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的入口
「我第一次逛夜市是來台灣念大學的時候,當時媽媽在台灣工作,帶我去逛了士林夜市,覺得很新鮮啊!」阮秋姮笑著回憶。夜市的平價與多元,不只有美食,還有各式生活用品和服飾,讓當時身為窮學生的她大開眼界。她與其他留學生交換意見後發現,對隻身在台的異鄉學子來說,一個人上餐廳吃飯總有些彆扭,點餐也不容易;但在夜市裡,可以隨興地吃吃喝喝,不用在意他人眼光,反而令人備感自在。
阮秋姮與先生共同經營的YouTube頻道「越南夯台灣」,致力於分享台越文化交流見聞。日前,她帶著越南的朋友造訪台北饒河街觀光夜市,除了到慈祐宮拜拜,讓喜歡廟宇建築的她們,開心地拿著相機捕捉媽祖廟裡掛滿燈籠的莊嚴氛圍,還帶朋友嘗試了藥燉排骨、綠豆沙等小吃。
阮秋姮分享,她每去一個國家,一定會買磁鐵回家貼在冰箱上,每次看到就能勾起美好回憶。與朋友逛饒河街夜市時,她也在紀念品小攤上,買了好幾個印有台灣啤酒、茄芷袋等台灣元素的磁鐵送給友人,希望她們記得台灣之旅的美好。
阮秋姮表示,越南雖然也有類似夜市的空間,但規模較小,主要販售伴手禮和紀念品;而台灣的夜市卻像是一座「美食的博物館」,有著各式各樣的小吃,而且每個夜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台灣人甚至會在特定夜市品嚐當地限定的美食,像是基隆廟口的咖哩麵、台南的棺材板,這都是因環境而發展出的獨有美食文化。
對她來說,夜市就像是一個文化的入口,迎接了各方來客,讓他們透過感官,快速地感受並考驗味蕾,這正是台灣最迷人的地方。

夜市不只有美食,還有許多生活服務,例如饒河街觀光夜市裡的挽面。

饒河街觀光夜市裡有許多越南特色小吃,不僅遊客嚐鮮,也是新住民回憶家鄉味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