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村,是台東縣卑南族的一個部落,也曾經是卑南八社之首。
自從一九九二年參加國家戲劇院的大型演出後,知本村民們開始思索文化復振的可能性:恢復祭典、重建青年會所(卑南語稱之為「巴拉冠」parakuang),以及恢復長達六年的少年青少年訓練制度。為了實現理想,從地點的選擇、會所的搭蓋、建材的砍取,全村總動員,大家一起投入卑南族的文化復興運動。
本篇攝影專輯是我擔任卑南族一九九二年演出義工至今,陸陸續續所作的攝影記錄,主題是每年七月中旬舉行的《收穫祭》。祭典從青少年的集訓、摔角競技、遊街祈福、勇士歌舞、祖靈屋的祭祀儀式,到全村歌舞同樂......,為期十天的時間,展現了卑南族知本村豐富的文化面貌。

勇士遊街祈福的歌舞從青年會所出發,時值正午,酷熱的太陽絲毫不減族人歌舞的興致。會場中央的人形是卑南勇士的標誌。

摔角競賽是全村男性都要參與的活動,依照不同的年齡分級較勁,其中以青壯年組的比賽最為激烈。

摔角不僅是體力與耐力的競賽,更是技巧與智慧的考驗。

知本青年正捧著蒸桶,裡面裝著熱氣翻騰、剛煮熟的糯米飯,從「祖靈屋」內走出來。等待屋外的村民們,將之樁打成黏糕,供村民一起享用。

勇士的歌詠巡舞,在順時針方向大步跳躍及蹲跳的歌舞中,展現男子的雄健舞姿、體力與耐力。紅色菱形紋的後敞褲,代表著「成年男子」階級(卑南語稱「萬沙浪」vangsalarng)。

卑南婦女總是戴著斗笠,裡面放點曬乾的鳳梨皮增加香氣,背後則插上遮陽的枝葉。

花環加上刺繡的方形帽,是中年以上男子的特有頭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