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類商店的連鎖經營,在國內逐漸蔚為風氣。零售業由過去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演變成到處可看到招牌、店面、產品、服務一模一樣的商店,為國人生活提供莫大的便利。
國內有許多生意鼎盛的商店,於建立口碑、規模之後,像章魚般伸出觸足,在各地設立據點,聲勢漸壯,走上連鎖經營。各式商店紛紛加入這種經營行列,國內連鎖店正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家冒將出來。
「連鎖經營是時代趨勢。」對連鎖店頗有研究的「群泰商店經營顧問公司」執行顧問李孟熹指出,現代人生活忙碌,凡事講求效率,連鎖店在各個據點建立,可讓消費者就最近的距離、最短的時間購物或用餐,提供消費上極大的便利。
「任何行業都可以連鎖經營,但目前在國內是以餐飲、食品為主。」海霸王連鎖店顧問洪璽曜說。

圖2:三商貨品適合饋贈人當禮物,並已以禮盒包裝妥當。(鐘永和)
「規格化」是最大特色
規格化是連鎖店的最大特色。連鎖店採統一採購、促銷、宣傳等方式經營,可降低成本,亦可集中財力做宣傳,極易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深刻的印象。
規格化的內容還包括招牌、店面設計、內部裝潢、產品種類、品質、服務人員訓練及商店氣氛的一致。只要經營得當,這種方式可使消費者產生信賴感,下回在別地如發現同樣的店面與招牌,就會繼續光顧。
連鎖店的經營型態可分直營式和加盟式兩種。
直營式連鎖店的資金全由總公司提供,所有權、經營權為總公司所有,促銷、人事、價格、商品亦全由總公司統籌,管理較易,競爭力強,但需要有龐大的資金和足夠的管理人才。
加盟式連鎖店的營運政策、市場規畫、廣告促銷也由總公司負責,但人事、財務各自獨立,優點是總公司不需籌集很多資金,就能迅速擴展業務,缺點是管理上比較困難。不過,目前國內許多連鎖店以強大的直營體系為後盾,逐漸加上「加盟店」,以迅速擴展業務。

圖3.~9:三商採開架式陳列各類貨品,有提包、玩偶、衣物、娃娃、杯碗組具、玻璃天鵝、台燈……等。(鐘永和)
廿年前連鎖經營即已萌芽
早在民國五十年左右,國內就有些商店開始設立「分店」,如生生皮鞋、天仁茗茶、郭元益糕餅、寶島鐘錶……等。不過大多仍停留在家族式經營,沒有整體經營規畫。
直到民國五十九年,正章洗染店採行直營和自願加盟雙管齊下的方式,短短二、三年間,在全國各地成立了近兩百家的分店,成為國內第一家名符其實的連鎖店。爾後,小美、福樂、唯王、新東陽、超群、長崎、一之鄉、麗嬰房、得恩堂……等,也都陸續成立連鎖店。
近十年來,國內連鎖店增加更為迅速,營運上各有特色,本文要介紹其中六家:三商、海霸王、統一、曼都、銀箭與福樂。

圖3.~9:三商採開架式陳列各類貨品,有提包、玩偶、衣物、娃娃、杯碗組具、玻璃天鵝、台燈……等。(鐘永和)
「三商」以年輕女性為服務對象
三商以郵購商店起家,所售商品以裝飾性小禮物為主,但近年來物品種類不斷增加,店面零售業務也益見興盛。
三商門市部的陳列架上,擺滿著可愛的布娃娃、令人愛不釋手的絨毛小動物、顏色光鮮的陶製玩偶、帥氣時髦的女裝、各式各樣精製的玻璃杯組、古雅的時鐘……等,琳琅滿目,令人眼花撩亂。
店中顧客以年輕人居多,尤其是小女生,許多時候她們並不真想買什麼,只是喜歡端詳、欣賞、撫摸這些玲瓏可愛的小東西。即使掏錢購物,因為她們多半是學生,消費能力不強,店方所得也往往有限。但她們儘管在此仔細瀏覽、撫弄架上各類物品,無論逗留多久,都不用擔心身旁會有店員「虎視耽耽」地要你「不買就少動」,也不會嚕嚕嗦嗦地強迫推銷。
「消費者至上,他們應有被尊重的權利。」三商行執行董事兼國內部經理方成義強調。這也是所有三商連鎖店的服務特色,以「尊重、親切」的態度來服務顧客,使大家有「賓至如歸」之感。
三商行成立於民國四十九年,原來專做雜貨進出口生意。民國六十四年設立三商百貨郵購中心,翌年再建立連鎖經營體系。

