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式蛋撻店的始祖店在澳門離島路環,但現在導遊多半會帶遊客到本島的「瑪嘉烈」,這家從路環島分出來的店面,老闆是位熱情又健談的女士,名字就叫瑪嘉烈。
「瑪嘉烈蛋撻店」開店於一九九二年,九七年起生意大好。瑪嘉烈表示,十幾年前,她嫁給英國人安德魯,兩個人都喜歡吃西式的點心麵包,慢慢看書學作,居然做出頗有特色的獨門絕活。
後來安德魯想到澳門沒有歐式麵包店,想開間店試試。「一開始澳門人看老外開店賣麵包很稀奇,後來慢慢知道老外做的麵包用新鮮材料,麵包裡不放豬油,榨的果汁不摻水,而且多全穀全麥麵包,吃了很健康,」瑪嘉烈說,小店於是慢慢打出名號。
至於葡式蛋撻,則是瑪嘉烈向澳門督府一位大廚學來的。但又加上澳門人喜歡的配方,「總之就是抓住甜而不膩,口感佳的要點,」瑪嘉烈說。葡式蛋撻開始推出時,澳門人看這種黑黑的蛋糕很不習慣,「都說吃了會致癌,」她形容,但說也奇怪,吃了之後都再來買,葡式蛋撻逐漸流行。
至於蛋撻為何會在台灣流行?瑪嘉烈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都說吃一口以後就不能停嘛﹗」這位風情萬種的老闆娘說。好吃的東西總有識貨者,誰說台澳兩地距離很遠?
p.22
瑪嘉烈(左)是在澳門出生長大的澳門人,她的嫂嫂則是不折不扣的台灣人,兩人合作做蛋撻已有多年。(邱瑞金攝)