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亞太影展」在臺北舉行,這是我國第四次主辦這項國際性的電影活動。由於近年來國內舉行的金馬獎活動聲譽日升,具有國際水準,因此各方對此屆亞太影展,都抱著樂觀其成的期盼,希望我國能以辦金馬獎的豐富經驗,為廿多年來型態多變的亞太影展做一次示範,以建立它的權威性。
金馬獎和亞太影展活動先後在臺北舉行,是今年國內電影界的盛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各國積極展開戰後重建工作。在電影方面,以日本進步得最快,不久便居於領導地位。
當時日本大映株式會社的主持人永田雅一,希望透過電影,傳揚日本的文化,改變日本在世人心中好戰的形象,並拓展日片在亞洲各國的市場,乃於一九五三年聯合我國、菲律賓、香港、泰國、馬來亞(後分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二國)、印尼、日本,組成「東南亞製片人協會」,並舉辦「東南亞影展」,即為亞太影展的前身。
圖2:行政院長孫運璿在亞太之夜致詞。(楊永山)
我國曾在亞展大出鋒頭
我國於第三屆起正式報名參展。在該屆影展開幕時,代表香港出席的葛量洪爵士指出,會員國之一的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其實並不屬於東南亞,因而建議正名為「亞洲影展」,此議為大會接受。
從第四屆起,參展地區又從東南亞擴大到全亞洲地區,澳門、錫蘭、韓國、越南陸續加入,陣容更為龐大。
亞展最初採競賽方式,由參展國選派一至二名評審委員,組成評審團決定得獎名單。從第三屆到第十七屆的十五年中,我國共贏得七次最佳影片、九次最佳女主角(林黛榮任四屆影后,記錄至今無人能破)、六次最佳童星(張小燕得過三次),其他如導演、編劇、男主角……等共得了五十九座獎,記錄輝煌,可謂國片在亞展中的黃金時期。
當時亞展評審來自各國,部分委員有過份「愛國」的表現,評審未盡客觀、公平,並傳出「分獎」的謠言。後來為了避免傷及彼此和氣,在韓國舉辦第十八屆亞展時,就改為非競賽性質,所有參展影片「統統有獎」,皆大歡喜
圖3:參加亞太影展的韓國女星,在歡迎酒會中爭相與副總統謝東閔合影。(楊永山)
每回主辦國不同,性質、形式因此常易
到了第廿一屆印尼主辦時又改變做法,由該國自行聘請專家、學者從事評審工作,恢復競賽性質;另在正式獎目外,增列「友誼獎」。
此後,亞展隨各主辦國意思,每屆的做法都不盡相同。由於參展的影片水準良莠不齊,以及每回的主辦國不同,難有一貫公正、客觀的評審標準,亞展一直無法建立應有的權威。有的地區因此不願提供一流影片參加,亞展也至今難與著名的坎城、威尼斯、蒙特婁……等國際影展相提並論。
我國曾在民國五十三、六十及六十三年主辦過亞展。去年第廿七屆亞展通過二項重要決議:第一,希望我國接辦下一屆影展,並擴大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影展」,簡稱「亞太影展」;第二,希望我國能為今後亞太影展樹立一個模式。既然身為會員國之一,我國電影界義不容辭地擔下這個重任,並積極展開籌備工作。
在各國電影事業普遍不景氣之際,中華民國電影協會理事長明驥親訪各會員國,促請各國重視此次活動,選送最佳影片參展。
圖4:亞太影展籌備會主任委員明驥,在開幕典禮中致歡迎詞。(楊永山)
我國慎重辦理評審工作
有鑑於權威和公正的評審是影展的靈魂,籌備會聘請包括導演、影評人、劇作家、音樂家、戲劇表演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十七人的評審團,由政大教授徐佳士任召集人,審慎進行本屆影展的評審工作,希望能藉此建立亞太影展的權威性。
在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九日的影展活動期間,除了依照慣例,舉行亞太之夜暨頒獎典禮外,還:舉辦電影觀摩展;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研討如何開創電影新里程,也交換工作經驗和心得;為提供各國影片打開對外市場的機會,首創電影器材和影片交易展。凡此種種,都是企圖為亞太影展找出一個較佳的舉辦模式。
亞太影展籌備會秘書長張法鶴表示,我們主辦本屆亞展活動,希望能表現中華民族的特色,所以:開幕典禮選擇在具有中國傳統建築之美的中山樓舉行;安排各國佳賓住在內部裝潢古色古香的來來飯店;提供中國式的餐點;安排各代表團參觀故宮博物院和中影文化城;金龍和如意獎獎座的設計,也是中國式的。
此次參展的共有來自東京、漢城、曼谷、香港、雅加達、吉隆坡、馬尼拉、新加坡、臺北九個原有會員,及新加入的科威特、雪梨、威靈頓,共計十二個代表團,提出卅三部劇情片、十四部記錄片和三部卡通片,參加角逐十四座金龍獎。評審委員另對有特殊貢獻的影片,頒給六項如意獎。
圖5:亞太之夜現場有翻譯人員透過耳機,為各國來賓做翻譯。(楊永山)
亞太影展負有文化使命
亞展開幕典禮在十一月十六日上午舉行,我副總統謝東閔先生蒞臨致詞時指出,電影已成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間一種共同的語言,也是溝通感情的橋樑、傳達訊息的媒介,在社會愈繁榮、生活愈富裕的地區,電影事業愈發達,也愈受重視。所以亞太影展實際擔負了「促進文化藝術交流,提高亞太地區人民生活品質」的責任。
