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桃園的中正國際機場規模宏大、建築雄偉,是國際間最現代化的機場之一。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距機場入口二公里處,有一座被譽為亞洲最大的航空科學館——「中正航空科學館」。
這座於民國七十年十月卅一日,先總統蔣公九秩晉七誕辰紀念日落成揭幕的航空科學館,短短一年多來,初步統計,已吸引了七十餘萬人前往參觀。這不僅表示它豐富的展示內容,獲得了大家的喜愛;尤其說明以它為中心推展的航空科學活動,也已贏得大眾熱烈的響應。往後,在啟迪社會航空科技知識方面,它更將積極地扮演重要角色。
有些參觀的小朋友還認真地做筆記。
外觀別緻,視野壯麗
車子下了高速公路,進入中正機場的專用道,中正國際機場的指示牌迎面而來,不多時,但見三棟宏偉的建築物一字排開,它們分別是:即將於明年四月興建完工的過境旅館、中正航空科學館與中正國際機場航站大廈。兩旁是寬闊的機場出入大道,大小車輛鎮日川流不息,視野再向兩邊擴展,合乎國際水準的三千公尺飛機跑道彷彿直達天際。航空科學館與航站大廈間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這埵a處海邊,經年海風吹襲,土質貧瘠,這一片生意盎然的綠,真不知花費了園藝家多少心血才孕育成的。
中正航空科學館佔地八千七百餘坪,主體是一座三角型的建築,外觀別緻優美。內分地下室及一、二樓,包括一個正廳及四個展示區,計為:「民用航空展示區」、「飛行工藝區」、「航空史蹟展示區」及「太空隧道區」。主體前端,卅七公尺高的「瞭望塔」巍然聳立。塔內設施仿照中正國際機場的管制塔臺,置身其中,不僅可以收聽到飛航管制人員與飛機駕駛人員的清晰對話,並可鳥瞰機場全景,飛機的起落亦能盡收眼底。
「航空史蹟展示區」中,大小飛機模型共有四百餘架。(華台)
展現歷史,前瞻科技
科學館正門入口兩旁,陳列著DC—3、F—86、RF—101三架飛機。DC—3是民用航空局的飛航查核機,曾執行無數次助導航查核任務。F—86的座艙罩下方漆有三枚紅星,因它曾在臺海戰役中擊落三架中共的飛機。RF—101是偵察機,為了獵取珍貴的情報,它曾深入中國大陸,完成艱鉅的任務。
這三架飛機都不算大,比起中正機場的客機是小多了,但它們都曾叱吒風雲過,立下不少功勞。如今它們仍然退而不休地默默貢獻餘力,讓民眾藉著親近它們,激起對航空科技的熱愛。小孩子尤其喜歡去撥撥螺旋槳或摸摸機身,也許這股親炙飛機的興奮,正是激勵他們日後鑽研航空科技的發軔。
參觀的同學正在聽服務小姐解說飛機的構造與特性。(華台)
紀念蔣公,以「中正」命名
進入館內正廳,面對先總統蔣公塑像,令人肅然起敬,自然想起他老人家「航空救國」的遺訓。民國廿五年,日寇全面侵華戰爭迫在眉睫,蔣公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特歸併全國分散於各省的航空機構,由軍事委員會下的航空委員會統一主持,並積極推展全國航空人員的培育、航空基地的整建與航空工業的建設,奠定了我國現代航空發展的基礎。今天航空科學館以「中正」命名,正是感念蔣公的勳業。
蔣公塑像正前方不遠的室樑上,懸掛著人類第一架動力飛機——「萊特飛行者一號」的實體模型。它的造型、大小都與萊特兄弟所駕的飛機一模一樣,是由中國青年航空研習會的上官繩武、鍾大章和張更生三位教官合作製成,為世界上第六個「萊特飛行者一號」實體模型。
這是「民航史蹟區」的一個專櫃,展示有波音七四七、DC—10、波音七六七、波音七五七等客機模型。(華台)
以圖片模型重現民航史蹟
從正廳右側而入,是「民用航空展示區」,主要介紹世界各國民航事業的發展過程。
一幅幅的圖片,一架架飛機模型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人類民航事業的變遷滄桑也就呈現眼前,由孕育而成長,由成長而茁壯。還有專櫃配合變遷的重點,介紹目前正廣被使用的各種民航機。
專櫃埵閉陘H熟知的波音七四七巨無霸廣體客機,DC—10、波音七六七廣體客機與正在試飛階段的波音七五七等飛機模型。
群機夾雜中,一架機體修長、機翼斜放的怪異模型最為顯眼。很多人以為這架飛機模型的機翼做歪了;其實,這是一架可隨風向氣流而調整的可變翼飛機,可減少噪音與阻力,速度可達音速的十二倍,目前仍在研究中,是未來民航機的理想機型。它的容量甚大,預計可容納二千人,是巨無羈的五倍。
