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來,台灣城鄉從農地到校園,到處都看得到滅蟻行動。環保人員在公園、校園拉起警戒線,噴灑餌劑;老師在學校教導辨識火蟻;毒物科醫生在媒體上告知咬傷急救步驟,台灣彷彿進入「蟲蟲危機」。
事實上,火蟻肆虐台灣南北農地早已不是新聞。二○○三年底,桃園、嘉義農地就傳出被火蟻入侵的案例;二○○四年十月,當火蟻「攻佔」北市西門鬧區的分隔島,民眾才驚覺原來火蟻就在你我身邊。迄今,桃園、嘉義、台北縣共有十九個鄉鎮傳出災情。
紅火蟻從美洲流竄進入亞洲,正是貿易全球化、走私猖獗,外來物種隨不同管道入侵台灣,威脅本土物種,甚至傷及人身的典型例子。
原分布於南美洲的紅火蟻,在二十世紀初因檢、防疫疏失而入侵美國南方,這原本不起眼的小火蟻,因當地沒有天敵而得以長驅直入,造成美國農業、環境衛生的嚴重災害以及經濟損失。雜食性的火蟻除了會攻擊土中的蚯蚓,還會取食、破壞農作物的種子、幼芽、嫩莖與根系,對作物的成長與收成造成極大損失。目前美國南方已有十二州、超過一億公畝的土地被入侵火蟻所盤據,每年的損失超過數十億美元。
雖然美國未被入侵的區域及世界各國皆極力防範紅火蟻侵入,但因交通便利、全球化趨勢,使得防堵火蟻的策略終究百密一疏,一九九八年火蟻入侵南加州;二○○一年更橫渡太平洋,在紐西蘭與澳洲建立新的巢穴,造成農業危害。
有鑒於紅火蟻災情擴大,農委會的「國家火蟻滅絕中心」正式在十一月一日掛牌運作。提出構想的台大昆蟲系博士後研究員林宗岐表示,政府應仿效澳洲成立專責滅蟻小組,先控制現有疫區,縮小棲息地,進行撲殺,同時堵絕機場外來貨櫃夾帶火蟻入境的「缺口」,多管齊下,才可望在三年內達到滅絕的目標;而未來更應成立「國家外來種入侵研究中心」。
環境教育學者也提出警訊說,一般住家的地下室和高樓也可能有紅火蟻的蹤跡,牠們甚至會在牆上築巢,大樓住戶不可掉以輕心。
紅火蟻的危害經報導後,很多民眾一看到螞蟻就有欲除之而後快的心理,但台大昆蟲學系教授吳文哲指出,台灣原本就有近三百種的螞蟻,絕大多數是無害蟻類。他認為,住在離紅火蟻發生區較遠(如台灣東、南部)的居民,可加強對紅火蟻的認識,但不必杞人憂天,而離發生區鄰近的區域,如南桃園、台北縣,以及鄰近嘉義水上和中埔的居民,就要提高警覺,即時通報可疑狀況。
以美國為例,一九九八年南卡羅萊納州約有三萬多人被蟻叮咬而就醫,其中15%產生嚴重過敏,2%發生過敏性休克。吳文哲提醒,紅火蟻的毒性驚人,萬一被螞蟻叮咬後產生嚴重過敏,如全身性搔癢、臉部燥紅腫脹、心跳變快、呼吸困難或胸痛等反應時,要及時就醫,並務必告訴醫生是被疑似紅火蟻叮咬所引起。
在居家防疫方面,若屋外有植栽,就要注意土壤中是否暗藏危機,領到防治「入侵紅火蟻」的專用餌劑時,應在天晴日子灑在蟻丘周圍而非蟻丘上,讓外出覓食的工蟻很快地將餌劑搬回蟻巢,以有效殺死藏匿在蟻窩深處的所有蟻后。
由美國防範紅火蟻的經驗看來,首要之道就是避免其擴散蔓延,因此中央與地方務必通力合作,並結合專家、地方第一線人員、農友與民眾的力量,打贏這場人蟻大戰。
紅火蟻通報專線:0800-095-590

紅火蟻會破壞土壤微棲地,危害甚大。圖為農委會在桃園縣農地示範紅火蟻防治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