圖3.~9:三商採開架式陳列各類貨品,有提包、玩偶、衣物、娃娃、杯碗組具、玻璃天鵝、台燈……等。(鐘永和)
國內消費者不太能接受郵購商品
郵購業務不需店面及店員,只需存貨及倉庫的管理員,營業成本較低。但因國內消費者多主張「眼見為信」,不信任郵購貨品的品質,一時還無法接受這種消費型態。因此數年來,三商的郵購業務並無太大進展,只佔全部業績的廿分之一。但它的連鎖店經營卻十分成功。
三商是直營式連鎖,但採分權式管理:各連鎖店設有店長,所轄事務極多,例如日常有關店員、商品、業務經營的管理,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相當吃重。
三商剛創設連鎖體系時,只在臺北、臺中及高雄各設一家,目前已增至卅三家,且遍佈全臺各地。三商之所以能如此快速成長,董事長翁肇喜認為,主要得力於「目標市場」策略的運用成功。

圖3.~9:三商採開架式陳列各類貨品,有提包、玩偶、衣物、娃娃、杯碗組具、玻璃天鵝、台燈……等。(鐘永和)
「商品區隔化」是成功關鍵
翁董事長回憶說:「三商剛成立門市部時,什麼商品都賣,銷售對象包括男、女、老、少,商品價格也是高低價位兼備。生意嘛,不算壞,但也不很好。」
經營一段時間後,三商行的幾位創業夥伴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經過廣泛蒐集國內外經營管理資訊,及組團前往國外考察,幾位學有專長的年輕創業者發現,癥結在於「未將市場加以區隔」。
因此,從民國六十六年開始,三商百貨即開始劃定「目標市場」,以「中等收入的年輕女性」為主要銷售對象,並重新擬定商品策略。
「市場區隔策略」的成功,為三商百貨帶來豐碩的業績。翁肇喜說:「按預定成長目標,三商百貨民國七十四年全年總營業額將達廿五億元。」
為迎合年輕人心態,三商百貨在商品形象的建立上,曾做了某種程度的犧牲。翁肇喜指出:「過去我們店內有部分仿古商品,如仿古臺燈、老人茶具、雕漆器皿等,銷路好,利潤也高。但為避免影響年輕、時髦的形象,我們忍痛將這些商品割舍。」由此可見,三商百貨對建立「商業形象」所持態度的嚴謹。

圖3.~9:三商採開架式陳列各類貨品,有提包、玩偶、衣物、娃娃、杯碗組具、玻璃天鵝、台燈……等。(鐘永和)
管理現代化
「新奇、時髦、物美價廉」,是三商百貨最吸引人的地方。雖然各門市部供應的商品類似,但陳列方式由各店長依門市部的地點及店面大小自行決定。
為使採購人員對進、銷、存貨品的控制與管理有所依循,三商的總管理部很早就建立電腦化的管理制度。以電腦分析資料,三商採購人員可很快找出顧客對各種商品的喜好度,據以隨時調整採購的方向,並可使存貨調配得宜。三商也是國內最早採用電腦化管理的百貨零售店。
三商連鎖店多位於人車流量大的商業區。有些店面因面積小,放學、下班時分常擁擠不堪,貨品也會被翻弄零亂。方經理表示,三商也希望能擴充店面,但鬧區土地寸土寸金,實難以動彈。未來新門市部將逐步往鬧區邊緣發展,可設立較寬敞的門面。

