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攝影家紀國章先前的《色彩三部曲》,本次《客家意象》系列,取客家文化為題材,以鏡頭為彩筆、以膠卷為畫布,捕捉瞬間即逝的光影,讓北埔柿子的紅艷、三山國王的莊嚴、義民祭的虔誠人們、客家城鄉的景致等等,幻化成藝術創作,跳脫人們將攝影等同於寫實的既定印象,創造出一幀幀風格獨特的客家映象。
生於斯、長於斯,身為客家子弟的紀國章,鄉土情感與國際視野並具,加以攝影家的敏銳善感,作品在召喚中又挑戰著人們心靈的框架,期待觀者的共鳴。
《客家意象》──紀國章影像藝術展 展覽日期: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至 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政府台北客家文化藝廊 電話:02-2757-4503

心誠則靈,充滿虔誠祝念的義民廟,每一個角落各成風景,令人流連再三。

保境安民、護衛家園,義民爺是客家鄉親的精神信仰中心,也是心靈寄託之處。

新竹北埔曬柿子的傳統手藝,維繫北埔客家人近百年來的生計,每年十一月前後,柿子紅艷的壯麗景致,每每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成為北台灣特殊的觀光景點。

客家伯公(土地公)猶如現在的地方官,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客家村里都還保有「食伯公福」(簡稱「食福」)的習俗,參加者共同出資準備祭品,祭祀後熱鬧會餐,一則答謝神明,再則聯絡感情。

苗栗通霄鎮客家庄的小朋友,用彩筆在學校圍牆上留下構圖飽滿、色彩鮮活的作品,快樂、寫意而無拘無束,令人驚艷不已。

新竹湖口客家庄僅存少數的四合院,不只牽繫著客家村、客家子弟的生活命脈,更關係著台灣文化的保存與族群的融合。

《二○○四臺北客家義民祭典》在臺北市政府中庭舉行,來自全台九處的義民爺首度在台北會師,吸引了各地客家鄉親齊聚一堂。圖為台北市客委會這兩年所努力倡導、尊重人道與不殺生的「創意神豬」。

平凡的鹹菜甕擱置角落,勾起回憶的滋味,也成為攝影者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