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攝影棚」這個詞緣自於已故的日本攝影家渡?克巳的《流しの写真屋》的概念。渡辺克巳在夜晚的東京歌舞伎町以3張一組200日元的價格開始了他十幾年為人拍照的生活。
當初看到他的攝影集《Gangs of Kabukicho》,就被照片中的氣味吸引。渡辺克巳游離於新宿街頭,他的「客戶」多是脫衣舞孃、女服務生、變裝癖、遊民、龐克、暴走族等社會邊緣人。他的工作型態和累積的照片成了一個龐大的社會影像檔案,紀錄了日本最奇特的新宿,最惡名昭著的歌舞伎町。
思索著「流動攝影棚」,也對照我自己的工作。不太接商業攝影、沒有自己的攝影棚,多數時間我都在外面、在別人家中或在街頭拍照。
促成這個展覽的是一群位於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四川藏區喇嘛孩子們。2009年,因為對工作、對人際關係感到無所適從,我開始了一路的晃蕩。莫名的到了四川藏區,自以為可以教孩子們什麼的在那混了幾十天;當時從成都晃到康定、塔公,隨著車子越爬越高,戶外的風景越來越不同。
每天看著同一群小孩天沒亮就起床讀經、讀藏文。原本期望可以教孩子們拍照,卻因他們規律的團體生活中鮮少有個人行動而暫停。天天看著這些真心接納自己的孩子與他們的笑臉,不由得就想多做點什麼,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幫每個孩子拍張照」。看過太多異族風光照,我只想呈現「人」的狀態,單純地幫每個孩子照一張只有他們自己的照片。
拍照多年,越是雜誌報刊與唱片工作,就越陷在華麗的場景光線。照片要美,所以用很多光;照片要乾淨,所以用鏡頭、用化妝不斷修飾,然後還需要電腦軟體……,這些都讓人迷惑。我喜歡拍照,我喜歡人,但我真的困住了。
疑惑了那麼久的事,山上的孩子卻用一個眼神和笑容告訴我:再美的光線與妝飾可能都比不上一顆單純的心,一個真的眼神。是我們把世界搞得混亂,是我們自己把心搞得複雜。原來拍照也可以是很簡單、很單純的行為。這是山上孩子們教我的事,也提醒著我這個拍照的人,回到拍照的初衷,善用相機紀錄我的人生,紀錄每一個相遇的片段。
這是我的《流動攝影棚》……
PORTRAIT PROJECT 02:流しの写真屋
展期:2010/11/26–2011/1/23
地點:台北誠品信義店3F ART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