圖3.~9:三商採開架式陳列各類貨品,有提包、玩偶、衣物、娃娃、杯碗組具、玻璃天鵝、台燈……等。(鐘永和)
「海霸王」以新鮮、價廉取勝
中國人做生意一向講求「物美價廉」,去過海霸王餐廳的人,大都覺得此處供應的海產不但新鮮味美,而且價錢公道。正因如此,才使原來座落於高雄運河邊、由一幢低矮違建起家的海霸王,發展成目前分據臺北、高雄兩地的八家連鎖店。
海霸王十多年前在高雄開業時,因靠近港口,容易取得新鮮而便宜的海產,生意極佳,服務人員常忙不過來,顧客得自取碗筷。
當時附近還有好幾家海鮮店,也都以新鮮便宜為號召。海霸王董事長莊大德心想:「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競爭者加入,何不趁現在生意好、有盈餘時開一家分店,如此進貨量大,較有講價的餘地,可進一步降低成本,成為將來競爭的本錢。」便於民國六十五年在臺北成立第一家分店。
在臺北開設分店後,莊大德發現,臺北觀光客多,市民消費能力高,發展潛力很大,於是便把業務重心移往臺北。目前臺北共有六家連鎖店,高雄有二家,最近更忙著準備在中山北路開設第九家分店。
這麼多分店,供應的菜式都能一致,「因為我們有統一的菜單、食譜,也嚴格挑選師傅。」副總經理吳清煦說。

圖3.~9:三商採開架式陳列各類貨品,有提包、玩偶、衣物、娃娃、杯碗組具、玻璃天鵝、台燈……等。(鐘永和)
菜式統一,進貨有一套
海霸王的菜單,是由廚務部門參照日本的海鮮料理方法擬成。「新廚師的進用採公開招考,或由現任廚師推薦,都由助手幹起,然後逐步增加工作份量,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才可獨當一面。」顧問洪璽曜表示。
海霸王的各種菜色中,以海鮮粥最叫座。其他如炒海瓜子、炒山瓜子、龍蝦沙拉、燙草蝦、清蒸紅鱘、烤鰻魚、干貝白菜、清蒸石斑魚等也很受歡迎。平時餐廳供應的海鮮,魚、蝦、貝類應有盡有,只有少數菜色要看季節而定,如牛角蚶,入冬後才吃得到。
高雄靠海,海鮮容易取得,而臺北附近沒有大漁港,如何大量取得新鮮、價廉的海鮮?原來海霸王派有人員駐在澎湖、花蓮、臺東等各漁港,打探漁船進港時間及海產批價等情報,隨時以電話向臺北總公司報告。總公司根據各港口的市價情況,及運費的考慮,機動地以批發價購進便宜而新鮮的海產。
在港口購得的海產,死的以冷凍車、活的以氧氣車(如在外島則以飛機)快速運到臺北本店,再由本店發貨給各分店。每天清晨四至六時,路過位於西寧北路的海霸王本店時,都可看到海鮮卸貨或發貨的忙碌情景。
除海鮮外,海霸王還開設川菜餐廳和炸雞店。這是連鎖店改變營業項目的特殊例子。

海霸王是餐廳業的連鎖店。圖1:海霸王本店的夜景。(鐘永和)
將川菜與炸雞加入連鎖經營
海霸王為什麼會選擇川菜與炸雞加入連鎖經營呢?莊大德解釋說:「因為川菜是最受歡迎的中國菜;而炸雞是很受歡迎的速食,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海霸王川菜餐廳,除供應的菜式不同,店中的裝潢、服務方式,和海鮮店所差無幾。
經營炸雞的構想,是莊董事長到國外參觀麥當樂、肯達基炸雞店後產生的。不過為顧及國人口味,另外還供應飯、麵及海鮮粥。
炸雞店標榜「自助美式餐點」,裝潢採西餐廳格調,一張張可容二或四人的小方桌,各自形成一個小天地。柔和的燈光、咖啡色的桌椅、乳白色的牆壁,散發出幽雅寧靜的氣氛,顧客多喜歡把這兒當做休息、讀書或談心之處。
「久留不去的人,常給我們帶來困擾。到生意最忙的用餐時間,為了怕客人逗留過久,影響營收,我們便把燈光調亮,並廣播呼籲顧客進餐完畢後,不要佔用位置,以便我們服務其他顧客。其他時間,我們就不在意客人在店塈丹h久。」霸王炸雞店負責人吳清煦說。

