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揭開與探究龍象洞那神祕的面紗,去年我們做了一次長途旅行,從檳城經南北大道一直開拔到泰國合艾近郊的龍象洞山路上。
原以為晚上可抵龍象洞的寺院過夜,不料直到晚上六點還在距離目的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中打轉。由於傍晚的山雨和濃霧,使得車子無法繼續前進,讓媽媽、我和妹妹一行三人著急不已。
前行,已不可能,只好向路旁一間工寮詢問附近可有供住宿的地方。開門的是一位年輕的華族少婦,知道我們的情況後,便以閩南語說:「這附近無旅社,恁若無棄嫌,就惦置這過瞑(夜)好了!」
原來,他們夫婦是喜好昆蟲的蟲癡,住泰南的勿洞市,來這裡租屋是為了觀察、拍攝山上各種昆蟲的生態,兩天後就會離開此地回家鄉去了。鄔太太引領我們到一間有著通舖的房間,於是當晚我們有了安身之處。
山裡的夜特別寒冷,鄔太太拿出許多棉被(其實是他們自用的),厚厚重重的,猶如她的盛情。我們要付她一些報酬,她婉言:「無免啦!大家攏是出外人,會凍(能夠)見面算是有緣,甲恁逗相工(給您幫點忙)嘛是應該的,這是阮上大的光榮喔!」她安然的態度,讓人覺得心安自在。
凌晨六點整,我們在臨行前再次向他們道謝,鄔先生對我說:「這是阮勿洞的住址,後遍你若擱來暹地(東南亞的閩人給泰國的別稱)的時陣(時候),一定欲來阮兜(我家)坐坐哦!」我被他們和善好客的盛情給感動了,於是我便握住他的手百感交集地說:「好!無問題啦! 阮會將恁尪仔某(夫妻)放置心肝底,永遠袂凍放抹記(不會忘記),我相信咱絕對會擱再見面囉!」
鄔先生也特地交代我們去勿洞市時毋庸擔心,因它對大馬華人來說並沒有語言溝通上的困擾,華人人口佔勿洞總人口比例的四成,他們有半數以上為福建人,一部份為其他籍貫的華人,因此閩南語、華語在勿洞的華人社會裡普遍流行。我們向他們夫婦辭別過後,便在沉靜的山中繼續趕路前往龍象洞去了。對於這山中一宿,心裡有太多感謝。它帶給我們的溫暖,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p.76
(右)前年十二月,我們自助旅行去泰國的龍象洞。山洞入口處的中國吉祥龍,正露出燦爛的笑容歡迎我們。
p.77
去年我應鄔志文先生(左)之邀前往勿洞市觀光。圖為馬泰邊境流動式的菜市場,喜愛買便宜貨的遊客,一定要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