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汴州西方有個板橋店,店東三娘子年方卅,一人獨居,不見兒女親友。
沒有人知道三娘子究竟從何處來。只見她擁有店面數間,賣餐飲為生,家中卻極為富麗。特別的是,她養了許多驢子,只要往來其間的車輛缺少牲口,三娘子往往只略收薄銀,就慷慨贈驢,因此得到不少美評。
元和年間,許州趙季和要到東都洛陽去,經過板橋店,歇宿三娘子店中。這時候,店堣w有六、七個旅人佔妥房間,只剩下與主人房隔鄰的邊間,趙季和於是在此住下。當晚,三娘子慇勤待客,大夥兒喝酒歡談到半夜,回房時多已醉得不醒人事。
大家都睡著了,獨獨斗酒不醉的趙季和全無睡意。月影西斜,他忽然聽到隔壁三娘子的房埵喚喚喜B窣的聲音。趙季和一時好奇,就從窗戶偷看。三娘子果然並未就寢,趙季和看著她從床下取出蠟燭,點火,又從衣箱中取出大小各約六、七寸的一副農具、一頭木牛和一個木偶人。然後把他們放在灶前,用口含水噴灑。忽然間,木偶人居然牽起木牛、駕上耒耜,在床前地上耕作了起來。三娘子接著從木箱中取出一把蕎麥種子交給木偶人播種,不一會兒工夫,種子發芽、開花、結子;麥子熟了,木偶人迅速收割,得麥七、八升,又自行安裝小磨子,磨麥成粉。直到麵粉完成,三娘子才又將木牛、木偶人、小磨子都收回箱裡,最後,還用木偶人做的麵粉烘了幾個燒餅。
天亮之後,客人紛紛起床梳洗,準備動身。三娘子已將昨晚的燒餅放在桌上,當作早點。趙季和心裡有數,有意避開,遂假託事急先行,又悄悄折回從窗外窺看。
所有的客人都圍在餐桌上吃燒餅。談笑之間,餅才下肚,卻見他們一個個都跌倒地上,發出驢子的叫聲,再一翻身,竟然都變成驢子了。三娘子神色自若地把驢子趕到店後,再將客人的財貨盡收己有。
窗外的趙季和看了這一幕,大驚,心中卻已盤算一計。
一個多月之後,趙季和從東都回到板橋店,懷裡卻藏著預先作好的蕎面燒餅——與月前三娘子所作一模一樣。
他一到板橋店又立刻住進三娘子的店中,三娘子仍然盛情接待。這一晚,店中恰好沒有其他客人,三娘子睡前問他有什麼吩咐?趙季和假作請託說:「我明天一早就要出發,能否備些點心填腹。」三娘子笑答:「當然,早點是一定準備的,您安心睡吧。」
半夜,趙季和看到三娘子果然又作法如儀,備妥燒餅,才熄燈入睡。趙季和於是趁機將他預先準備的燒餅調了一個過來。
天亮了,趙季和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動身前,他看到桌上的燒餅,假意驚奇對三娘子說:「怎麼您做的也是蕎面燒餅呢?我身上也帶著呢!這樣吧,既然同樣是蕎面燒餅,我還是吃自己的,您的就留下給其他的客人吃。」說著就拿出自己的燒餅狼吞虎嚥。三娘子見狀正想再次勸食,趙季和卻說:「也好,那麼您也嚐嚐我的燒餅如何?」說著,他揀出昨晚調包的燒餅遞給三娘子。三娘子不疑有他,才一入口,就立刻跌倒,一下子變成一頭非常壯健驢子。
得手之後,趙季和趕忙跑進三娘子的臥房,打開箱子,取出木牛、木偶等物,想如法炮製,卻屢試不成。最後,趙季和只好乘著三娘子變的驢子,到處去做生意,卻也日行百里,一路順風。
如是四年。有一天,趙季和乘驢來到一座廟前,路旁忽有一個老人指著他的驢子拍手大笑說:「板橋三娘子,你怎麼也變成這樣子了呢?」老人接著勸趙季和:「她雖有過失,但是遇到你這傢伙,她也真倒楣呢!請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了她吧!」說完,老人未等趙季和點頭,就搿開驢子的口。只見三娘子從中跳出,毫髮未改。她向老人拜謝後,一溜煙不知去向。
故事選自唐代傳奇小說「河東記」。三娘子先前不知所由來,事後又不知去向,這可以說是中國傳奇中最常見的手法,也益增人物的神秘性;而在女主人來無影、去無蹤之間的人性試驗,才是故事的精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