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人們頂頂鍾愛的季候。春暖花開、春光明媚或鳥語花香,都還不能真正形容出春天帶給人們的舒適與愉悅。
春季,是個又柔又美的季節。萬物復甦,欣欣向榮,到處是色彩,到處是樂音,到處是笑靨,到處都是生氣與活力。
人們的心也像是鼓漲的風帆,想飛,想超越,又想攫取。所以,春季是我們的藝術季,是藝術活動最蓬勃興盛的時期。一連串的舞展、畫展、雕塑展、與音樂演奏會等,從三月初起即開始次第展開。
三月三號那天的晚上,細雨霏霏,春雨滋潤著大地,卻也帶來了些許迷濛。台北市光復南路上的國父紀念館四周,壅塞著人潮,他們都是來看舞展的——黃麗薰的「傳說之二」。為什麼叫「傳說之二」?黃麗薰說:美麗的傳說不僅動人,也悄然流進每個人的血脈中,三年前我曾舉行過「傳說」舞展,今後還要有「之二」「之三」……
「傳說之二」舞展還有個副題,就是:創作歌謠立體化。很吸引人的標題,深具實力的舞者,吸引了將近三千的觀眾前往觀賞。站在入口處觀看,真是人潮洶湧,萬頭鑽動,細看一下觀眾的身份,也是男、女、老、少都有。落雨的天候,阻擋不了觀眾們的熱情。踏入了大廳,舞台上深紅厚重的簾幕尚低垂著,卻叫人禁不住地嚮往當那幕啟後所將展現的一切——聲、光、舞蹈與佈景揉和出的一個美的世界。
觀眾們一個個入座,大廳中近三千個座位都坐滿了人,連過道上都是人,說是「座無虛席」尚不足以形容,以「滿坑滿谷」名之才算差強人意。
七點半,準時幕啟,一時鴉雀無聲,大家都全神貫注地凝望著舞台之上,這種氣氛,實在很叫人感動。
第一個節目是古典芭蕾「邀舞」,黃麗薰的七個女弟子充分舞出了韋伯這首曲子的情趣,她們從容優美的舞姿,贏得了如雷的掌聲,也為今晚的舞展,揭開了成功的序幕。
第二個節目是「光之戀」,幕啟時,但見黃麗薰身著紅色舞衣,臥倒於舞台之上,隨著燈炬的投射,她舞出一個取材自希臘悲劇宇宙王和丹妮的一段故事。故事是說,丹妮是個公主,她預言警告父王,說她的兒子會殺國王娶皇后,國王和皇后便把丹妮囚禁了十六年。有一天,宇宙王見到丹妮,驚為天人,下凡與丹妮相愛,並生下一子,結果正如當年丹妮預言所料。
這個舞中,燈光的控制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這道燈炬的投射,就代表宇宙王,丹妮與燈光嬉戲,忽而嗔喜,忽而驚懼,表現她和宇宙王之間的一段離奇戀情。無論燈光、佈景和服裝,都配合得很好。黃麗薰盡情地舞出她對這個悲劇故事的感受。不過,她甚至不在說明書中詮釋這段舞,她說她不要拘束觀眾們的想像力。
「光之戀」的配樂是國內作曲家馬水龍的「長笛幻想獨奏曲」,這首曲子很難捉摸出它的旋律,或許,它對大多數觀眾而言,都嫌艱澀,但是,觀眾們都虛著懷聆賞,儘管不很能瞭解,但總是嘗試著去接受。
第三個節目是「古典芭蕾選粹」,包括了四個小品:村姑、仙女、吉賽兒與天鵝湖。這種傳統芭蕾舞是較易為觀眾接受和喜愛的。名家的樂曲,柔和的燈光,多彩的舞衣,多情的舞者,使觀眾們一個個都陶醉於其中。
第四個節目,是當晚舞展中的重頭戲:「香火」。「香火」是一組現代舞,是黃麗薰的得意之作。在觀眾們屏息企待下,先傳出了怪異的配樂,選用的是李泰祥的「龍舞」。這個曲子比上述馬水龍的作曲還要奇特,曲式亦不明顯。初入耳鼓的,竟是由嗩吶奏出的殯樂,舞台上也是一片闃黑,叫人有種說不出的陰深恐怖之感。
突然,舞台的背景布上打出了廟會、眾神遊街……的幻燈,舞台上也出現了一個個以米色麻布包裹嚴密的舞者。突然,觀眾席中有人驚叫,原來有二個舞者從觀眾席中緩緩舞向台上,好像幽靈一般。
這是「香火」的第一個單元,黃麗薰所要表現的,是她自己經歷過的心靈掙扎歷程。她說:第一段我要表示的,是中國傳統禮教給予我們的層層束縛,當年,我曾抗拒這些,打算不顧一切的逃避……後來,我到了國外……
第二段,她脫下了那密不透風的舞衣,僅著肉色的緊身衣,所欲表現的,是一個赤裸、奔放的「新我」。可是,突然由高處墜下了一條巨繩,黃麗薰手持巨繩,躍奔迴旋,這是說:當她到了國外,可以為所欲為了,然而,那傳統的禮教,仍然無形地纏繞著她,不易擺脫得了。
接著,舞到了第三段,舞者在眾人的擁護下,重又披上了一件蔴衣,這表示她又回到了傳統的中國社會中,心甘情願地接受傳統的一切,成為生命中的一部份。
黃麗薰說:以前,我認定自己自由開放,等去國多年,品嘗了外國的文化,這才發現,傳統在我身上,早已悄悄烙下不滅的痕跡。傳統與鄉愁,就像一條無形的巨繩,纏繞著我,我再也不想逃避,便急急地回國來了。
黃麗薰曾到維也納藝術大學深造,也曾到美國拜師學藝,後來她迫不急待地回來,目前在台南家專音樂科舞蹈組任教,一待數年,竟說再也不想出去了。
傳統的禮教,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與和諧。在時代的變動中,某些標準不再像過去那樣嚴格,但一些基本的原則,與各種人倫關係,仍是我們恪守不渝的。黃麗薰說:我還是尊重和接受這些,也發現了它的美好價值,所以,我也把我的心路歷程以「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給所有的觀眾朋友參考。
最後的節目,就是「創作歌謠立體化」,所採用的歌謠,是國內作詞、作曲家創作的民歌。歌詞平易近人,曲子也柔美悅耳,七首民歌:紙船、匆匆、你的歌、三月思、鄉愁、𠲍𠲍咚和虹彩妹妹,各有不同的表現方法,就像一首首優美的小詩,輕輕地觸動人們的心弦,所發出的和聲,也是歡愉,也是欣喜,更是衷心的接納。
近二個小時的舞展,在觀眾們頻呼「恩可」聲中結束,她們不得不又出來舞了一小片段。掌聲真是歷久不絕,謝幕的時間總有一刻鐘之久,直至燈亮幕落,大家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綜觀這二個小時的舞蹈節目,有古典芭蕾、有現代芭蕾、有爵士舞、也有民族舞蹈,真是多采多姿。一個成功的舞展,除了舞者本身的技巧外,佈景、燈光、配樂等,尚需充分配合;而這一場舞展,非無瑕疵,但大體而言是很具「突破」力的,那種種大膽的嘗試,給觀眾們許多新奇的感受。
觀眾們更是可愛,大家對藝術家們各種創新的努力,總是不吝給予關切與鼓勵。有著這麼多人的支持,總使藝術創作者深受鼓舞,而信心十足,促使他們不斷的求新、求變,也就造成我們的藝術活動發展進步,日益璀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