圖2:「霸王炸雞」是海霸王新設立的連鎖店。
薄利多銷,生意十分興隆
海霸王各連鎖店的營運相當獨立,但總公司和各分店間,每月舉行二次會議,以協調解決各種問題。各店銷售業績每月固定向總公司匯報。
海霸王連鎖店的成立,有一半是承接別人經營不善的餐廳。如此除開辦費較低外,也考慮到它原已擁有消費群,生意較易推展。
自創立以來,海霸王一直走大眾化路線,採薄利多銷政策,因此生意很好。

3.4:海霸王以開放式陳列各式海鮮。(鐘永和)
「統一」改變了雜貨店的形象
三年多來,許多新社區都出現了這樣的商店:劃一的橘紅色調裝潢,簡單明朗;貨品陳列整齊,一目了然;壓克力招牌上有鮮明的「統一超級商店」字樣。
統一超級商店是由生產統一沙拉油、牛奶、速食麵等食品的統一企業公司,在民國六十八年五月成立的,主要銷售日常食品。發展至今,已有七十家連鎖店。它明亮、寬敞的購物環境,與傳統雜貨店的窄小、零亂大異其趣。
我們到老式雜貨店購物時,老闆往往從貨物堆裏翻出佈滿灰塵的醬油或罐頭,得擦拭一番,才能賣給顧客。由於貨品的陳列沒有章法,顧客無法自行選取,食品的品質與鮮度也缺乏保證。
統一企業有鑑於此,計畫在各住宅區、半商業區設立現代化的雜貨店,並引進在美國有七千多家分店的 7-Eleven 連鎖超級商店的經營方法,包括營業時間、地點的選擇,進貨的方式、種類,貨品的陳列,經營的管理等。
在營業時間方面,原則上按商標7-Eleven所示,由早上七時到深夜十一時。但在某些深夜仍很熱鬧的地區,就採廿四小時通宵營業,方便過夜生活的人採購。

3.4:海霸王以開放式陳列各式海鮮。(鐘永和)
選擇地點時,偏好新興社區
在地點上,統一超商一般常選擇設在新興社區。因為舊社區居民已習慣在老式雜貨店購物,因此較不考慮在這些地區設連鎖店。
統一超級商店的另一特色是,商店面積都在廿坪左右,並以流動性大的食品或家庭用品為營業主流,如麵包、牛奶、速食麵、餅乾、糖果、罐頭、肥皂、牙膏、毛巾等。但大同中亦有小異,例如在住宅區的分店,有的兼賣冷凍水餃、肉類、蔬菜等。而位於重慶南路和武昌街口等商業區的分店,就兼賣錄音帶、學生文具等物品。
每家統一商店的貨品,都維持在八百到二千種之間。為維持貨品暢通,高貴食品如鮑魚罐頭、烏魚子、香菇等較難售出,統一就不進貨。
統一超級商店在物品陳列上,除整齊外,並運用一些小技巧,例如將孩童喜愛的糖果、餅乾擺在易取得的位置;將鮮奶和麵包、茶葉和咖啡等同類物品陳列在一起,便於選購;而易引起消費者臨時購買慾的物品,如霜淇淋、甜筒、爆玉米花等,則置於門口最明顯處。
統一超商部總經理吳英仁表示,物品排列得當,能節省顧客購物時間,並建立商店整潔有序的好形象。
總公司為加盟店提供多項服務
統一超級商店現有直營連鎖店六十一家,加盟連鎖店九家。
統一管理部副理鄭忠信表示,統一是國內目前少數招募加盟店的連鎖店。凡是對經營此業有興趣,能提供營業地點,繳付一筆權利金,並與公司簽約後,即可成為加盟者。
總公司負責為加盟者做半個月職前訓練,並提供開店必備物品,如冰箱、收銀機……;此外,公司且代為裝潢店面、製做招牌、訓練店職員、進貨、打廣告,還負擔60%的水電費用。但加盟店須將每月盈餘提繳固定額度給總公司。
鄭副理說:「加盟連鎖店的發展相當緩慢,是因國人喜歡自己當老闆,不願受約束。如果大家能逐漸改變這種觀念,我國的連鎖店業將會發展得更蓬勃。」

