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農家的「村落」主題
從小生長在台中縣大甲鄉下的卓銘榜,本業是園藝工程,歷經多年走馬燈似的都市打拚,已近半百年紀的他,開始懷念起兒時鄉間純樸的農村生活,因此決定規劃一個重現記憶場景的民宿。
他在高高低低的山坡地,遍植花草、築起小橋流水,並且闢建一棟棟的小木屋,兩旁則點綴著竹林、楓樹,以及其他低海拔山區常見的樹種。小木屋的內部結構雖是鋼筋水泥,但窗框、門廊均採木質建材,屋頂再覆以竹片,看起來就像台灣早期的農家住屋。
另一類型的獨棟小屋則名為「古亭畚」,採傳統榖倉的圓肚造型,十分特別。建築方式是先由竹片一圈圈地編織結構、再覆以水泥、噴漆,最後搭上細竹屋頂而成。屋內則有一房一廳,可容納4至6人,房客想睡覺時,必須鑽進房與廳相連的門洞、「爬入」特別製作的圓型大床,整體設計相當有趣,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房型。
卓銘榜說,他很重視住宿的空間感,所以每棟小屋都有獨立的迴廊及陽台,不會受到外界干擾,卻又有足夠餘裕可以互相寒暄、串門子。「每位客人都像我們『村落』的一份子,可以在這裡盡享山居野趣,感受過去農村社會緩慢卻深富人情味的生活步調。」

卓也採獨棟木屋設計,每棟都有獨立的陽台和迴廊,可保有私密性,加上匠心獨具的園藝造景,宛如置身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