開幕典禮後,各國代表團展開各項參觀訪問活動。對於活動的安排,最令各國代表驚喜並津津樂道的,是參加在圓山飯店舉行的一個大型酒會時,看到其間展出各種民俗藝品,有吹糖人、捏麵人、國畫、書法、雕刻等,看得大家目不暇給。
十九日晚上,影展的壓軸戲——最受矚目的亞太之夜暨頒獎典禮——在國父紀念館舉行。
典禮一開始,由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明驥報告籌備經過。接著行政院院長孫運璿以貴賓身份蒞會致詞,他說,電影是大眾傳播媒體中極重要的一環,風行全球,老少咸宜。由於它富有感染力、吸引力,所以對人們能產生深遠而持續的導向作用。而國與國之間,也可藉著電影,增進彼此的認識和瞭解。他並本著中國好客的傳統,對參展貴賓表達誠摯的歡迎。
圖6:亞太之夜的序幕舞蹈「亞太頌」。(楊永山)
精心設計的亞太之夜
亞太之夜中穿插的表演節目,均經精心設計,地主國提供的「亞太組曲」,包括中、英、日、韓、泰及馬來西亞六種語文的歌曲,當各國代表團聽到本國歌曲,看到具有民族風味的佈景時,都覺得親切無比。
除此之外,地主國提供的節目還包括:國樂合奏、琵琶演奏、國劇介紹和民歌聯唱。曼谷、雅加達、漢城及東京代表團,也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歌舞節目。
不僅節目內容多采多姿,主持人也打破慣例,安排了四對「佳配」:「父女檔」關山與關之琳,「才子佳人檔」孫越與胡茵夢,「姊妹檔」甄珍和銀霞,而張艾嘉及柯俊雄被稱為「最佳拍檔」。四對主持人的表現亦莊亦諧,晚會氣氛融暢。
圖1.5.6:亞太之夜各國表演節目都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圖1.為雅音小集介紹國劇人物造型,而以「禮運大同篇」書法為佈景。圖5.為東京代表團員表演古典日本舞蹈「千鳥。(楊永山)
日本奪用最多大獎
在得獎方面,日本此次以三部一流的影片「細雪」、「天城山奇案」、「父親與我」參加競賽,更提供在坎城影展中得到最佳影片的「楢山節考」參加觀摩影展。「楢」片導演今村昌平亦應邀來華參加專題座談,充分表現對此次亞太影展的重視。東京代表團獲得了六項金龍獎,名列第一。
首度成為正式會員的澳洲雪梨代表團,贏得最佳卡通、音樂及短片三座獎,位居第二。我國則得到最佳攝影及最佳男主角二項大獎,名列第三。
得到最佳攝影獎的是中影「海灘的一天」,宣佈獲獎名單時,「海」片在座的工作人員情不自禁地高聲歡呼。這部被多方看好的影片,在金馬獎中全軍覆沒,許多人覺得很可惜;而後能在亞太影展中得獎,證明好片總是有人欣賞的。
圖2:石雋上台領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楊永山)
石雋終於得到肯定
得到最佳男主角獎的,是在「大輪迴」中表現優異的石雋。石雋畢業於臺大畜牧系,雖非戲劇科班出身,但在從事演藝工作時,自我要求頗高,對劇本選擇很嚴,因此從影十六年來,僅拍了廿部戲。他曾在「龍門客棧」、「忠烈圖」、「俠女」等片中,有頗受好評的演出,但卻一直和「獎」無緣。
這次在「大輪迴」三段演出中,他飾演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造型突出,再度被各方看好。但本屆金馬獎評審委員卻未加以青睞,因此沒能入圍;後來能在亞太影展中揚眉吐氣,大家都衷心替他高興。他上臺領獎時,新聞局長宋楚瑜特別起身走到過道上向他握手道賀。
第廿八屆亞太影展得獎名單
圖3:主持人中的「姐妹檔」甄珍和銀霞。(楊永山)
有心促成影片的交易,也促進電影水準的提昇
在互道珍重聲中,第廿八屆亞太影展落幕了。雖然這次活動,在執行上仍有少許缺失,如市場交易展因屬首創,成效不佳;亞太之夜時間太長,且因語言障礙等原因,偶有冷場。但整體說來,仍屬瑕不掩瑜,可提供明年接辦的曼谷做為參考。
我們期望透過各主辦國的努力,亞太影展的權威性、影響力能不斷提高,各會員國藉此機會,增進彼此的瞭解與友誼,並且互相觀摩、切磋、研討,多多交換經驗,促成影片的交易,也促進影片水準的提昇。
圖4:影星鍾鎮濤應邀頒獎。(楊永山)
圖1.5.6:亞太之夜各國表演節目都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圖1.為雅音小集介紹國劇人物造型,而以「禮運大同篇」書法為佈景。圖5.為東京代表團員表演古典日本舞蹈「千鳥。(楊永山)
圖6.為雅加達代表團員表演的印尼舞蹈,舞姿曼妙。(楊永山)
圖2:雅加達女星克莉斯汀.哈金得到最具表演潛力如意獎,由該團另一女星代領。(楊永山)
圖3:東京代表團共得到六項金龍獎。(楊永山)
圖1.5.6:我國提供的「亞太組曲」由六國歌舞組成,佈景搭配頗費心思。(楊永山)
圖1.5.6:我國提供的「亞太組曲」由六國歌舞組成,佈景搭配頗費心思。(楊永山)
圖4:四對主持人中的「父女檔」關山及關之琳。(楊永山)
圖1.5.6:我國提供的「亞太組曲」由六國歌舞組成,佈景搭配頗費心思。(楊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