圖5.6:海霸王的兩款精美菜式:冰雕龍蝦和花籃海王具。
統一麵包否極泰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統一企業發現國外麵包已走向機械化大量生產,便在超商部設立翌年,成立了麵包部。麵包生產廠設在中壢,產品近一百種,每天出爐兩次,由專車運送到各店。
目前除自己的連鎖店出售統一麵包外,另有四百六十家零售商也批售統一麵包,並掛有「統一麵包專賣店」的招牌。
國人偏愛剛出爐的熱麵包,機器大量生產,就不能做到這點。「統一在成立麵包部前,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不過我們相信,消費習慣會隨著社會的高度工商化而有所改變。果不出所料,民眾已漸能接受品質穩定、價格合理的機器大量產制麵包。統一麵包廠設立以來一直虧損,但業績已有好轉趨勢,今年可達收支平衡。」麵包部襄理徐重仁說。

圖5.6:海霸王的兩款精美菜式:冰雕龍蝦和花籃海王具。(鐘永和)
「曼都」提供高品質的美髮、美容服務
在臺北市信義路的曼都總店裡,一到三樓坐滿前來洗髮、燙髮、染髮、護髮、皮膚保養、化妝的女性顧客。店中人來人往,業務相當忙碌,卻自有一番秩序。
曼都美髮師個個穿著高雅的制服,儀表收拾得整齊光鮮,技術也十分熟練,令顧客不由得對他(她)們產生信賴感。
顧客上門後,店中小妹、小弟會立刻安排座位,奉上茶水,並送上書報雜誌,接著展開客人所指定的服務項目。
曼都總店除燙髮外,也提供:美容化妝、皮膚保養、三溫暖等服務。一樓分洗發、燙髮區,二樓是染髮、護髮區,三樓則是美容化妝、皮膚保養與洗三溫暖的地方。
由於服務周到、設備齊全,許多婦女都喜歡光臨曼都,不僅美化自己,也藉機鬆弛一下身心。她們在店堭筐服務時,有的閉目養神,有的閱讀書報雜誌,有的和服務人員談笑風生,也有的顧客互相交談,並因經常光顧此地而成了好朋友。
曾當選青年創業楷模的曼都髮型美容公司董事長賴孝義說,十七年前,他在信義路開設曼都美容院,在美髮界打下良好的口碑與穩固的基礎,顧客近悅遠來。為服務遠地顧客,而有了開連鎖店的構想。

圖7:服務人員在擺設碗碟。(鐘永和)
發展快速,有意增設男子部
曼都在民國六十七年開始發展連鎖店,至今已有十一家,全為直營。臺北地區有八家、高雄兩家、臺中一家。賴董事長表示,這些分店雖有幾家還未達總店的規模,但不久定會慢慢跟進。
曼都偶會有男性光顧,因為現代男士有不少很講究髮型,頭髮也留得較長,為女性服務的美髮師,一樣可為他們修、剪、燙、吹出漂亮的髮型。也有的男客只是來洗頭、吹髮,多半也是年輕而時髦的男性。不過,身處「眾香國」中,多少會感到不大自在,因此曼都的顧客還是以女性佔絕大多數。但曼都已有成立男子美髮部的計畫。
社會的繁榮與進步,使人們有餘力去裝扮自己;但又因平時生活忙碌,無暇去學習或自行處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花點錢去求助專家。這也是美容美髮店生意興隆、愈開愈多的主因。
無論髮型或化妝,年輕女性喜歡走在時代尖端,時髦、新潮最合她們意;但中老年女性就比較保守些。面對顧客不同的喜好,美容或美髮工作者必須時時「溫故知新」,對過去的款、型與當前時尚都得會掌握。因此他們的職前與在職訓練非常重要。

