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這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最美的,中國傳統要吃圓餅慶賀,也就是「月餅」。
另相傳元末大亂,百姓為應和義軍攻敵,將書明集會時、地的小紙條夾藏於小圓餅中,傳遞消息。因舉兵之日恰為八月十五日,後人為紀念這次事件,每逢八月十五,家家都要吃月餅。
月餅的餅式、餡料視全國各地的習俗與口味不同而有異,在此為您介紹廣式月餅。
材料:
鹹蛋黃廿個、豆沙二斤(餡),麵粉、發粉、奶粉、蛋、糖、奶油、鹽(皮),及月餅模型一個。
作法:
1.餡:鹹蛋黃盛於烤盤內,以350℃ 烤十五分鐘。豆沙分成二○等份,把烤好的蛋黃包成圓球狀。
2.皮:將3個蛋及5/4杯的糖用打蛋器攪打一○分鐘後,加入3/4杯奶油及半小匙鹽,再放入4杯麵粉、1大匙發粉及半杯奶粉輕輕拌勻,分成二○塊麵團。
3.將皮壓成直徑一○公分的圓形面皮,把豆沙餡包好,裝入模型內壓緊(模型內須先灑上少許麵粉),待印好花樣後輕輕扣出。
4.將一個個做好的月餅置烤盤上,在表面塗勻蛋黃待烤。
5.將烤箱燒熱至400℃,將烤盤放入烤箱中層,烤約三○分鐘,月餅呈金黃色即成。
又:可用其他餡代替,如白豆沙、綠豆沙、五仁等。無鹹蛋黃亦可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