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很簡單的機器,即能跨越空間,隨時和全世界的同好談心——不論認識或不認識。
那是一種嗜好。
「火腿」開機呼叫:“CQ!CQ!Thisis BV2A Bravo Victor Two Alphastanding by.”聲音透過天線轉換成電波送入空中,電波呼嘯而去。
在無可避免的干擾聲中,「台北提姆」在104 波道與「紐約彼得」搭上了線;另一個波道上的搶手貨是「馬爾他查理」,待他叫出「CQ」(普遍呼叫術語)後是「一呼百應」,還不時有人插進話來,表示已在Stand by(等候);另一個「日本田中」則老是叫不出「DX」(distance的縮語,表示想和遠距離的電台連絡);情況好像很複雜,卻是亂中有序。
他們就是不能吃的「火腿」,這是國際間對業餘無線電玩家的暱稱。目前,全球約有二百萬個「火腿」——其中包括了去年我國加入的十二位新鮮人。
他們經常這樣你呼我叫地在空中相會。
每次通話,「火腿」總要互寄卡片以資徵信。(鄭元慶)
「火腿」怎麼來?
為何國際上要稱這些玩家為「火腿」呢?雖然眾說紛紜,但其中最被大家接受的解釋,是在十九世紀末義大利人馬可尼發明無線電之初,一些科學家和愛好者相互通訊時,音效不佳,雜音干擾極大;而當時社會稱拙劣的演員為「火腿」,於是就引之戲稱從事電訊收發工作者為「火腿」。
時至今日,通訊設備已十分精良,「業餘無線電台」的玩家們沿用這個戲稱,反而倍覺親切,並且簡單、易記。
這種「業餘無線電台」可不像中廣、警廣的調頻、調幅廣播網,隨時播放音樂、新聞等節目服務大眾;而只是藉著無線電收發報機,以達到「空中交友」的目的。
「業餘無線電台」的設備很簡單,包括收發報機、電壓器、瓦特計和天線四大部分,總價約在新台幣十萬元。有了這些,「火腿」們就可以千里傳音,天涯論交。
年初,美國參議員高華德藉我國電台向世界通話。(廣播月刊提供)(廣播月刊提供)
如何「搭上線」?
「火腿」如何彼此「搭上線」?原理和用收音機聽廣播相似;每個「火腿」都是一座電台,但沒有各自專用的頻道,而是共用四個區間的短波頻道。
因此,當「火腿」活動時,轉動收發報機的頻道,只要碰上「同道」就能彼此通話。同時、同頻道上可能不只兩個「火腿」,但通常是「先入為主」,後到的必須等原來的人通話完畢,這是「火腿圈」的一種禮貌。
禮貌是美德,但未必永遠靠得住。在這電光石火的交通中,也常以強弱定江山。通話效果和電波輸出強度成正比,如果二個「火腿」同時想和另一「火腿」通話,以同樣距離、天氣狀況而言,設備佳的一定會搶到。
技術也是決定性關鍵。除電波強度外,天線角度和電離層的夜高、晝低,都會影響音質和反射距離,因此「火腿」必須知道,在什麼時間向那些地區呼叫最適當,才不會徒勞無功。大體而言,在台灣晚間和歐、美通話較易;日間以臨近的亞洲國家音效較佳。
通常「火腿」都用英語交談,因此英語的聽、講也是必要能力,另外,最好也需精通電碼的拍、譯。
這就像子夜流星,不知何時,那一些會交錯而過。錯身時也像流星般急,只告訴對方收音效果、機型、天氣等,一般不超過三分鐘。通訊後,即將自己的徵信卡寄給對方以為憑證。
透過天線,就能坐在家中與外國「火腿」千里傳音,天涯論交。
新鮮火腿老玩家
練就這種「千里傳音」功夫的「火腿」祖師爺,幾乎可以上溯自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之初;此後電訊事業一日千里,業餘的「火腿」玩家們也急速增加。目前全世界「火腿」最多的國家是日本,已達七十餘萬之多,美國也有六十多萬。
這其中,有小至十一、二歲的初級「火腿」也有八十三歲的老玩家,以美國為例,一般人只要有興趣,滿十二歲即可考照,然後按其年資、操作水準分成五個等級,火腿們有許多俱樂部,經常舉辦各種比賽,還有專業雜誌可供諮詢。
與外國相較,我國的「業餘無線電台」只算是起步階段。
雖然早在民國廿年代,我國已有「火腿」在空中交友。可惜後來戰亂頻仍,「火腿」們無法繼續使用電台,於是逐漸消聲匿跡。
遷台後,基於安全顧慮,「業餘無線電台」列入管制,這使得民國廿八年,任職於中國航空公司時,就考取「火腿」執照的陳實忻,閒寂了好一段時間。
能和國王話家常
民國四十六年,一些從事無線電工作的同好,包括船舶、飛機、交通部電信局等機構的報務員,為彼此切磋技術、增進新知,成立了「中國無線電協進會」,下設「業餘無線電委員會」,並在民國四十九年,由協會申請,獲准設立遷台後的第一座「業餘無線電台」,呼號是BV2A,但它只能敲打鍵盤,用摩斯電碼的長、短聲與外國「火腿」交往。
第二座電台呼號為BV2B,在民國六十三年設立,有了單邊帶收發機,就可以直接做口語交談了。
這二座電台是以中國無線電協會的名義設立,屬於「團體電台」,照說可由多人使用,但因只有陳實忻持有執照,故由他一人操作。他也是去年底我國業餘無線電台開放管制前,此地唯一的「火腿」。
陳實忻表示,由於「物以稀為貴」,當時BV2B一開始進行口語呼叫,即受到國際間眾「火腿」包圍,時常一連幾個小時欲罷不能,講得口乾舌燥。他曾和一位菲律賓「火腿」聊了半個小時之久,為此還獲美國火腿俱樂部頒贈「長舌火腿」的封號。