圖8:中午供應每客僅新台幣一百元的海鮮自助餐,隨顧客取用,吃飽為止。
有完善的訓練制度
曼都有完善的訓練制度,以營業大宗——美髮來說,分為助手、助理、師傅,其中又各分三級,多數由學員逐步升起。
負責企劃工作的李政憲指出,曼都的學員都公開招考,不需有任何經驗。過去只要年齡在廿歲以下,對燙髮有興趣即可。近來為提高員工素質,必須儀容端正、反應靈巧、高中畢業才能錄取。
學員訓練一開始,有三個月觀摩期,擔任招呼客人、倒茶水、送畫報、維護環境清潔等工作。然後學習洗頭、剪髮。在某些小型洗髮店裡,顧客常充當新手的實驗品,往往沾得滿身泡沫。李政憲說:「曼都為維持服務水準,學員不為顧客洗頭,而以內部員工為學習對象。等洗髮熟練後,就升為助手。中級助理負責吹風。高級的師傅則負責最後階段的整型或設計、剪髮。」
曼都每晚八點半打烊,其中有四天打烊後要上「技術課程」,由店內資深師傅為學員講授及示範,依不同等級排有課表。每週二提早到七點打烊,向外請老師到各店上「觀念課程」,內容包括:禮儀、口才、經營理念等,店內員工都必須參加。每週四早上各店師傅聚集一起開「技術研習會」,有美學及素描課程,以提昇髮型設計的水準。
每半個月或一個月機動性在總公司召開全體員工會議,臺北市各分店員工一律參加,遠地分店派代表參加。會中將各店營運所遭遇的問題提出協商,共謀改進之道。
曼都的員工要升級,必須通過三個月舉辦一次的測驗。學員一般要升到師傅的最高一級,得經歷三、五年辛苦學習的時間。師傅級的美髮師,公司還安排她(他)們出國觀摩或接受短期訓練。

圖9:炸雞店供應的美式簡速餐點。(鐘永和)
以各種方法幫助員工求進步
賴董事長表示,曼都也常邀請國外著名美髮師來做技術指導;每年還花新臺幣卅萬元以上購買和訂閱各國的髮型設計書籍,供工作人員閱讀參考,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
由於要求嚴,生意忙,周末假日又照常上班,曼都員工的工作壓力很大。因此除每月兩天的公休外,還視生意情況機動性輪休。另外,做滿一年者,每年有二周假期,表現優異者還有榮譽假。
平時他們也常舉辦露營、郊遊等活動,並排有歌唱、舞蹈課程,以調劑員工身心。曼都員工的流動性極小,每成立新的連鎖店時,就由總店調派資深師傅去負責,並可入股。只要肯努力,每位員工都有當分店負責人及加股成為董事的機會。
曼都的服務好,收費也比一般美容院稍貴,但仍屬中等消費額,例如洗頭,依師傅等級不同而有一百、一百廿、一百五十元三種價格。
曼都副總經理陳錦表示,曼都不希望美髮工作僅是營生的手段,而希望發展成一種藝術。所以曼都每年都在國內舉辦髮型發表會,亦覓機派員到國外觀摩和比賽,並在電視上推出髮型設計表演,希望在國內美髮界起帶頭作用,使我們美髮業的經營更上層樓。