航行資料顯示圖是參觀民眾最喜愛的項目之一。小朋友更喜歡在儀器上按來按去,只要一按,馬上就可顯示出臺北至世界各大都市間的距離與直飛時間。
「航空史蹟展示區」展出的各式早期使用的民航機和戰鬥機模型。(華台)
藉實際操作,了解飛行原理
一樓的左側是「飛行工藝區」,主要介紹飛行的原理與技術。壁上的電視機簡單介紹飛機所以能飛的四種力量:阻力、地心引力、推力與升力的相互關係。
使飛機向前和向上的動力來源是推力,推力來自發動機。為了使民眾瞭解發動機的構造,科學館特陳列了四具真實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對置型往復式發動機、星型往復式發動機與渦輪噴射發動機。
擺在明亮落地窗旁的是四架玩具飛機。機上都裝了娛樂性的模擬操縱器,坐在上面,可以實際操作,瞭解飛機在空中作俯、仰、轉彎等基本動作的操縱原理。
還有一架只裝二百五十西西發動機的迷你小飛機——維克特六百。它的構造簡單,由數根金屬管和尼龍布組成,輕巧無比,只有八十五公斤,加滿三加侖油,可由中正機場飛到臺中。在美國,維克特六百是遊樂與運動用的輕型飛機。
維克特六百小飛機,輕巧無比,重量只有八十五公斤。(華台)
網羅了從古到今的飛行工具
上了二樓是第三個展示區:「航空史蹟展示區。」
人類因嚮往天空飛鳥的翱翔之樂,而有了飛行的夢想,所以造一雙飛翼加在身上,這是人類嚮往飛行、付諸行動的初步表現。而從一些神話故事也可看出人類的渴望飛行。在樓梯入口處的高牆上,懸著一幅巨大的壁畫,描繪了人類對飛行的幻想。
神話之後,有了風箏。從此人類無時無刻不在嘗試使自己升空。到了西元一七八三年法國人孟哥菲兄弟發明熱動力汽球,人類才真正飛上了天空。館中那個汽球模型,就是仿照當時的汽球而做的。
以後人們又試圖藉滑翔翼來圓升空夢。十九世紀末葉德國人里寧梭發明瞭第一架滑翔翼,樣子極像蝙蝠,非常輕巧,科學館也陳列了原大小四分之一的模型。如今航空科技一日千里,各式飛行工具推陳出新,但這種原始豪邁的飛行工具依然是時下青年最熱愛的熱門運動之一。
直到一九○三年,萊特兄弟發明瞭飛機,人類的航空史進入了新紀元。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的飛機已投入戰場。大戰結束後,各國更積極發展民航事業。二次大戰時,飛行技術更加提昇,飛機作戰威力加強,以美、日、德為最。
展示區中,大小飛機模型高低側立,琳琅滿目,共有四百餘架,幾乎包羅了八十年來陸續問世的主要飛機型式。
太空隧道區展現最新科技
從一九○三年萊特兄弟發明第一架動力飛機,到一九六九年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只短短六十餘年。到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二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試飛成功,人類的太空飛行器已可重覆使用。這種短時間之內的巨大成就,是「太空隧道區」強調的重點。
參觀了以圖片介紹的火箭研究過程、發射原理與用途之後,即可看到一座透視佈景。景中仿照的是阿波羅十五號登陸月球的實況,那位「假」太空人穿的太空衣可是「真」的,是館方從美國購得的。
另有些幻燈片介紹太陽系九大行星及各種不同用途的人造衛星。屋頂懸上一個不算大卻十分耀眼的人造衛星實體模型,它是史潑尼克一號,蘇俄於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發射,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
最後一個重點是代表人類科技最高成就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的模型,它的大小是哥倫比亞號的十五分之一,外身白色,參觀者都喜歡與它合影留念。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模型,白色外身,是實體的十五分之一。(華台)
積極籌建「中國軍民航空史蹟區」
走出了「太空隧道區」,回到現實的世界,人的意識也從複雜的科技中漸漸甦醒過來,有一份充實感,也帶著一份悵然。感到充實的,不僅是瞭解了那麼多從前很陌生的事物,驟然擴張了知識領域,也感受到,我們的社會在經濟蓬勃發展之後,能精心籌畫建立這麼一座航空科學館,藉以提昇國人精神生活層面,實有其遠大眼光,和它不凡的意義。悵然的是,在人類輝煌的航空事業史上,我們所扮演的角色、貢獻的智力,卻是微不足道。
