從總統府到鄉鎮公所、從中央到地方、從立法到行政,國家大權一手抓後,會不會走上過去半世紀的「一黨獨霸」老路?各項制衡機制均告失守,在「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的定律下,對台灣好不容易萌芽的民主又會有哪些影響?但反向思考,在藍旗已撲天蓋地的既成現實下,如果總統大選由綠營主帥、民進黨籍的謝長廷勝出,是否會「令不出總統府」,朝小野大、政局擾動的窘況將較過去8年更為劇烈?
對此,國民黨5巨頭在勝選後召開記者會,神情低調地表示,「絕不濫用多數,絕不辜負選民所託」,且將廣納各政黨意見。另有鑑於總統大選在即,為求政局安定,在新國會開議後,國民黨也將不和民進黨爭奪組閣權,不提罷免案,一切以順利過渡到新總統當選人揭曉為考量。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選前鬧得沸沸揚揚,但此次選舉附帶的兩項公投案(分別是民進黨的「討黨產」及國民黨的「反貪腐」),卻僅獲得約26%的投票率,兩案均未達50%的投票率門檻,在第一關即被「否決」。3月總統大選時,兩黨是否仍依原訂計劃,以民進黨的「入聯公投」對抗國民黨的「返聯公投」,猶待觀察,但民眾的公投熱情似見冷卻,不免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