還有一次,陳實忻忽然聽到AC3PT 的呼叫,他興奮極了,因為那正是錫金國王的電台代號,可惜當時沒搭上線,被日本的一個「火腿」搶了先。
幾乎全世界的「火腿」們,都會熟記一些「名腿」的呼號。例如:美國高華德參議員的代號是K7UGA、印度總理拉吉夫是BU 2RG 、約旦國王胡笙JY1等。不過,這些名人很忙,呼叫時間少,能與他們通話並不容易。
由於我國一直是所謂的「燈塔電台」(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外國「火腿」也都以能和陳實忻連絡為榮。據他估計,這些年來至少和五萬多個「火腿」交談過。
不再只是燈塔電台
「燈塔電台」的局面在去年已被打破。
去年十月,交通部舉辦了第一批業餘無線電台操作人員考試,考試科目包括學科:英文、電學、無線電學、國際無線電規則和交通地理,術科為電碼收發。在八十一名應考人中,有廿五人及格錄取,就此具備了申請「業餘無線電台」的資格。
到目前為止,已有十二人成立了電台,包括台北三台、高雄四台、台中、彰化、花蓮和台南各一台。
由於這項嗜好在國內並不普及,知道的人也不多。因此第一批考上執照的火腿們多半是長期參與無線電工作的專業人員,他們年齡較大,多在卅、四十左右,也有年屆不惑的高齡火腿。
現年六十五歲的唐希上,在對日抗戰時擔任過船舶報務員。隨政府遷台後,曾經是聯合報電訊室主任,也到過美軍駐泰國基地擔任電訊主任。這位新進「火腿」,年資雖淺,「玩」起來可是駕輕就熟。
空中交會竟是舊時相識
他在一次通話中與泰國「火腿」連絡上,一談之下,竟是他當年在泰工作時的舊識。
又有一次,他與一艘航行在菲律賓海域的美國商船上的「火腿」接觸,對方說,有一隻腳環為「中華民國.台灣七三九二」的灰色迷途賽鴿停在船上,船員已給予妥善照顧,希望能送還原主。——這又是「火腿」的另一種吃法啦!
另一位卅五歲的新鮮「火腿」萬資仁,在美國工作期間,已取得高級「火腿」資格,在國內考照自是輕而易舉。
萬資仁表示,他喜歡參加比賽。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IARU)常辦活動,以較量「火腿」們的真功夫。而每次比賽的規則和計分方式都不一樣,最平常的競賽方式,是看誰能在一定時間內,和全世界最多的「火腿」連絡上。
由於「火腿」分佈不均,為求公平起見,除了通話次數外,也要將分佈距離算入計分。時間截止後,就以通話次數最多,分佈範圍最廣者為冠軍。
現年七十一歲的老牌「火腿」陳實忻則喜歡拍發時那種不知「飛來飛去落誰家?」的期待。
火腿火腿滿天下
由於全世界「火腿」眾多,隨時都有幾十萬人打開主機收、發;加上無線電波涵蓋的範圍極廣,所以在未收到回訊之前,並不知今天會和那位「火腿」通話?可能是位新夥伴、或許是三年前在空中相遇的友人,還是鄰國的「火腿」老友,「機緣與巧遇正是最大的樂趣之一」,陳實忻說。
結緣空中之外,「火腿」也常能提供突發事件的幫助。陳實忻表示,國外有若干災難發生後,一切地面通信系統都被切斷,懂得電學的「火腿」,就利用汽車的電瓶、簡單的天線,發出災情報告和求救信號,使外界得以瞭解災區狀況,以便進行救助。
「火腿」外交效益高
「業餘無線電通訊也是一種最好的國民外交」,陳實忻說:「我每次出國,都會受到當地『火腿』的熱情招待;也由以往的『神交』,轉為真正的知己。」
更有趣的例子是,曾有多次和陳實忻在空中聊天的美國參議員高華德,在最近一次的訪華期間,還親自拜訪了陳實忻。
高華德是位具有六十餘歷史的老「火腿」,也是美國國會山莊「火腿」社團的發起人。他在元月份訪台時,和六位美國國會山莊的同好到陳實忻家中做客,還透過陳實忻的電台,向全世界的「火腿」介紹中華民國,並希望各台能多與我國電台聯繫。
他在廿分鐘內,雖只與日、菲和馬歇爾群島的五個「火腿」搭上線,但是據估計,全世界至少還有一、二十萬位「火腿」,雖無法和他直接通話,卻也收聽到這些內容。
事後,這個新聞還發表於國際「火腿」專業雜誌上。為了感謝高華德參議員的貢獻,交通部長連戰並且頒給他一張我國業餘無線電台執照。
除了高華德,也曾有荷蘭、日本、義大利、芬蘭等國「火腿」組成「遠征隊」飛來台北,協助我國「火腿」打開國際知名度。他們自備天線、收發報機,利用在台北期間,一天廿四小時輪班收發信號,轉告全球「火腿」們,要多和我國的電台連絡。這般盛情,每令此地火腿感動不已。
何妨一圓火腿夢
此外,「火腿」們也有談話不牽涉政治、宗教、不牟利的三項原則。根據「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的規定,不能切實遵守原則的火腿,將失去通話的資格。
火腿們多認為,正因為通話不涉政治、不牟利,所以彼此之間沒有利害關係,談話才容易「入港」:二個全無心機的人可能從交換無線電心得、工作情況,聊到笑話,甚至抬槓,天南地北,無所不包。
羨慕這種相交滿天下的「火腿」生涯吧?!其實只要試者熟悉無線電操作要領,添置一些基本設備,考上執照、成為「火腿」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