其實我國航空事業起步甚早,光緒卅四年,公元一九○八年,也就是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後五年,航空事業就已引介到我國。但是,長年的內憂外患,缺少一個統一安定的富裕環境,讓航空事業在我國滋長茁壯;比起先進國家,到現在仍有待我們迎頭趕上。
但是,就在這種艱困的環境下,一些具有高度愛國情操、懷抱無比凌雲壯志的烈士和先進們,獻身於中國空軍行列,投入中國航空事業,創造出今日我國軍事和民用航空的成果。我們儘可不滿意於今日的成就,卻不能不珍惜這一頁血淚斑斑、奮鬥不懈的史蹟。他們所表現的精神,也正是我們極需傳植於下一代內心的,更是今後我們航空事業能否超越、發揚的主要憑藉。
由於這一體認,中正航空科學館正在有計畫地籌設「中國軍民航空史蹟區」。蒐集資料的工作正積極進行,短期內將可完成,展示於國人眼前。
小朋友們在席納斯150 型真實飛機前合影,它是供休閒飛行或救護觀測用的小型飛機。(華台)
傳播航空知識,推展航空活動
有這一座航空科學館出現,是前交通部民航局局長毛瀛初的構想,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物質建設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如果沒有相對的文化建設配合,往往會產生許多不平衡現象。所以在規畫中正國際機場之初,即思籌建一座航空科學館,期使國人的航空知識與觀念,能與國家的航空建設相契合。
航空科學館的房屋結構完成於民國六十七年底,自那時起,現任館長沈海涵即負責籌畫推動有關展示的工作,廣泛蒐集航空科學資料與各種飛機模型。沈館長表示:「航空科學館展示的物品,最理想的是實體越多越好;可是原始的資料和實體的物件,不僅蒐集困難,整理與維護尤其不易。現在我們有了這座航空科學館,今後不但有了這方面的專責機構,也可訓練一些這方面的專門人員,事情推展起來,就容易多了。」
就以目前來說,該館一廳四區的展示內容,已相當豐富充實,除了新加坡的「科學中心」和香港的「太空中心」,有部分類似中正航空科學館的展出外,亞洲地區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如此規模的航空科學館。
其實,中正航空科學館的功能,不僅限於藉著內容豐富的展示,以傳播航空知識,更能以該館為中心,配合推展或贊助國內一系列的航空活動。這些活動是以青少年學生,甚至幼稚園的小朋友為主要對象。像熱心參與推展這一活動的「中國青年航空研習會」的鍾大章教官,和正在做「中國軍民航空史蹟區」資料蒐集工作的上官繩武教官,他們都強調航空教育「要普遍化」、「要從小培養」;期望能藉著這些活動,激勵下一代國民對航空事業的興趣和熱忱。由該館揭幕短短一年多來,參觀者已達七十餘萬人來看,這些活動的推展方法是正確的。
對一般前來該館參觀的人來說,航空科學知識是較為專門性的,為了達到普及航空知識的目的,館內聘有負責介紹展出內容的服務小姐。為了能完滿達成工作任務,該館每天排有固定進修時間,由上官繩武教官為她們上課。沈館長進一步計畫,請每一所準備帶隊前來參觀的學校,先行選派幾位老師參加該館研習,以便在參觀時或參觀後,能和學生們進行深入討論,以激發同學更高的興趣和熱忱。
此外,藉著「中國青年航空研習會」的推展,很多中小學校利用工藝課時間,教學生製作飛機模型;在大專院校與社會上,也組成許多航空研習社團;國內也經常舉辦飛機模型比賽;近年來國內興起的滑翔翼運動等,也很受青年喜愛。
中正航空科學館更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合辦「國中生周末及假日科學研習活動」,每次由一所學校負責召集辦理,由數個學校選派同學參加。每次研習活動採用講授、參觀、座談、測驗及心得寫作等方式,期能使每位同學都能確實瞭解研習的內容。
太空人阿姆斯壯登上月球時有句名言:「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中正科學館的建立,帶給國人對航空事業的興趣與熱忱,在我國未來航空事業、乃至太空事業的發展上,將是一座頗具意義的新里程碑。
四具娛樂性的模擬操縱器,可以實際操作,幫助我們瞭解飛機在空中作俯、仰、轉彎等基本動作的操縱原理。(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