圖1:統一超級商店引進美國7-Eleven的經營技術。(鐘永和)
「銀箭」開快速沖洗之先河
整片落地玻璃店面,是銀箭連鎖店一致的外觀,行人可清楚看到內部照片沖印機陸續吐出鮮明的照片,二、三位工作人員著繪有銀箭標幟——瞇眼、背箭、拿弓的小童——的衣服在機器旁操作。
推開玻璃門進去,音樂、冷氣隔絕了外界的燥熱與喧囂。一位顧客坐在旋轉椅上,就著櫃臺邊緣的燈臺檢視底片,以決定加洗的張數;也有人好整以暇地坐在牆邊沙發上看報,等時間到了取件。
「這是舊行業,新作法。」銀箭總經理劉臺捷說。
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底,原在柯達公司任職的劉臺捷和表兄弟經過八個月籌畫,在臺北市東區設立國內第一家彩色相片快洗店。
不到三年,已有十家銀箭連鎖店在大臺北區各處設立,第十一家也將在年內開張。
他們的成功,已引起一股風潮,目前單在臺北地區就有近八十家類似的快洗店。是什麼原因使得原本平靜的沖洗業,突然成為商界矚目熱中的行業?

圖2:在商業區或學校附近的統一商店兼賣書報雜誌。
並未省略,只是加速
「主要是經營觀念的改變」,劉臺捷說:「一般照相館沒有彩色沖印設備,彩色底片都交給沖印公司沖洗。過程是:沖印公司派外務員到照相館取件,累積到一定數量才開始沖洗;等照片送回照相館,通常要花上三、五天。其實真正沖洗的時間,不過卅分鐘左右而已。」
劉總經理認為,無論拍照或被拍的人,都會希望很快看到結果,因此,購置機器,設立沖印門市部,底片隨到隨洗,把收件、送件、底片等待上機的時間省下,照片迅速交給顧客的快洗行業應很有發展,於是成立了銀箭公司。
他說:「快洗並沒有省略任何一道手續,只是加速各道手續的進行而已。」
一卷底片沖印時間只需廿六至卅七分鐘,但加上收底片、在沖妥軟片上辨識洗片對象、剔除不良相片、點算張數等過程,大概要花一小時。加洗也得花半小時。但劉總經理認為,如果增加人手,加強人員訓練,可使各環節銜接得更緊密,交件速度也可加快。所以他們以「沖洗四十分鐘,加洗十五分鐘」為號召,並把經過設計的阿拉伯數字「40」做為註冊商標。
這種快速沖洗服務也快速地攫獲人心,銀箭顧客川流不息,使得一塊塊「40」的招牌紛紛在街頭豎起。
眼見老主顧一個個走進新興的快洗店,傳統沖洗業者不得不採取各種措施以為因應:交貨時間從二至三天縮減為隔天或當天,價錢也一再壓低。
快洗業者在彼此競爭的壓力下,也使出各種花招:有的附設咖啡部,讓等候當場取件的客人有舒適的休憩場所;有的則再把價錢調低,或贈送放大照片。

圖3:以機器大量生產的統一麵包。(鐘永和)
品質保證乃第一要務
面對日漸增多的競爭者,銀箭除了贈送放大照片外,並不打其他主意。價錢也始終維持五塊半一張。他們相信,以高品質為號召,顧客應不會跑掉。
品質取決於技術。銀箭設有技術部,負責調配和檢驗藥水;沖洗人員70%在沖洗業工作八年以上,對相片色彩的校正頗具經驗。
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扎下厚實的基礎。公司初成立時,基於快洗是以便利顧客為宗旨的行業,銀箭便決定採直營連鎖,每家分店的地點都經精挑細選,店面設計也有規畫,更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密集地做廣告,把快洗和銀箭的標記打入人心。
他們在經營上有幾個特點:一、門市只有收件和技術人員,沒有管理人員,總公司與分店間以電話聯繫,或不時派人巡查,有事才召開會議。二、營業時間長,上午八點半到晚上十點。員工兩班輪替,每週對調班次。三、工作人員年紀輕,平均年齡不到廿二歲;89%的人已工作一年以上,流動性小。
劉總經理以銀箭連鎖經營的成功經驗,對趁熱潮趕著開快洗店的業者提出忠告:「彩色快洗是項投資的事業,而不是投機的行業。」投資不僅是指機器,還包括人力培養與技術提昇。如果只有機器,不講求技術,洗出的照片品質低劣,必會使顧客信心動搖而遭到淘汰。

圖4:統一主售各式食品。(鐘永和)
「福樂」奶品牌子老
小玻璃桌,杏黃的涼椅,明亮的光線,淺色的牆壁,予人清爽舒適的印象。這樣的佈置,十七年前在敦化北路的福樂門市部出現時,曾予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那也是臺灣第一家經營乳品、漢堡、三明治的速食店。
廿多年前,美軍來臺駐防,為配合他們的飲食習慣,中美合作成立了福樂奶品公司,採用美國福樂公司的商標,並引進製造各種奶品(如合成奶、冰淇淋)的技術。初期只供應美軍及外賓,後來應國人要求,設立門市部公開營業,除奶品外,也出售三明治、漢堡等速食餐點。
目前福樂在臺北有三家,高雄有一家連鎖店。
位於士林的福樂門市部應是最出名的一家,它的造型有點像小型的國父紀念館,而建築師正是設計國父紀念館的王大洪。它坐落在臺北市區通往士林、陽明山、大直、內湖的交通要道上。搶眼的外觀加上優良的位置,總能吸引許多顧客。
福樂門市部除在地點選擇上獨具慧眼外,內部的裝潢也很講究,而且牌子老,故生意很好。
福樂的漢堡和三明治頗受歡迎,都是在內湖的中央廚房做好,再送到各分店,顧客點用時才加熱。菜單上還註明漢堡或三明治中含有多少公克的肉,從不「偷工減料」。

圖5.6:物品分門別類地整齊排列,便於選購。
有待重整旗鼓
福樂開創國內奶品業的先河,不但滿足本地外籍人士的需求,也使國人在飲食上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福樂雖是奶品業的先驅,曾在市場上呈一支獨秀的局面;但面對愈來愈多、後來居上的競爭者,不得不求新求變。
在產品方面,福樂打算增加冰淇淋及牛奶的口味,並在宣傳上多下工夫。
在門市部方面,目前每家的經營風格並不統一,譬如:忠孝東路分店因位於商業辦公區,亦供應自製快餐,經營管理上比較複雜。因此總公司準備重新規畫各連鎖店業務,以期做到佈置、服務、食品種類……的劃一,以進一步拓展營運。

圖5.6:物品分門別類地整齊排列,便於選購。(鐘永和)

圖7:曼都髮型美容院的外觀。(鐘永和)

圖8:曼都員工受過禮儀訓練,服務周到。這是他們每天開業前聆聽店長訓話的情形。(鐘永和)

圖9:曼都店面乾淨、寬敞,予人井然有序的觀感。(鐘永和)

圖10.11:皮膚保養及修指甲也都是曼都的服務項目。(鐘永和)

圖10.11:皮膚保養及修指甲也都是曼都的服務項目。

圖1:銀箭忠孝分店的外觀。(鐘永和)

圖2:機器吐出一張張沖印好的照片。(鐘永和)

圖3:銀箭採落地玻璃店面,內部景觀一覽無遺。(鐘永和)

圖4:門市部兼賣底片、相框與相本。(鐘永和)

圖5:技術人員將照片放大。(鐘永和)

圖1:福樂士林門市部,因地點好、牌子老,生意興盛。

圖2.3:冰淇淋、牛奶、漢堡,是福樂的主要產品。(鐘永和)

圖2.3:冰淇淋、牛奶、漢堡,是福樂的主要產品。(鐘永和)

圖4:玻璃桌、杏黃的涼椅、淺色的牆壁,予人清爽舒適的感受。

圖5:三商國內部經理方成義指出,「尊重、親切」是三商的服務特色。(鐘永和)

圖6:統一超商部總經理吳英仁說:「統一不以打折招徠顧客。」。(鐘永和)

上圖:曼都董事長賴孝義注重員工的訓練。(鐘永和)

中圖:面對愈來愈多、後來居上的競爭者,福樂奶品董事長王建民有意重建福樂聲威。(鐘永和)

下圖:銀箭總經理劉台捷,開創國內快洗業的先河。(鐘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